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汤群专利>正文

一种复方正气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92781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方正气保健茶,其含有化橘红和牛蒡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制备所述复方正气保健茶的方法,其主要步骤是将称量好的各组分混合均匀,按不同粒径选取制成各种成品形态,包括散装茶、茶块、袋泡茶、颗粒冲剂、茶饮料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保健食品选取天然纯净的原材料、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无不良反应,经功能性试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积热、消除湿气、消除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坚持长期服用还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食品,具体涉及一种保健茶。
技术介绍
我国华南地区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热,尤其是广东的珠三角地区,气候特征尤其明显。在春夏两季,往往气温开始升高,雨水连绵不断,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其流动性却较差,使该地区长期处于湿热环境,使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使湿久留不出而化热。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南方人体质大多为湿热型,其表征有浑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和、食欲下降、心烦焦躁、头身困重、口渴恶心、小便短赤、湿疹、皮肤瘙痒等。为了改善湿热体质,人们往往采用求医喝药或煲老火汤的方式。其中,煲老火汤在广东珠三角一带尤为盛行,但其通常需要小火慢煲2至3小时。而在传统中医领域,往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化湿为主的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或以清热为主的连朴饮、茵陈蒿汤或葛根芩连汤等等。针对较重的湿热症,甚至需要坚持长期服用煎服汤药。显然,煲老火汤和中药煎剂都要求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对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业余时间紧张的现代人来说,并不方便,收效也不明Mo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食用方便、口感良好、且能够有效清热祛湿、散风解毒、理中正气的保健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方正气保健茶,含有化橘红和牛蒡根。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正气保健茶中,所述化橘红和牛蒡根的重量配比为 2 5 50,以上重量为干品重量。更进一步的,所述化橘红和牛蒡根的重量配比为3 50,所述重量为干品重量。为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正气保健茶更符合大众口感,还可在其中添加有茶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复方正气保健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化橘红干果采集鲜果,清洗并浙干水后,于100°C烘干10小时,再经自然冷却后,切片、切条、切粒;2)制备牛蒡根干果采集鲜牛蒡根,清洗并浙干水后,置于5 10°C的冷库保鲜, 去皮,切片、切条、切粒,然后于120°C烘干4小时;3)按比例定量称取各组分;4)将各组分混合均勻,按不同的粒径分选按常规工艺制成各种成品形态。所述成品形态可以是袋泡茶、散装茶、茶块、茶饮料或颗粒冲剂。散装茶、茶块中所用的化橘红和牛蒡根都选用2mmX3mmX3mm的颗粒;袋泡茶及颗粒冲剂,选用0. 5 1. 5mm的颗粒。饮料茶中所用的化橘红和牛蒡根则可选用片料进行进一步常规工艺加工。化橘红,也称“化州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经清洗、烘干后制成不同形态的成品。气微香,性温,味辛、苦, 归肺、脾经。功能主治散寒、燥湿、利气、消痰。化橘红中含有丰富的柚皮甙,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癌、抗突变、抗过敏、镇痛、降血压活性、降血胆固醇、减少血栓形成、改善局部微循环和营养供给等功效。牛蒡根,别名大力子、恶实根、鼠粘根、牛菜,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根,《本草经疏》称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三要药”,性寒,味苦,无毒,归肺、心经。主治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疖。其富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矿物质、氨基酸,素有“东洋人参”之美誉。本专利技术采用优质天然中草药,以牛蒡根为主,化橘红为辅,经过合理的配伍,使化橘红与牛蒡根的性味和功效相互补充,使其适用于多种体质人群,且在机体恢复过程中,以牛蒡根调理内部微环境,促进新陈代谢和细胞再生。经功能性试验证明,本专利技术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且能够有效祛除人体内湿气,祛风散热、解毒、消除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长期坚持服用,还能够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此外,化橘红的功效虽好,但泡水单饮,苦味太重;牛蒡口感较好,但经烘烤后焦糊味较浓;本专利技术将化橘红和牛蒡根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配比,融合了化橘红和牛蒡根的口感特点,使其消除了苦味和焦糊味,具备独特的香气和香甜回甘的口感,使饮用者易于接受。加入茶叶后,使本专利技术更符合人们喝茶的习惯和口味,口感更添甘香。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以下各实施例所述重量均为干品的重量,其中,制备化橘红干果的具体工艺如下采集鲜果,清洗并浙干水后,于100°C烘干10小时,再经自然冷却后,切片、切条、 切粒;制备牛蒡根干果的具体工艺如下采集鲜牛蒡根,清洗并浙干水后,置于5 10°C 的冷库保鲜,去皮,切片、切条、切粒,然后于120°C烘干4小时;实施例1定量称取3份重量的化橘红和50份重量的牛蒡根,混合均勻,按不同粒径分选以常规加工工艺制成如袋泡茶、散装茶、茶饮料或颗粒冲剂等各种成品形态。其中,散装茶所用的化橘红和牛蒡根都选用2mmX3mmX3mm的颗粒;袋泡茶及颗粒冲剂,选用0. 5 1. 5mm的颗粒。饮料茶中所用的化橘红和牛蒡根则可选用片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实施例2定量称取2份重量的化橘红和50份重量的牛蒡根,混合均勻,按不同粒径分选以常规加工工艺制成如袋泡茶、散装茶、茶饮料或颗粒冲剂等各种成品形态。其中,散装茶所用的化橘红和牛蒡根都选用2mmX3mmX3mm的颗粒;袋泡茶及颗粒冲剂,选用0. 5 1. 5mm的颗粒。饮料茶中所用的化橘红和牛蒡根则可选用片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实施例3定量称取5份重量的化橘红和50份重量的牛蒡根,混合均勻,按不同粒径分选以常规加工工艺制成如袋泡茶、散装茶、茶饮料或颗粒冲剂等各种成品形态。其中,散装茶所用的化橘红和牛蒡根都选用2mmX3mmX3mm的颗粒;袋泡茶及颗粒冲剂,选用0. 5 1. 5mm的颗粒。饮料茶中所用的化橘红和牛蒡根则可选用片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实施例4定量称取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化橘红1. 5 %,牛蒡根25 %,普洱熟茶73.5%。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勻,按不同的粒径分选以常规加工工艺制成如袋泡茶、散装茶、茶饮料或颗粒冲剂等各种成品形态。散装茶、茶块中所用的化橘红和牛蒡根都选用2mmX3mmX3mm的颗粒;袋泡茶及颗粒冲剂,选用0. 5 1. 5mm的颗粒。饮料茶中所用的化橘红和牛蒡根则可选用片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实施例5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定量称取各组分化橘红2%,牛蒡根30%,红茶68%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勻,按不同的粒径分选以常规加工工艺制成如袋泡茶、散装茶、茶饮料或颗粒冲剂等各种成品形态。散装茶、茶块中所用的化橘红和牛蒡根都选用2mmX3mmX3mm的颗粒;袋泡茶及颗粒冲剂,选用0. 5 1. 5mm的颗粒。饮料茶中所用的化橘红和牛蒡根则可选用片料进行进一步加工。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试验每一实施例随机挑选50人(年龄> 18周岁,男25名,女25名)进行功能性试验, 均有舌苔浊腻、食欲下降、小便短赤、红肿热痛、心烦焦躁、头身困重、皮肤湿痒、易疲劳等湿热症状。选用散装茶形态的产品,用沸水冲泡,取汁饮用。每次取10克冲泡,每日二次,两餐之间饮用为佳。坚持饮用1周。期间不服用任何其他清热祛湿药物、食物,并记录不良反应及身体情况变化。试验结果如下,采用四级标准痊愈以上湿热症状均完全消失,受试者食欲好、身轻气爽。显效以上湿热症状大部分消失,受试者食欲较好、精神较好。有效以上湿热症状部分消失或有所好转。无效以上湿热症状均无改善。权利要求1.一种复方正气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含有化橘红和牛蒡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正气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方正气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含有化橘红和牛蒡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汤群陈嘉琳杨业
申请(专利权)人:杨汤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