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水庆彦专利>正文

人工神经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913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人工神经管,其特征是包括在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材料构成的管的内面和外面上具有由动物胶或者胶原构成的覆盖层的管、和在其内腔具有与该管的轴线大致平行、贯通该管的空隙的胶原体,而在该空隙充填包含胶原、昆布氨酸、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巢蛋白以及成长因子的母质凝胶。(*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神经管。当末梢神经在手术中、或者由于外伤被切断时,首先采用的是将所切断的末梢神经的断点两端进行直接吻合连接的方法。但是,多数情况下,所切断的神经不可能正确地直接吻合,而照切断时的原样放置。为此,朝末梢一侧再生的神经由于受到结合组织的阻碍,而不能到达末梢神经的断端处,成为切断端的神经肿块而停止再生。其结果常常是在手术伤口或外伤伤口治愈后,不能恢复被切断的神经的功能,留下后遗症。此外,当不能直接吻合时,也有采用从同一患者身上将其功能不太重要的末梢神经切下一部分,移植到神经切断处的方法。但是,即使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多数情况下不能完全恢复其神经功能,而且在切下移植神经的那一部分也常出现功能低下的情况。为此,多次尝试了采用管状的医用材料、即人工神经管连接所切断的末梢神经的断部,从神经主干的中枢侧的断部朝向末梢侧的断部再生出轴索,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延伸,从末梢神经干开始到达神经筋结合部或者末梢神经感觉受容器,由此恢复其功能。作为人工神经管,尝试采用了由硅酮、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构成的非多孔性管、由延伸聚四氟乙烯、纤维素等构成的多孔性管、由聚丙烯腈或者聚砜等构成的半透明膜管、由生物体内可分解的材料的聚乙二醇酸、多乳酸或者这些的共聚物等构成的管、或者动物胶管、或者与动脉或静脉为同种由来的生物体组织管。但是,在由这些材料进行末梢神经的再生实验中,由这些材料对生物体恢复的妨碍,在此之前再生形成的神经的长度最长不过15mm。而且,再生出来的神经很细,不仅不能恢复神经正常的形态,而且多数不能恢复再生神经的功能。此外,也有报告在管中充填作为神经成长因子的NGF的例子,由于NGF早期流出并扩散掉,没有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最近,虽然有人尝试采用在胶原管中充填覆盖了昆布氨酸以及纤维结合素的胶原纤维的人工神经管(Tong,X.,etal.Brain Research 663155-162(1994)),但在神经再生长到一定长度的期间,不能让胶原不分解而残存,没有获得良好的结果。另一方面,一直认为脊髓一经受到损伤即不可再生。当由于外伤、肿瘤等原因引起脊髓受到损伤时,受到损伤的脊髓不会再生,损伤部位以下部分则失去功能,留下麻痹的后遗症。但是,最近开始进行证明脊髓也可以再生的动物实验,通过对老鼠的实验已经观察到以下事实,如果将脊髓锐利切断再正确缝合,可以恢复功能,脊髓损伤部也有相当的修复;如果将脊髓的一部分管状切除并在该处埋植肋间神经束,则脊髓的一部分再生,功能也部分恢复;如果将脊髓的一部分管状切除并在该处移植胎儿的脊髓,脊髓的功能和形态均可以恢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移植的胎儿的脊髓片只有在正确对应分别的神经突起进行移植的情况下才会再生。根据以上的知识,即使是脊髓,虽然通过正确地诱导使得与再生组织的隔板膜一致,就可得到脊髓的再生,但实际上完全没有开发脊髓再生可能的人工脊髓管。为此,一直希望能够开发出一种人工神经管,可以在神经再生之前残存在生物体内,可以控制在生物体内的分解速度,与神经再生的同时在生物体内分解吸收,而在神经再生后,不会压迫再生的神经,引导从切断的神经断部再生出来的轴索沿着正确的方向延伸,通过促进来自生物体的毛细血管的侵入,带来早期的血流恢复,促进神经组织的再生。而且,不仅是末梢神经,也希望开发出一种连接脊髓的缺损部分、正确再生脊髓组织、促进功能恢复的人工脊髓管。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神经管,它包括在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材料构成的管11、21的内面和外面上具有由动物胶或者胶原构成的覆盖层12、13、22、23的管10、20、和在其内腔具有与该管的轴线大致平行、贯通该管的空隙32、33、41的胶原体30、40,而在该空隙中充填包含胶原、昆布氨酸、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巢蛋白以及成长因子的母质凝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制造上述人工神经管的方法,它包括制成在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材料构成的管11、21的内面和外面上具有由动物胶或者胶原构成的覆盖层12、13、22、23的管10、20,与该管的轴线大致平行插入胶原纤维束,进行交联处理,然后在该管内的该胶原纤维31之间的空隙32以及该胶原纤维与该管之间的空隙33充填包含胶原、昆布氨酸、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巢蛋白以及成长因子的母质凝胶的方法,以及包括制成在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材料构成的管11、21的内面和外面上具有由动物胶或者胶原构成的覆盖层12、13、22、23的管10、20、与该管的轴线大致平行插入棒状的芯材,在该管中充填胶原溶液、进行交联处理,除去芯材,得到在其内腔中形成具有贯通该管的孔的空隙41,然后在该空隙中充填包含胶原、昆布氨酸、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巢蛋白以及成长因子的母质凝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人工神经管是一种包括在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材料构成的管11、21的内面和外面上具有由动物胶或者胶原构成的覆盖层12、13、22、23的管10、20、以及在其内腔具有与该管的轴线大致平行、贯通该管的空隙32、33、41的胶原体30、40,而在该空隙中充填包含胶原、昆布氨酸、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巢蛋白以及成长因子的母质凝胶的人工神经管。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人工神经管的长度和内径根据神经的切断部分的长度和神经的粗细而有所不同,例如,在猫身上使用时,为了覆盖其坐骨神经的约25mm左右的缺损部,长度应为约28-35mm,优选30mm,内径应为约1-8mm,优选4mm。又,本专利技术的人工神经管作为人工脊髓管使用时,管的长度根据切断部分的长度确定,其内径优选约2-12mm,特别优选10mm。由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人工神经管的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材料形成的管,在切断的神经开始再生到切断部位再结合之间的期间(约1-3个月),为了防止生物体细胞的侵入,有必要保持管的形状,为此,应是从不仅具有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而且在一定期间内能在生物体内保持形状的聚乙二醇酸、多乳酸(L、DL)、乙二醇酸和乳酸的共聚物、乳酸和ε-己内脂的共聚物、聚二噁烷、以及乙二醇酸和丙撑碳酸酯的共聚物之中选出的材料所构成的网状材料,其中优选聚乙二醇酸构成的网状材料的管。此外,除了采用由聚乙二醇酸等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材料构成的网状材料的管以外,由微细纤维化胶原构成的材料的管也能很好适用。首先说明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材料为由聚乙二醇酸等材料构成的网状材料,在所构成的管11的内面和外面上具有由动物胶和胶原构成的覆盖层12、13的本专利技术的人工神经管。由聚乙二醇酸等材料构成的网状材料所构成的管11,具有上述的内径和长度,为了在约1-3个月内保持人工神经管的管状形状,该管的膜厚优选约0.1-3mm,特别优选约0.5-2mm。当膜厚超过约3mm时,将成为生物体组织再生的障碍,而膜厚不到约0.1mm时,管的分解吸收太快,不能在神经再生结束前维持管的形状。又,本专利技术的人工神经管作为人工脊髓管使用时,其膜厚优选约0.2-5mm,特别优选约0.5-3mm。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材料为聚乙二醇酸等材料时,为了确保疏水性的管11具有水透过性,管11作成网状。该网状管11的网孔径优选约10-300μm,特别优选约100-200μm。当网孔径不到10μm时,细胞和组织不能增殖,而超过300μm时组织进入过剩。由聚乙二醇酸等材料形成的网状材料构成的管11,由于没有促进组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人工神经管,其特征是包括在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材料构成的管的内面和外面上具有由动物胶或者胶原构成的覆盖层的管、和在其内腔具有与该管的轴线大致平行、贯通该管的空隙的胶原体,而在该空隙充填包含胶原、昆布氨酸、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巢蛋白以及成长因子的母质凝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神经管,其特征是神经管经过交联处理,其内腔的胶原体为与该管的轴线大致平行插入的经过交联处理的胶原纤维束,在该胶原纤维之间的空隙以及该胶原纤维与该管之间的空隙充填包含胶原、昆布氨酸、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巢蛋白以及成长因子的母质凝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神经管,其特征是神经管经过交联处理,其内腔的胶原体为具有与该管的轴线大致平行并且贯通该管的空隙的、经过交联处理的胶原凝胶,在该空隙中充填包含胶原、昆布氨酸、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巢蛋白以及成长因子的母质凝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神经管,其特征是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材料是指从聚乙二醇酸、多乳酸、乙二醇和乳酸的共聚物、乳酸和ε-己内脂的共聚物、聚二噁烷、以及乙二醇酸和丙撑碳酸酯的共聚物之中选出的材料所构成的网状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神经管,其特征是生物体内分解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庆彦
申请(专利权)人:清水庆彦达比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