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保持体和喷墨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7652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管保持体和喷墨记录装置,能够在定位的状态容易地保持多根管。喷墨记录装置具备:管夹(132),其横向排列地保持4根墨管(52);和支承基座(131),其经由管夹(132)支承4根墨管(52),管夹(132)具备:管承接部件(137),其具有承接横向排列的4根墨管(52)的管承接面(136);和管按压部件(138),其以卡扣的方式装配于管承接部件(137),具有管按压面(153),从而将横向排列的4根墨管(52)按压在管按压面(153)与管承接面(136)之间;和一对整齐排列壁部(139),其设置在管承接部件(137)和管按压部件(138)的至少一方,通过宽度限制使横向排列的4根墨管(52)整齐排列。(*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保持多根管的管保持体和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管保持体,已知有具备纵向排列地嵌入多根管并加以保持的二字形保持部和用于固定于框体的紧固部的管保持体(专利文献1)。二字形保持部具有一对肋部件,将一对肋部件间设为比各管的外径小,并且可滑动地夹持各管。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多根管相对于管保持体的定位。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44905号公报但是,在这样的管保持体中,由于将多根管嵌入到安装于框体的二字形保持部并加以保持,所以存在管的组装繁琐的问题。此外,在嵌入多根管之后,能够对各管进行定位, 但对此需要在安装于框体的二字形保持部上进行定位,因此比较繁琐。特别是为了处理多根管,在对一根管进行定位时,必须分别固定其他管,例如需要用手按压。因此,定位极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管保持体和喷墨记录装置,能够在定位状态下容易地保持多根管。本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滑架,该滑架搭载有喷墨方式的打印头单元,且构成为往复运动自如;墨水罐单元,该墨水罐单元设置在上述滑架的外部, 用于向上述打印头单元供给墨水;多根墨管,该多根墨管用于连接上述墨水罐单元和上述打印头单元;管夹,该管夹用于保持上述多根管;支承基座,该支承基座形成于上述滑架, 经由上述管夹支承上述多根管;管承接部件,该管承接部件构成上述管夹,并具有承接上述多根管的管承接面;管按压部件,该管按压部件构成所述管夹,并以卡扣的方式装配于所述管承接部件,该管按压部件具有管按压面,从而将所述多根管按压于所述管按压面与所述管承接面之间;和一对整齐排列壁部,该一对整齐排列壁部设置于所述管承接部件和所述管按压部件的至少一方,通过宽度限制使所述多根管整齐排列。根据该结构,将横向排列的多根管沿着管的延伸方向定位配置在管承接部件上, 之后,将管按压部件以卡扣的方式(推入方式)装配于管承接部件,临时固定多根管。在临时固定后,经由管夹将多根管支承于支承基座。这样,由于是在定位状态下临时固定在管夹上后,经由管夹支承于支承基座,所以能够在定位的状态下容易地支承多根管。特别是, 能够容易地进行多根管相互间的定位,还能够将多根管在排列连结的状态下支承于支承基座。进而,通过设置一对整齐排列壁部,能够容易地使多根管整齐排列。这样一来,能够提供一种组装性良好的喷墨记录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上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具备紧固部件,该紧固部件将以卡扣的方式安装于上述管承接部件的上述管按压部件以不可活动的方式紧固于上述管承接部件,上述紧固部件兼用作将上述管夹紧固于上述支承基座的紧固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上述紧固部件是通过共同紧固的方式将上述管按压部件和上述管夹螺纹固定于上述支承基座的固定螺钉。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用紧固部件能够将多根管牢固地保持在管夹上。此外,通过该紧固部件兼用作将管夹支承于支承基座的紧固,能够削减部件个数,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构成管保持体。此外,由于能够一次进行上述紧固作业,所以能够顺畅地进行管的组装作业。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上述滑架和上述支承基座被一体形成。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削减部件个数,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构成喷墨记录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上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具备可挠性的保护板,该可挠性的保护板供随动变形的所述多根管依附设置,并与所述多根管一起伴随着所述滑架的往复运动而随动变形,所述保护板的所述打印头单元侧的端部与所述多根管一起通过所述管夹支承于所述支承基座。根据该结构,利用管夹将保护板的打印头单元侧的端部与多根管一起支承于支承基座,从而在固定保护板的可动侧端部时不需要特别的部件。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构成喷墨记录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上述各管的周面设置有线状的标记,该线状的标记用于通过视认来判别上述管有无扭转。根据该结构,通过视认线状的标记,能够判别各管有无扭转。此外,在有扭转的情况下,在上述临时固定时,能够以该标记为基准进行调整,能够预先防止管的变形、不稳。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管用开口部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墨水供给部周边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罐单元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罐单元的仰视图。图8是表示阀单元周边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表示在摩擦接触面接触的墨管上产生牵引力时的作用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中间接头的立体图。图11是导向器单元周边的立体图。图12(a)是管保持部件的立体图,图12(b)及(c)是管保持部件的截面图。图13是表示向管保持部件装入墨管的作业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 喷墨记录装置;2记录装置主体;3罐单元;41滑架;42打印头单元;51罐;52墨管;113保护板;122管保持部件;131支承基座;132管夹;136管承接面;137管承接部件;138管按压部件;139整齐排列壁部;140规定螺钉;153管承接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说明。该喷墨记录装置是使用与记录装置主体分体的罐单元的方式的喷墨打印机,将搭载于滑架的喷墨打印头沿着左右方向进行主扫描,并且将打印用纸沿着与该左右方向交叉的前后方向进行副扫描,从而在打印用纸上打印图像数据。图1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的立体图。同图中示出了将罐单元3装配于记录装置主体2的状态的喷墨记录装置1。另外,图2是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表示用于将来自罐单元3的墨管52导入到记录装置主体2的管用开口部15a的立体图。同图中,示出罐单元3 与记录装置主体2分离的状态的喷墨记录装置1。进而图3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其中,将图1 图3的深处、近前方向设为X轴方向、与X轴方向正交的图 1 图3的左右方向设为Y轴方向来进行说明。如图1 图3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由记录装置主体2与可装卸地与记录装置主体2连结罐单元3构成,在记录装置主体2及罐单元3上搭载有喷墨记录装置1的各构成要素。具体而言,记录装置主体2具备将打印用纸(单张纸)沿X轴方向(输送方向)输送的输送部11 ;配置于输送的打印用纸的上侧且含有对该打印用纸进行打印处理的喷墨头43的打印部12 ;和向打印部12供给黄色、品红色、青绿色、黑色各色的墨水的主体侧墨水供给部13a。另一方面,罐单元3具备具有黄色、品红色、青绿色、黑色各色的墨水罐51并与主体侧墨水供给部13a连接的罐侧墨水供给部13b。利用记录装置主体2的主体侧墨水供给部13a和罐单元3的罐侧墨水供给部1 构成喷墨记录装置1的墨水供给部13。贮存于罐单元3的黄色、品红色、青绿色、黑色各色的墨水,经由后述的墨管52以自然水位差被送至打印部12的喷墨头43,通过伴随着喷墨头43的墨水排出的主扫描与打印用纸的副扫描(间歇输送)在打印用纸上形成打印图像。记录装置主体2由箱型的外装罩15形成轮廓,在其左侧的侧壁形成有用于装配罐单元3的前后一对被卡合部15b。另一方面,罐单元3由箱型的单元壳体17形成轮廓,在其右侧的侧壁形成与被卡合部1 卡合的前后一对卡合部17a。即,使该卡合部17a从上侧卡合于被卡合部15b,从而将罐单元3装卸自如地装配于记录装置主体2。由此,在连接有墨管5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滑架,该滑架搭载有喷墨方式的打印头单元,且构成为往复运动自如;墨水罐单元,该墨水罐单元设置在所述滑架的外部,用于向所述打印头单元供给墨水;多根墨管,该多根墨管用于连接所述墨水罐单元和所述打印头单元;管夹,该管夹用于保持所述多根管;支承基座,该支承基座形成于所述滑架,经由所述管夹支承所述多根管;管承接部件,该管承接部件构成所述管夹,并具有承接所述多根管的管承接面;管按压部件,该管按压部件构成所述管夹,并以卡扣的方式装配于所述管承接部件,该管按压部件具有管按压面,从而将所述多根管按压于所述管按压面与所述管承接面之间;和一对整齐排列壁部,该一对整齐排列壁部设置于所述管承接部件和所述管按压部件的至少一方,通过宽度限制使所述多根管整齐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芳明石泽卓武田侑希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