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73669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菌检测装置,包括:过滤单元,包括中空纤维膜,分别与进样单元和培养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截留待测样本中的细菌和/或细菌代谢物;进样单元,用于向中空纤维膜的内侧和/或外侧注入待测样本和/或冲洗液;培养检测单元,用于培养从过滤单元洗脱的细菌和/或细菌代谢物,并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检测准确度高,且检测装置寿命长、维护成本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细菌的检测,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特异反应底物方法进行细菌自 动截留和检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地表水、地下水,甚至雨水中含有多种细菌。尤其是当水体受到人畜粪便、生活污 水或某些工农业废水污染时,水体中的细菌会大量增加。因此,对水的细菌学检验,特别是 肠道细菌的检验,在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 希氏菌已被广泛用作水体安全评估的重要常规微生物检测指标,通过它们及其它细菌的检 测,可以判断水体卫生学质量,确保人们饮水安全。在现有的水体细菌检测方法中,普遍采用液体培养或膜过滤后固体平板培养的细 菌扩增模式,在细菌浓度达到较高水平时进行人工计数或者显色观察。该类方法往往需要 繁琐的手工操作,包括样品稀释、人工接种、观察计数和验证实验等,导致检测耗时很长,通 常可达M-72小时甚至更久。因此,上述传统水体细菌检测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繁 琐的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二次污染。此外,利用传统实验室手段对江河、湖库、泳池、景观场所的水体进行细菌检测时, 往往需要大体积采样,并要保证水样运输时间常温下不超过2小时,或者10摄氏度冷藏保 存不超过6小时,这给细菌日常监测带来了极大不便,更无法满足人们对水环境安全日益 提高的检测需求。目前,快速、便捷而又稳定的基于特异反应底物的生化分析法凭借其易于观察识 别和实现自动化等特点,已经成为水中细菌检测方法的主要发展趋势,得到人们的极大关 注,并且已有采用该方法进行水质细菌在线检测的研究,而且用于水质细菌检测的在线仪 器已经问世,比如挪威Colifast AS公司的colifast和法国赛环的Colilert3000水质大肠 菌在线监测仪。该类仪器利用大肠菌代谢产生的特异指示酶,水解相应的发光或显色底物, 通过光学监测,对大肠菌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该方法的检测时间由初始大肠杆菌数量决 定,初始菌量越大,则检测时间越短。与传统方法相比,在线仪器能够缩短检测时间至4-18 小时。此外,该类仪器能够实现水体的单管连续监测,降低综合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为 建立完备的水质监测系统和保障水体微生物卫生安全提供了重要平台。基于特异反应底物的细菌在线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对水体细菌的在线检测,但还存 在以下不足1、浓度低,检测时间长上述检测方法是从水体直接取样并对样本培养检测,而检测时间与水体中的初始 菌量相关若水体中的细菌量较少,则检测就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检测效率较低,在这种 情况下,上述方法就无法满足对水体的快速检测需求;2、水体背景影响大,检测准确度低由于上述检测方法均是从水体直接取样培养检测,水体pH值、离子、游离化合物或代谢物等会影响检测结果,无法实现环境水体中细菌的准确定量,检测准确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特异反应底物法的 水质细菌检测装置,能够扣除水体背景污染、提高检测初始菌量,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 结果准确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细菌检测装置,包括过滤单元,包括中空纤维膜,分别与进样单元和培养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截留待测 样本中的细菌和/或细菌代谢物;进样单元,用于向中空纤维膜的内侧和/或外侧注入待测样本和/或冲洗液;培养检测单元,用于培养从过滤单元洗脱的细菌和/或细菌代谢物,并检测。作为优选,中空纤维膜内径范围为0 1000 μ m,外径范围为0 1500 μ m,膜壁滤 孔等效过滤孔径范围为0 1. 0 μ m。进一步,所述进样单元包括流路切换模块,用于选择性地向过滤单元供应待测样 本、冲洗液。作为优选,所述细菌检测装置还包括压力监测件,与过滤单元相连,监测过滤单元 流路的压力。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细菌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样步骤待测样本通入中空纤维过滤单元,细菌和/或细菌代谢物被中空纤维膜截留并在 过滤单元内积累;冲洗液通入过滤单元,冲洗中空纤维膜的内侧和/或外侧,将积累的细菌和/或细 菌代谢物冲洗出来;b、培养及检测步骤培养冲洗出来的细菌和/或细菌代谢物,目标细菌代谢物在培养室内积累;检测培养室内溶液的信息,得到被测样本中目标细菌的信息。作为优选,所述待测样本为液态样本。作为优选,所述液态样本为水样、液态食品、体液样品和饮料。作为优选,中空纤维膜内径范围为0 1000 μ m,外径范围为0 1500 μ m,膜壁滤 孔等效过滤孔径范围为0 1. 0 μ m。作为优选,所述培养室内有培养液。作为优选,所述冲洗液为液体培养基或缓冲液或清水。进一步,所述冲洗液和/或培养液中有特异性反应底物。作为优选,监测过滤单元流路的压力。作为优选,清洗液冲洗中空纤维膜的内侧和/或外侧和/或检测室,对细菌检测流路清洗消毒。作为优选,检测培养室内溶液中原成分或目标细菌代谢物的信息。作为优选,在步骤b中,检测培养室内溶液的吸光度或透光率或荧光强度。作为优选,在步骤b中,根据检测得到的培养室内溶液的信息,判断样本中是否含 有细菌;或根据连续检测得到的培养室内溶液的信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得出细菌的浓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有效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采用过滤器截留水体中的细菌,并对细菌培养检测,有效提高了细菌的初始检测 菌量,有效提高了水体细菌检测时间,尤其是对于菌量较少的水体检测,效果更加明显;由于实现了水体的全自动过滤、冲洗、细菌培养及检测,有效缩短了检测时间,提 高了检测效率;2、准确度高采用不同滤孔和材质的中空纤维丝,按需求组装调试,确保采样的快速、高效,同 时可滤除不同的检测干扰物,排除水体背景干扰,提高结果符合率;同时,由于整个过滤单元密闭,具有杀菌消毒等功能,不会因为人为操作或其它菌 液的残留而引入二次污染,提高了检测准确性;3、检测装置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由于采用内压、外压、内外压混合等多种冲洗模式可确保膜孔堵塞物的有效冲洗, 减少膜损伤和堵塞,使中空纤维过滤单元得以长期有效反复使用,降低维护成本;采用压力监测件监测过滤单元的流路压力,能够使过滤单元在额定压力下工作, 使中空纤维在可承受压力范围内工作,延长中空纤维使用寿命,减少系统更换和维护成 本;4、检测结果稳定度高可通过压力测试实现过滤单元功能的自动评估,确保多次采样结果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细菌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细菌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中细菌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4中细菌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细菌检测装置,用于水样中细菌的检测;所述细菌检测装置包括 进样单元、过滤单元1和检测单元2 ;所述进样单元包括流路切换模块和管路,所述流路切换模块包括泵和阀;所述流 路切换模块通过管路分别与过滤单元1、待测样本和试剂相连,用于选择性地向过滤单元供 应待测样本和试剂;本实施例中,试剂为冲洗液;所述泵包括泵311和泵312,将样本驱动注入过滤单元1内过滤或清洗过滤单元 1,所述泵可以是蠕动泵、隔膜泵、注射泵等流体驱动装置;CN 201915104 U说明书4/10 页所述阀包括阀321、阀322、阀325和阀326,设置在管路上,控制待测样本或试剂与 过滤单元1或过滤单元1与分析单元2之间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菌检测装置,包括:过滤单元,包括中空纤维膜,分别与进样单元和培养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截留待测样本中的细菌和/或细菌代谢物;进样单元,用于向中空纤维膜的内侧和/或外侧注入待测样本和/或冲洗液;培养检测单元,用于培养从过滤单元洗脱的细菌和/或细菌代谢物,并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忻鼎丞项光宏
申请(专利权)人: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无锡聚光盛世传感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