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软泡聚醚转换硬泡聚醚的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1465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软泡聚醚转换硬泡聚醚的搅拌器。在搅拌轴上通过键、螺钉和压板安装有下搅拌叶,并且通过键还安装有上搅拌叶。下搅拌叶为T形或U形,上搅拌叶为一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同一生产装置中采用两种结构的搅拌器,以不同的转速适应硬泡聚醚转换软泡聚醚的搅拌需要。具有结构紧凑、可操作性强、可靠性好、运转平稳、保证搅拌器的质量的优点。适宜作为软泡聚醚转换硬泡聚醚的搅拌器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聚醚的搅拌器,具体地说是应用于化工工程领域中利用软泡聚醚转换硬泡聚醚的搅拌器
技术介绍
在化工工程领域生产过程中,硬泡聚醚由蔗糖、二元醇为起始剂合成的较高官能度聚醚。可用于配制组合料。适用于冰箱冰柜保温、夹心板材、管道保温等领域,泡沫具有比较高的强度。软泡聚醚以三元醇为起始剂,用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开环聚合而成。由于市场需求及产品供求关系的原因,这两种产品的产量、经济效益不同。对于生产聚醚的化工厂要么生产硬泡聚醚要么生产软泡聚醚,其生产装置不能同时生产两种不同的聚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在同一反应釜中由软泡聚醚转换硬泡聚醚,本技术提供了利用软泡聚醚转换硬泡聚醚的搅拌器。该搅拌器通过在搅拌轴上安装U型搅拌叶,解决搅拌速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搅拌轴上通过键、螺钉和压板安装有下搅拌叶,并且通过键还安装有上搅拌叶。下搅拌叶为T形或U形,上搅拌叶为一形。积极效果,本技术能够实现在同一生产装置中采用两种结构的搅拌器,以不同的转速适应硬泡聚醚转换软泡聚醚的搅拌需要。具有结构紧凑、可操作性强、可靠性好、 运转平稳、保证搅拌器的质量的优点。适宜作为软泡聚醚转换硬泡聚醚的搅拌器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T形搅拌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U形搅拌器结构图图1中,1.搅拌轴,2.下搅拌叶,3.压板,4.键,5.螺钉,6.上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据图所示,在搅拌轴1上通过键4、螺钉5和压板3安装有下搅拌叶2,并且通过键还安装有上搅拌叶6。下搅拌叶为T形或U形,上搅拌叶为一形。对于同一个聚醚生产装置中的聚合釜,当需要生产硬泡聚醚时,其搅拌器结构如图ι所示,当需要生产软泡聚醚时,其搅拌器结构如图2所示。权利要求1.利用软泡聚醚转换硬泡聚醚的搅拌器,其特征是在搅拌轴(1)上通过键(4)、螺钉 (5)和压板(3)安装有下搅拌叶(2),并且通过键还安装有上搅拌叶(6),下搅拌叶为T形或U形,上搅拌叶为一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利用软泡聚醚转换硬泡聚醚的搅拌器。在搅拌轴上通过键、螺钉和压板安装有下搅拌叶,并且通过键还安装有上搅拌叶。下搅拌叶为T形或U形,上搅拌叶为一形。本技术能够实现在同一生产装置中采用两种结构的搅拌器,以不同的转速适应硬泡聚醚转换软泡聚醚的搅拌需要。具有结构紧凑、可操作性强、可靠性好、运转平稳、保证搅拌器的质量的优点。适宜作为软泡聚醚转换硬泡聚醚的搅拌器使用。文档编号B01F7/18GK201997278SQ20102068696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生宽, 吕庆双, 张洪伟, 王忠宏, 田宏伟, 罗忠新, 陆旭 申请人:中航黎明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利用软泡聚醚转换硬泡聚醚的搅拌器,其特征是:在搅拌轴(1)上通过键(4)、螺钉(5)和压板(3)安装有下搅拌叶(2),并且通过键还安装有上搅拌叶(6),下搅拌叶为T形或U形,上搅拌叶为一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忠新田宏伟王忠宏张洪伟刘生宽陆旭吕庆双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黎明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