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楠专利>正文

拉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802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饵罐,它包括盖、罐体和提拉装置,所述盖装在罐体上,所述提拉装置装置在所述罐体的腔内。所述罐体为一次模压成型的桶状结构,其罐身设有第一开口槽,其罐底设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的开口连通,所述罐体的底部有凸出的边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避免了用手直接往鱼钩上挂装鱼饵,干净卫生,手不会沾上鱼饵的腥味,不会影响到钓鱼时的心情;鱼饵在拉饵罐中防止被阳光晒干,一次盛装的鱼饵可以保湿放置4个小时左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拆洗方便成本低,可以批量化生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钓鱼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给鱼钩挂装鱼饵的拉饵罐
技术介绍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钓鱼来缓解压力、陶冶性情, 尤其现在很多人热衷于钓鱼比赛。目前一般用的鱼饵为颗粒状或者粉末状,传统的使用方法是用水将其和成糊状,然后用手取适量的糊状鱼饵挂装到鱼钩上。这种方法极不卫生,挂装完鱼饵后,手上残留的鱼饵再被抹到鱼竿等工具上,到处都留有鱼饵。即使清洗干净,手上仍会留有少量鱼饵的腥味,影响钓鱼的心情,使缓解压力、陶冶性情的效果大打折扣。并且挂装鱼饵的传统方法费时较长,在钓鱼比赛中减少胜算。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拉耳盘,主要是盘上放已和好的鱼饵,底部设有磁铁吸附盘上的鱼钩,通过磁力的吸附作用完成挂装鱼饵的工序。拉耳盘的主要缺点是,鱼饵外漏容易变干,而且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磁铁吸附将鱼饵挂装到鱼钩上的拉饵罐。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拉饵罐,它包括盖、罐体和提拉装置,所述盖装在罐体上口,所述提拉装置装置在所述罐体的腔内。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为一次模压成型的桶状结构,其罐身设有第一开口槽,其罐底设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和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开口连通,所述罐体的底部有凸出的边沿。进一步的,所述提拉装置包括手柄、拉杆和拉盘,所述拉杆的一端穿过盖,所述手柄装在拉杆的一端,拉杆的另一端装有拉盘。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槽和所述罐底所设的第二开口槽宽度相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有本技术使用时,避免了用手直接往鱼钩上挂装鱼饵,干净卫生,手不会沾上鱼饵的腥味,不会影响到钓鱼时的心情。1、本技术使用时,比传统的挂装鱼饵方法省时间,在钓鱼比赛时占有优势。2、本技术结构简单,拆洗方便,成本低,可以批量化生产。3、本技术使用时,鱼饵置于拉饵罐中,防止被阳光晒干,本技术一次盛装的鱼饵可以保湿放置4个小时左右,基本上钓鱼时一次盛装就足够,不需要反复制作鱼饵。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仰视图。其中1盖,11通孔,2罐体,21边沿,3提拉装置,31拉杆,32拉盘,33手柄,4第一开口槽,41圆弧,5第二开口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拉饵罐,它包括盖1、罐体2和提拉装置3,盖1盖装在罐体 2上,提拉装置3装置在所述罐体2的腔内,能够在腔内上下滑动。罐体2是一次模压成型的桶状结构,其罐身设有第一开口槽4,其罐底设有第二开口槽5,第一开口槽4和第二开口槽5的开口连通。罐体2的底部有凸出的边沿21。盖1底部中心设有通孔11 ;提拉装置3包括拉杆31和拉盘32,拉盘32中心固接拉杆31的一端,所述拉杆3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盖1的通孔11伸出罐外,拉杆31伸出罐外的一端设有便于按压的手柄33。拉杆31与拉盘32通过螺母固接、粘接或者其他方式固接。盖1、罐体2和拉盘32由PVC塑料制成。拉杆31由金属制成,优选不锈钢。 罐体 2 直径为 40-60mm,高 80_100mm。优选尺寸为罐体2直径为50mm,高90mm,其罐身所设的第一开口槽4形状如门形,门底为图1所示的圆弧41,槽宽20mm,槽高25mm ;其罐底所设的第二开口槽5形状为U 形,第二开口槽5和第一开口槽4的开口相通、宽度相等;罐体2的壁厚2mm。使用时,将粉状或颗粒状的鱼饵用水和成类似面团的糊状,将拉饵罐的罐底朝下扣住糊状的鱼饵,用力按下,此时的鱼饵被挤压入拉饵罐中,将拉盘32顶起一段距离,鱼饵盛满与桶沿21平齐。将鱼钩置于平面(如平盘或者干净的地面)上,手持拉饵罐,罐底朝下稍许用力扣住鱼钩,此时鱼钩嵌入鱼饵中。大拇指抵在拉杆31的手柄33上,稍加用力按住,另一只手拽动鱼线,将附有鱼饵的鱼钩从第一开口槽4处拉出,便完成了挂装鱼饵的工序。拉出鱼钩之后,稍许用力按压拉杆31的手柄33,使鱼饵与桶沿21重新平齐,以备下次挂装鱼饵使用。另外,鱼饵置于拉饵罐中,能够避免被阳光晒干。经试验,一次盛装的鱼饵在拉饵罐中可以保湿放置4个小时左右。本技术的结构简单,钓鱼结束后,很容易手动拆洗,拆洗干净后和其他钓具一同存放。本技术的罐体2设计有凸出的边沿21,结合罐底的结构,能够将装入的鱼饵用罐底托住,避免在移动拉饵罐时鱼饵从罐中脱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力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拉饵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盖(1)、罐体(2)和提拉装置(3),所述盖(1)装在罐体(2)上口,所述提拉装置(3)装置在所述罐体(2)的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为一次模压成型的桶状结构,其罐身设有第一开口槽(4),其罐底设有第二开口槽(5),所述第一开口槽(4)和所述第二开口槽(5)的开口连通,所述罐体(2)的底部有凸出的边沿(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装置(3)包括手柄(33)、拉杆 (31)和拉盘(32),所述拉杆(31)的一端穿过盖(1),所述手柄(33)装在拉杆(31)的一端, 拉杆(31)的另一端装有拉盘(3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槽(4)和所述罐底所设的第二开口槽(5)宽度相等。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拉饵罐,它包括盖、罐体和提拉装置,所述盖装在罐体上,所述提拉装置装置在所述罐体的腔内。所述罐体为一次模压成型的桶状结构,其罐身设有第一开口槽,其罐底设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的开口连通,所述罐体的底部有凸出的边沿。本技术使用时,避免了用手直接往鱼钩上挂装鱼饵,干净卫生,手不会沾上鱼饵的腥味,不会影响到钓鱼时的心情;鱼饵在拉饵罐中防止被阳光晒干,一次盛装的鱼饵可以保湿放置4个小时左右。本技术结构简单,拆洗方便成本低,可以批量化生产。文档编号A01K83/06GK201967536SQ201020681388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康楠 申请人:康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饵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盖(1)、罐体(2)和提拉装置(3),所述盖(1)装在罐体(2)上口,所述提拉装置(3)装置在所述罐体(2)的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楠
申请(专利权)人:康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