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交通信号灯的光学设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5257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埋式交通信号灯的光学设计结构,包括灯具外壳,所述灯具外壳内设置有光源,光源前端设置有凸透镜,光源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凸透镜前端设置有反射镜,反射镜上面设置有楔形透镜,楔形透镜有多个楔形角,多个楔形角均匀分布在0≤≤0.92°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埋式交通信号灯对地埋光源进行配光处理,首先将光源的光变成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平行光,然后在通过楔形透镜将光线折射出去,使出去的光线能够有效的传递给司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地埋式的交通信号灯。
技术介绍
地埋式交通信号灯埋设在道路路面上,用以提前告知机动车驾驶人前方道路交叉 口道路交通信号灯的信号显示情况。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地埋式交通信号灯的发 光面与地面平行,其发出的光与地面垂直,不能将光信号有效传递给机动车驾驶人,驾驶人 只有到很近的距离才能注意到地埋信号灯的信号,这样使驾驶人失去了提前进行驾驶处理 的时机,有可能引发交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埋式交通信号灯的光学设计结构,能够将地埋灯 发出的光信号有效的传递给司机,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交通信号灯的光学设计结构,包括灯具外壳, 所述灯具外壳内设置有光源,光源前端设置有凸透镜,光源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 镜的主光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G =10°,凸透镜前端设置有反射镜,反射镜上面设置有楔形透镜,楔形透镜有多个楔形角5 , 多个楔形角5均勻分布在0 0.92°范围内。作为优选,所述楔形透镜的直径为150mm,楔形角有100个。作为优选,所述光源为LED光源。本技术的地埋式交通信号灯对地埋光源进行配光处理,首先将光源的光变成 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平行光,然后在通过楔形透镜将光线折射出去,使出去的光线能够 有效的传递给司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光线在楔形透镜穿过的示意图;图3-1至3-3为交通信号灯光线与机动车驾驶人之间的视角关系示意图;图4为楔形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种地埋式交通信号灯的光学设计结构,包括灯具外壳1,所述灯具外壳1 内设置有光源2,光源2前端设置有凸透镜3,光源2设置在凸透镜3的焦点上,凸透镜3的 主光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10°,凸透镜3前端设置有反射镜4,反射镜4上面设置有楔 形透镜5,楔形透镜5将光源2,凸透镜3还有反射镜4密封在底下,楔形透镜5有多个楔形 角沒,多个楔形角5均勻分布在0<“<0.92°范围内。本技术的地埋灯首先LED光源设置在凸透镜3的焦点上,其发出的光经过凸 透镜3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由于主光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所以平行光也与 水平面成10°夹角,然后经过反射镜4反射,光线以与水平面成10°角的方向射到楔形透 镜5上,如图2所示,楔形透镜5的楔形角θ由两个面组成,水平出射面6和倾斜入射面7, 光线经过倾斜入射面7进入到楔形透镜,其在倾斜入射面7上的入射角为al,出射角为bl, 在水平出射面6上的入射角为a2,出射角为1^2,我们可以得到sin (al)/ sin (bl)=n,sin (b2) / sin (a2) =n,al=90° - a - Θ,a2=bl+ ^ ;其中η为折射率,我们选用折射率为1. 49的透镜, =10°,由于0彡 彡0.92 °,经过计算可得,79.08 ° 彡al彡80 °, 41.22276° 彡 bl 彡 41. 37197°,41. 37197° ^ a2 ^ 42. 14276°,80° ^ b2 ^ 88. 7461°。最后由楔形透镜折射后出来的光线的发射角度於=90° _b2,所以1.2539° 彡卢彡 10°。如图3-1至3-3,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其与地埋式交通信号灯的距离逐步缩短, 地埋式交通信号灯光信号与机动车驾驶人眼睛的视角则逐步增大。机动车驾驶人的眼睛距 离地面约1. 5m,当车辆距离地埋式交通信号灯IOOm时,机动车驾驶人看到地埋式交通信号 灯发出的光信号的观察角为1°左右;当车辆距离地埋式交通信号灯50m时,机动车驾驶人 看到地埋式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信号的观察角约为1.7° ;当车辆距离地埋式交通信号灯 IOm时,机动车驾驶人看到地埋式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信号的观察角约为8. 5°,直至机动 车驾驶人到达地埋式交通灯跟前,其整个的观察角度不超过10°。所以本技术光学设计的地埋灯对光源进行合理的配光处理,在光线的出光面 上设置楔形透镜,楔形透镜设置足够多的楔形角,楔形角的角度均勻的分布在O到0. 92°, 最后楔形透镜发射出来的光线分布在与水平面成1°到10°角的范围内,从而使司机能够 在IOOm左右的距离开始就能够非常有效的接收到交通信号,提前进行车辆行驶的处理,保 证了交通运行的安全有序。如图4所示,本技术设计的时候反射镜的竖直长度为30mm,楔形透镜5的直 径为150mm,楔形角有100个,这100个楔形角分别为^ = 0.92° /99,《为0到99的整数。权利要求1.一种地埋式交通信号灯的光学设计结构,包括灯具外壳(1),其特征在 于,所述灯具外壳(1)内设置有光源(2),光源(2)前端设置有凸透镜(3),光 源(2)设置在凸透镜(3)的焦点上,凸透镜(3)的主光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10°,凸透镜(3)前端设置有反射镜(4),反射镜(4)上面设置有楔形透镜(5),楔形透 镜(5 )有多个楔形角P ,多个楔形角P均勻分布在0 < c < 0. 92 °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交通信号灯的光学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楔形透镜(5)的直径为150mm,楔形角有100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交通信号灯的光学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光源(2)为LED光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地埋式交通信号灯的光学设计结构,包括灯具外壳,所述灯具外壳内设置有光源,光源前端设置有凸透镜,光源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凸透镜前端设置有反射镜,反射镜上面设置有楔形透镜,楔形透镜有多个楔形角,多个楔形角均匀分布在0≤≤0.92°范围内。本技术的地埋式交通信号灯对地埋光源进行配光处理,首先将光源的光变成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平行光,然后在通过楔形透镜将光线折射出去,使出去的光线能够有效的传递给司机。文档编号F21V19/00GK201916850SQ201020676798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占晓斌, 张盎然, 潘汉中, 王军华, 胡新维, 胡立平, 陈琳, 马静洁 申请人: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浙江富阳市新源交通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交通信号灯的光学设计结构,包括灯具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外壳(1)内设置有光源(2),光源(2)前端设置有凸透镜(3),光源(2)设置在凸透镜(3)的焦点上,凸透镜(3)的主光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凸透镜(3)前端设置有反射镜(4),反射镜(4)上面设置有楔形透镜(5),楔形透镜(5)有多个楔形角,多个楔形角均匀分布在0≤≤0.92°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汉中王军华胡立平胡新维陈琳张盎然马静洁占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浙江富阳市新源交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