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4383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包括主传动(1)、排料装置传动(2)、隔墙密封(3)、速比齿轮(4)、捏合装置(5)、加料斗(6)、排料装置(7)、下料装置(8)和底座(9),隔墙密封(3)安装在主传动(1)和排料装置传动(2)的传动轴上,速比齿轮(4)安装在捏合装置(5)中的转子输入轴上,加料斗(6)安装在捏合装置(5)上,捏合装置(5)、排料装置(7)和下料装置(8)安装在底座(9)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在原有的捏合机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扩大了捏合缸的容积,增加了加料斗、排料及下料装置,具有捏合容积大,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结构新颖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易燃、易爆物料半成品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
技术介绍
易燃、易爆物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固体物料与液体添加剂(如硝化甘油、乙醇、丙酮等)在捏合机中进行搅拌、捏合,然后将捏合均勻的具有一定粘度的物料排出,原有的卧式捏合机中,固体物料与溶剂按照工艺比例加到捏合缸中,通过捏合缸中两个具有一定速比、相向旋转的转子进行剪切、搅拌、混合,混合均勻后需停机,将捏合缸翻转90°后人工将物料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结构新颖的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包括主传动(1)、排料装置传动(2)、隔墙密封(3)、速比齿轮(4)、捏合装置(5)、加料斗(6)、 排料装置(7)、下料装置(8)和底座(9),隔墙密封(3)安装在主传动(1)和排料装置传动 (2)的传动轴上,速比齿轮(4)安装在捏合装置(5)中的转子输入轴上,加料斗(6)安装在捏合装置(5 )上,捏合装置(5 )、排料装置(7 )和下料装置(8 )安装在底座(9 )上。所述排料装置(7)主要由排料螺杆、机筒、切刀和模板组成。所述排料螺杆采用右旋双头螺纹结构,排料螺杆内部设有冷却水孔(18),端部设有人字对称形挡料环(10)。所述下料装置(8)主要由法兰、框架、翻转门、视窗、压框和密封垫组成。所述翻转门由前盖板、后盖板、摆动气缸和转轴组成。所述捏合装置(5)主要由主动转子(11)、从动转子(12)和捏合缸(13)组成,所述捏合缸通过支座(14)安装在底座(9)上。所述加料斗(6)主要由料筒(15)、气缸(16)和料斗盖(17)组成。所述加料斗(6)上设有采光窗和观察窗。本技术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在原有的捏合机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扩大了捏合缸的容积,增加了加料斗、排料及下料装置,具有捏合容积大,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结构新颖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加料斗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加料斗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排料螺杆结构图。图6是图5的A向放大图。图7是图6的左视图。图中1、主传动;2、排料装置传动;3、隔墙密封;4、速比齿轮;5、捏合装置;6、加料斗;7、排料装置;8、下料装置;9、底座;10、挡料环;11、主动转子;12、从动转子;13、捏合缸;14、支座;15、料筒;16、气缸;17、料斗盖;18、冷却水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技术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包括主传动1、排料装置传动2、隔墙密封3、速比齿轮4、捏合装置5、加料斗6、排料装置7、下料装置8和底座9,隔墙密封3安装在主传动1和排料装置传动(2)的传动轴上,速比齿轮4 安装在捏合装置5中的转子输入轴上,加料斗6安装在捏合装置5上,捏合装置5、排料装置 7和下料装置8安装在底座9上,捏合装置5主要由主动转子11、从动转子12和捏合缸13 组成,捏合缸通过支座14安装在底座9上,排料装置7由独立驱动的排料螺杆、机筒、切刀和模板等组成,在物料进行混合时,螺杆反向旋转将物料推向捏合缸内,物料均勻混合后, 螺杆正向旋转,将物料输送到模板处,物料经模板上的出料孔挤出后被旋转的切刀切下,自由下落到下料装置8中;排料螺杆采用右旋双头螺纹结构,材料为不锈钢,螺旋部分的直径为Φ 198mm,螺距为200 mm,螺旋起始端设有人字对称形挡料环10,可有效避免大量粉状物料进入到螺杆与捏合缸13缸壁的间隙内,从而显著提高此处的密封效果,螺杆内部钻冷却水孔18,尾部装有旋转接头以连接进、出水管路,以便根据工艺条件对螺杆进行冷却,螺杆采用双支点支撑,支撑处轴承为滚动轴承,螺杆可正反两个方向旋转,在物料进行捏合时, 螺杆反向旋转将物料推向捏合缸内,同时起到辅助搅拌的作用,物料捏合完成后,螺杆改变旋转方向,将物料输送到模板处进行切了及下料;下料装置8主要由法兰、框架、翻转门、视窗、压框、密封垫等组成,切料及下料在本装置内完成,视窗为前、后、上三面,采用透明有机玻璃,一侧带弯边,可从压框中抽出,拆装简单、便捷,翻转门由前后两个盖板、摆动气缸、转轴等组成,两个盖板各由一个气缸驱动,切料时如果翻转门处于打开状态,物料便落入接料小车中;加料斗6主要由料筒15、气缸16、料斗盖17等组成,料斗盖17在气缸16的作用下实现打开或关闭,加料时料斗盖打开,固体物料从上面的加料口加入,各种溶剂从料斗侧部的进料口加入,此外,料筒侧面还设有氮气口、消防雨淋口,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加料完成后,料斗盖关闭,为了监测加料及捏合情况,加料斗6上还设有采光窗和观察窗,用户还可自行安装监测元件进行在线实时监控。本技术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的工作原理为物料及各种溶剂通过加料斗加入到捏合缸内,在两个具有一定速比、相向旋转的转子的剪切、搅拌、捏合作用下,达到均勻混合、塑化,按照工艺条件塑化好的物料由排料螺杆输送到出料模板,经模板上的出料口排出后立即被安装在螺杆上的切刀切成块状物。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动(1)、排料装置传动(2)、隔墙密封(3)、速比齿轮(4)、捏合装置(5)、加料斗(6)、排料装置(7)、下料装置(8)和底座(9),隔墙密封(3 )安装在主传动(1)和排料装置传动(2 )的传动轴上,速比齿轮(4)安装在捏合装置(5)中的转子输入轴上,加料斗(6)安装在捏合装置(5)上,捏合装置(5)、排料装置(7) 和下料装置(8)安装在底座(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装置(7)主要由排料螺杆、机筒、切刀和模板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螺杆采用右旋双头螺纹结构,排料螺杆内部设有冷却水孔(18),端部设有人字对称形挡料环(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8)主要由法兰、框架、翻转门、视窗、压框和密封垫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门由前盖板、后盖板、摆动气缸和转轴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捏合装置(5)主要由主动转子(11)、从动转子(12)和捏合缸(13)组成,所述捏合缸通过支座(14)安装在底座(9)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6)主要由料筒(15)、气缸(16)和料斗盖(17)组成。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6) 上设有采光窗和观察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包括主传动(1)、排料装置传动(2)、隔墙密封(3)、速比齿轮(4)、捏合装置(5)、加料斗(6)、排料装置(7)、下料装置(8)和底座(9),隔墙密封(3)安装在主传动(1)和排料装置传动(2)的传动轴上,速比齿轮(4)安装在捏合装置(5)中的转子输入轴上,加料斗(6)安装在捏合装置(5)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排料卧式捏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动(1)、排料装置传动(2)、隔墙密封(3)、速比齿轮(4)、捏合装置(5)、加料斗(6)、排料装置(7)、下料装置(8)和底座(9),隔墙密封(3)安装在主传动(1)和排料装置传动(2)的传动轴上,速比齿轮(4)安装在捏合装置(5)中的转子输入轴上,加料斗(6)安装在捏合装置(5)上,捏合装置(5)、排料装置(7)和下料装置(8)安装在底座(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丽萍殷秋娟王文瑶黄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