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套筒及卸残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53228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卸套筒及卸残卷装置,用于有色金属冷轧机组中,包括夹紧、导向、动力机构和支座;所述夹紧机构由设置在左支架(2)顶端的一组抱夹辊(1)和设置在右支架(3)顶端的两组抱夹辊构成;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为圆柱导轨(4)和移出导轨(7);左右支架下端设置在圆柱导轨上,圆柱导轨两端设置在抱夹支座(6)上,抱夹支座通过底部的滚轮安装在移出导轨上,移出导轨安装在地基上;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抱夹液压缸(5)和移出液压缸(8),抱夹液压缸的头尾部分别与左右支架的底部相连,移出液压缸的头部安装在抱夹支座上、尾部安装在地基上;该装置能实现自动对中抱夹、不需要人工调节位置,效率高、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板带材冷轧
,具体涉及用于有色金属冷轧机组中的卸套筒及卸残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冷轧机组中的卸套筒及卸残卷操作通常使用能上下移动的抬举装置来完成, 而抬举装置需人工操纵,即造成采用抬举装置上下调节卸套筒或残卷比较费时又不方便, 有时还会出现操作失误,影响轧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卸套筒卸残卷装置,该装置能实现自动对中抱夹、不需要人工调节位置,是一种效率高、操作方便的卸套筒及卸残卷装置。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卸套筒及卸残卷装置,包括夹紧机构、导向机构、动力机构和支座;所述夹紧机构由设置在左支架顶端的一组抱夹辊和设置在右支架顶端的两组抱夹辊构成;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为圆柱导轨和移出导轨;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下端设置在圆柱导轨上,所述圆柱导轨两端设置在抱夹支座上,所述抱夹支座通过底部的滚轮安装在移出导轨上上,所述移出导轨上安装在地基上;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抱夹液压缸和移出液压缸,所述抱夹液压缸的头部和尾部分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底部相连,所述移出液压缸的头部安装在抱夹支座上、尾部安装在地基上ο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左支架顶端的一组抱夹辊和右支架顶端的两组抱夹辊呈水平等腰三角形分布。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抱夹辊内安装有滚动轴承。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滑动轴承设置在圆柱导轨上。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本技术的卸套筒及卸残卷的装置,采用液压驱动及等腰三角形布置的三组抱夹辊,进行卸套筒或卸残卷工作时,实现自动对中抱夹,不需要人工调节位置,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性能的稳定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1 一抱夹辊;2—左支架;3—右支架;4一圆柱导轨;5—抱夹液压缸;6—抱夹支座;7—移出导轨;8—移出液压缸;9一开卷机。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卸套筒及卸残卷装置,包括夹紧机构、导向机构、动力机构和支座;其中,夹紧机构由设置在左支架2顶端的一组抱夹辊1和设置在右支架3顶端的两组抱夹辊1构成,且左支架2顶端的一组抱夹辊1和右支架3顶端的两组抱夹辊1呈水平等腰三角形分布;抱夹辊1内安装有滚动轴承,使抱夹辊1在抱夹过程中可随开卷机转动。导向机构设置为圆柱导轨4和移出导轨7 ;左支架2和右支架3下端通过铜制滑动轴承设置在圆柱导轨4上,使左支架2和右支架3可以在圆柱导轨4上轻松滑动;圆柱导轨4两端设置在抱夹支座6上,抱夹支座6通过底部的滚轮安装在移出导轨上7上,移出导轨上7安装在地基上;动力机构包括抱夹液压缸5和移出液压缸8,抱夹液压缸5的头部和尾部分别与左支架2和右支架3的底部相连,移出液压缸8的头部安装在抱夹支座(6)上、尾部安装在地基上。本实施例装置工作时,首先抱夹液压缸5处于伸出状态,移出液压缸8处于缩回状态,当需要卸套筒或卸残卷时,移出液压缸8伸出,使抱夹支座6及其以上装置通过移出导轨上7移动到轧机中心线位置,抱夹液压缸5缩回,从而带动右支架3及其顶端的两组抱夹辊1向左支架2靠拢,即实现两组抱夹辊1抱住套筒或残卷;接着开卷机9缩径,移出液压缸8缩回,抱夹支座6带动套筒或残卷,即套筒或残卷被移出,这时可以用车间吊车将套筒或残卷吊走,工作完成;也可以设置专用贮料台及翻料机构将套筒或残卷翻到贮料台上放置。本实施例装置在抱夹液压缸5伸出时,三组抱夹辊1处于打开位置,这时三组抱夹辊1所确定的圆之圆心与开卷机9转轴中心重合;即使本技术装置在工作中,实现了不需要人工调节位置,而且高效、稳定、可靠地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卸套筒及卸残卷装置,包括夹紧机构、导向机构、动力机构和支座;其特征是 所述夹紧机构由设置在左支架(2)顶端的一组抱夹辊(1)和设置在右支架(3)顶端的两组抱夹辊(1)构成;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为圆柱导轨(4)和移出导轨(7);所述左支架(2)和右支架(3)下端设置在圆柱导轨(4)上,所述圆柱导轨(4)两端设置在抱夹支座(6)上,所述抱夹支座(6) 通过底部的滚轮安装在移出导轨上(7 )上,所述移出导轨上(7 )安装在地基上;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抱夹液压缸(5 )和移出液压缸(8 ),所述抱夹液压缸(5 )的头部和尾部分别与左支架(2 )和右支架(3 )的底部相连,所述移出液压缸(8 )的头部安装在抱夹支座 (6)上、尾部安装在地基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套筒及卸残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左支架(2)顶端的一组抱夹辊(1)和右支架(3 )顶端的两组抱夹辊(1)呈水平等腰三角形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套筒及卸残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抱夹辊(1)内安装有滚动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套筒及卸残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左支架(2)和右支架 (3)通过滑动轴承设置在圆柱导轨(4)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卸套筒及卸残卷装置,用于有色金属冷轧机组中,包括夹紧、导向、动力机构和支座;所述夹紧机构由设置在左支架(2)顶端的一组抱夹辊(1)和设置在右支架(3)顶端的两组抱夹辊构成;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为圆柱导轨(4)和移出导轨(7);左右支架下端设置在圆柱导轨上,圆柱导轨两端设置在抱夹支座(6)上,抱夹支座通过底部的滚轮安装在移出导轨上,移出导轨安装在地基上;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抱夹液压缸(5)和移出液压缸(8),抱夹液压缸的头尾部分别与左右支架的底部相连,移出液压缸的头部安装在抱夹支座上、尾部安装在地基上;该装置能实现自动对中抱夹、不需要人工调节位置,效率高、操作方便。文档编号B21C47/24GK201960005SQ20102067337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浩如, 吕继宗, 程建国, 赵景申 申请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卸套筒及卸残卷装置,包括夹紧机构、导向机构、动力机构和支座;其特征是:所述夹紧机构由设置在左支架(2)顶端的一组抱夹辊(1)和设置在右支架(3)顶端的两组抱夹辊(1)构成;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为圆柱导轨(4)和移出导轨(7);所述左支架(2)和右支架(3)下端设置在圆柱导轨(4)上,所述圆柱导轨(4)两端设置在抱夹支座(6)上,所述抱夹支座(6)通过底部的滚轮安装在移出导轨上(7)上,所述移出导轨上(7)安装在地基上;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抱夹液压缸(5)和移出液压缸(8),所述抱夹液压缸(5)的头部和尾部分别与左支架(2)和右支架(3)的底部相连,所述移出液压缸(8)的头部安装在抱夹支座(6)上、尾部安装在地基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如程建国赵景申吕继宗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