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卷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53080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上卷车装置,用于有色金属拉弯矫直机组中包括储料台(1)、小车本体(2)、托料架(3)、卸套筒装置(4)和轻轨(5);其特征是:所述储料台(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小车本体(2)设置在轻轨(5)上;所述托料架(3)通过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2)上,所述卸套筒装置(4)通过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2)上;该装置集上卷车、卸套筒两装置合二为一,占地面积小,生产过程中的辅助时间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板带材精整装置
,具体涉及用于有色金属拉弯矫直机组中的一种上卷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有色金属拉弯矫直机组中,传统的上卷车基础挖沟比较深,造成工程施工成本较高,现场安全隐患多,检修不方便;且上卷车和卸套筒,通常使用两套单独的装置,即上卷车装置和卸套筒装置,这样产生的必然结果是制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生产过程中的辅助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上卷车装置,该装置集上卷车、卸套筒两装置合二为一,占地面积小,生产过程中的辅助时间短。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上卷车装置,包括储料台、小车本体、托料架、卸套筒装置和轻轨;所述储料台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小车本体设置在轻轨上;所述托料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上,所述卸套筒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上。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小车本体包括固定架体、升降平台和电机减速器; 所述固定架体和升降平台之间设有内叉臂与外叉臂通过销轴铰接而成的X型结构;所述内叉臂一端设置在升降平台下部一端,所述内叉臂另一端设置在与升降平台下部一端对角线连接的固定架体一端;所述外叉臂一端设置在升降平台下部另一端,所述外叉臂另一端设置在与升降平台下部另一端对角线连接的固定架体另一端;所述内叉臂与外叉臂均连接液压缸。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内叉臂与升降平台连接端为固定端,所述内叉臂与固定架体连接端为自由端。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外叉臂与升降平台连接端为自由端,所述外叉臂与固定架体连接端为固定端。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固定架体和升降平台中设有滑槽。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内叉臂自由端设置在固定架体滑槽内。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外叉臂自由端设置在升降平台滑槽内。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卷车装置,将上卷车、卸套筒两装置合二为一,更好的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且土建制造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生产过程中的辅助时间短。另外,小车升降平台上可以安置泵站,配管简单方便,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上卷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剪式小车”小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储料台;2—小车本体;3—托料架;4一卸套筒装置;5—轻轨;6—开卷机;7—套筒存放架;8—固定架体;9一电机减速器;10—升降平台;11一内叉臂;12—外叉臂;13—液压缸;14一销轴。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本技术的上卷车装置,将上卷车、卸套筒两装置合二为一构成新的上卷车装置。新的上卷车装置结构设置为储料台1固定在地面上,小车本体2设置在轻轨 5上并通过驱动装置在轻轨5上行走;托料架3通过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2的升降平台10 上,卸套筒装置4通过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2的升降平台10上。结合图2,小车本体2包括固定架体8、升降平台10和电机减速器9 ;其中,固定架体8和升降平台10之间设有内叉臂11与外叉臂12通过销轴14铰接而成的X型结构,且固定架体8和升降平台10中设有滑槽;所述内叉臂11 一端铰接在在升降平台10下部一端, 所述内叉臂11另一端设置在与升降平台10铰接端对角线连接的固定架体8滑槽内;所述外叉臂12—端设置在升降平台10下部滑槽内,所述外叉臂12另一端铰接在与升降平台10 下部滑槽对角线连接的固定架体8另一端;所述内叉臂11与外叉臂12均连接液压缸13。 即内叉臂11与升降平台10铰接端为固定端,内叉臂11与固定架体8滑槽连接端为自由端; 外叉臂12与升降平台10滑槽连接端为自由端,外叉臂12与固定架体8铰接端为固定端。上卷车的工作过程,电机减速器9驱动小车本体2底部的滚轮,使其沿轻轨5来回移动。小车本体2运行至储料台1上料卷的正下方,液压缸13伸出,内叉臂11的自由端在固定架体8滑槽内移动,外叉臂12的自由端在升降平台10滑槽内移动,升降平台10随之升高。固定在升降平台10上的托料架3随之上升托住料卷并使料卷脱离储料台1,液压缸13 锁定停止运动;小车本体2朝靠近开卷机6方向运行,卸套筒装置4的V型托架运行至开卷机6卷筒正下方时,小车本体2停止运动,V型托架抬起将套筒托住卸下,运动到指定位置, V型托架降落将套筒存放在套筒存放架7上;升降平台10通过液压缸13调整升降高度,将托料架3上料卷装在开卷机6上。小车本体2下降至最低位,上卷车退回至初始位置,以待下次循环,卸套筒上料卷的整个工序完成。权利要求1.一种上卷车装置,包括储料台(1)、小车本体O)、托料架(3)、卸套筒装置(4)和轻轨(5);其特征是所述储料台(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小车本体( 设置在轻轨( 上;所述托料架C3)通过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 上,所述卸套筒装置(4)通过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卷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小车本体( 包括固定架体 (8)、升降平台(10)和电机减速器(9);所述固定架体⑶和升降平台(10)之间设有内叉臂(11)与外叉臂(12)通过销轴(14)铰接而成的X型结构;所述内叉臂(11) 一端设置在升降平台(10)下部一端,所述内叉臂(11)另一端设置在与升降平台(10)下部一端对角线连接的固定架体(8) —端;所述外叉臂(1 一端设置在升降平台(10)下部另一端,所述外叉臂(1 另一端设置在与升降平台(10)下部另一端对角线连接的固定架体(8)另一端; 所述内叉臂(11)与外叉臂(12)均连接液压缸(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卷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叉臂(11)与升降平台(10)连接端为固定端,所述内叉臂(11)与固定架体⑶连接端为自由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卷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叉臂(1 与升降平台(10)连接端为自由端,所述外叉臂(1 与固定架体(8)连接端为固定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卷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体(8)和升降平台(10) 中设有滑槽。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上卷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叉臂(11)自由端设置在固定架体(8)滑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上卷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叉臂(1 自由端设置在升降平台(10)滑槽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上卷车装置,用于有色金属拉弯矫直机组中包括储料台(1)、小车本体(2)、托料架(3)、卸套筒装置(4)和轻轨(5);其特征是所述储料台(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小车本体(2)设置在轻轨(5)上;所述托料架(3)通过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2)上,所述卸套筒装置(4)通过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2)上;该装置集上卷车、卸套筒两装置合二为一,占地面积小,生产过程中的辅助时间短。文档编号B21C47/24GK201960004SQ201020673030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张京诚, 杨霞, 王建民 申请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卷车装置,包括储料台(1)、小车本体(2)、托料架(3)、卸套筒装置(4)和轻轨(5);其特征是:所述储料台(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小车本体(2)设置在轻轨(5)上;所述托料架(3)通过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2)上,所述卸套筒装置(4)通过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霞王建民张京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