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缓冲计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236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缓冲计量器,由顶盖板、底板和外壳通过导向杆联结形成一腔体,在腔体的中心位置吊环、拉杆从上至下穿过顶盖板、底板,吊环、拉杆通过传感器联结,在承载板和底板之间按圆周均匀布置六组弹簧,弹簧可沿导向杆伸缩,控制器安装在腔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缓冲拉杆处的冲击载荷,避免传感器的永久损坏,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计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量器,尤其适用于工业上对存在外部瞬时冲击载荷计量的弹性缓冲计量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拉压式计量装置中,一般为静止计量,而对港口、仓库及进行撞击测试等场合需要计量时,在瞬间冲击力作用力下极易造成传感器的永久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弹性缓冲计量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缓冲计量器,由顶盖板、底板和外壳通过导向杆联结形成一腔体,在腔体的中心位置吊环、拉杆从上至下穿过顶盖板、底板,吊环、拉杆通过传感器联结,在承载板和底板之间按圆周均勻布置六组弹簧,弹簧可沿导向杆伸缩,控制器安装在腔体内。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本技术可以有效缓冲拉杆处的冲击载荷,避免传感器的永久损坏,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计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弹性缓冲计量器,由顶盖板2、底板9和外壳6通过导向杆4联结形成一腔体,在腔体的中心位置吊环1、拉杆8从上至下穿过顶盖板2和底板9,吊环1、拉杆8 通过传感器5联结,在承载板3和底板9之间按圆周均勻布置六组弹簧7,弹簧7可沿导向杆4伸缩,控制器10安装在腔体内。工作时,吊环1固定,拉杆8与需要在线计量的负载连接,当突然受到外力的冲击或外力突然消失造成缓冲弹簧7伸缩使受力拉杆8向下或向上运动时,其产生的瞬时载荷的作用时间是通过缓冲弹簧7的弹性延长的;因而有缓冲弹簧7的保护使整个计量系统受到延时力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瞬间冲击力的目的。可通过控制器10对本技术进行校正、显示等操作。权利要求1. 一种弹性缓冲计量器,其特征在于由顶盖板(2)、底板(9)和外壳(6)通过导向杆 (4)联结形成一腔体,在腔体的中心位置吊环(1)、拉杆(8)从上至下穿过顶盖板(2)和底板 (9),吊环(1)、拉杆(8)通过传感器(5)联结,在承载板(3)和底板(9)之间按圆周均勻布置六组弹簧(7 ),弹簧(7 )可沿导向杆(4)伸缩,控制器(10 )安装在腔体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缓冲计量器,由顶盖板、底板和外壳通过导向杆联结形成一腔体,在腔体的中心位置吊环、拉杆从上至下穿过顶盖板、底板,吊环、拉杆通过传感器联结,在承载板和底板之间按圆周均匀布置六组弹簧,弹簧可沿导向杆伸缩,控制器安装在腔体内,本技术可以有效缓冲拉杆处的冲击载荷,避免传感器的永久损坏,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计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文档编号G01M7/08GK201945433SQ201020671710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余江, 朱贤栋, 雷田荣 申请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一五研究所宜昌分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缓冲计量器,其特征在于:由顶盖板(2)、底板(9)和外壳(6)通过导向杆(4)联结形成一腔体,在腔体的中心位置吊环(1)、拉杆(8)从上至下穿过顶盖板(2)和底板(9),吊环(1)、拉杆(8)通过传感器(5)联结,在承载板(3)和底板(9)之间按圆周均匀布置六组弹簧(7),弹簧(7)可沿导向杆(4)伸缩,控制器(10)安装在腔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江雷田荣朱贤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一五研究所宜昌分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