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1332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对漏泄同轴电缆用连接器的改进,其特征是连接器前外壳组件由连接端有内螺纹的前外壳,及内一体抱合电缆外导体周面有相间收缩槽能径向收缩的电缆夹,以及连接电缆内导体的内导体连接头组成;后外壳为内周有径向凸出台阶及连接端有外螺纹。不仅减少了连接器的零件(减少了连接内芯),降低了接头成本,而且可以将前外壳与后外壳先行组合,然后套入连接电缆,使得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并不会损伤电缆外导体,安装一个接头只需1-2分钟,至少缩短4/5安装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一体结构,连接可靠性能稳定,一次连接成功率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是关于对漏泄同轴电缆用连接器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方便,连接可靠,性能稳定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通信电缆的断开续接或与设备连接,必须采用连接器连接,普通同轴电缆外导体为皱纹铜管,可以通过外导体上的轧纹将连接器卡紧,例如中国专利CNM94567紧固型同轴连接装置所述。目前漏泄同轴电缆,主要采用外导体为纵包光滑金属管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由于外导体为光滑金属管结构,增加了连接夹紧难度,因此必须采用专用连接器。 现有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如图1,由带连接内螺纹的后外壳2、开口圈电缆夹4、内芯3、带外螺纹的前外壳组件1套合组成。在安装连接器时,采用先将后外壳、电缆夹依次装到电缆上,再将电缆泡沫绝缘层和外导体分开,然后将内芯装入外导体和泡沫层之间,使电缆夹与内芯将外导体紧密的夹在中间,再将与电缆内导体连接的螺纹内导体段拧入电缆内导体,然后将前外壳与后外壳螺接连接,安装一个接头大约需至少10分钟。此结构连接器不仅组成部件多,而且使得整个安装过程繁琐复杂,如果不按上述步骤组装,则会造成连接不牢,影响连接处电性能,并且在装入内芯时还易将外导体损坏,造成一次装夹成功率不高。漏泄同轴电缆主要使用在用铁路、地铁、轨道交通、隧道、地下停车场、电梯等无线通信信号覆盖不良的区域,这些特殊场合往往受光线、爬高安装、安装时间等限制,对连接器的安装时间、质量要求很高,现有连接器难以满足这些场合快速、可靠安装要求。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零部件少,安装快捷方便,一次装夹成功率高的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技术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将原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电缆夹与前外壳分体结构,改成一体式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技术目的。具体说,技术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螺接的前外壳组件和后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说前外壳组件包括连接端有内螺纹的前外壳,及内一体抱合电缆外导体周面有相间收缩槽能径向收缩的电缆夹,以及连接电缆内导体的内导体连接头组成;所述后外壳为内周有径向凸出台阶及连接端有外螺纹。技术所说。周面有相间收缩槽能径向收缩的电缆夹,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后外壳的旋紧,使其径向收缩握紧电缆。其形式可以有多种,即具有径向收缩功能均可以被应用,例如爪形结构,为有利于加工制作,一种较好为闭合圆环结构,周面相间有若干收缩槽。为使安装后连接器与电缆安装牢固,不易脱落,一种较好是电缆夹内周面有向内凸出环或相间凸点,使得电缆被夹紧后凸出部分卡入电缆外周,不易拔出。为方便电缆外导体插入电缆夹,电缆夹插入端口有导向斜面。3后外壳为内周有径向凸出台阶,其主要作用是在前外壳与后外壳旋紧时形成对电缆夹径向夹紧作用,使原松套的电缆夹夹紧电缆。此凸台阶,一种较好为位于旋紧后电缆夹端口位置,这样形成对电缆的夹紧作用更好。技术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采用将夹紧电缆的电缆夹与前外壳制成一体结构,不仅减少了连接器的零件(减少了连接内芯),降低了接头成本,而且可以将前外壳与后外壳先行组合,然后套入连接电缆,使得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并不会损伤电缆外导体,安装一个接头只需1-2分钟,至少缩短4/5安装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一体结构,连接可靠性能稳定,一次连接成功率高。以下结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性说明及帮助进一步理解技术实质,但实施例具体细节仅是为了说明技术,并不代表技术构思下全部技术方案,因此不应理解为对技术总的技术方案限定,一些在技术人员看来,不偏离技术构思的非实质性增加和/或改动,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效果的技术特征简单改变或替换,均属技术保护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分解示意图。图3为技术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3、4,技术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内周有径向凸出台阶 6. 1及连接端有外螺纹6. 2的后外壳6,以及前外壳组件5组成。其中前外壳组件由连接端有内螺纹5. 1的前外壳,内有一体周面有相间收缩槽抱合电缆外导体的闭合圆环电缆夹 5. 2,以及连接电缆内导体的内导体连接头5. 3组成。电缆夹内周面有向内凸出的二道环 5. 4,插入端口有导向斜面5. 5。后外壳内径向凸出台阶6. 1位于旋紧后电缆夹端口位置。 电缆连接,先将后外壳与前外壳螺接,然后套入连接电缆,将前外壳组件与后外壳旋紧,后外壳内凸环挤压有相间收缩槽的电缆夹形成对电缆外导体夹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构思及具体实施例启示下,能够从本专利公开内容及常识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一些变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或现有技术中常用公知技术的替代,以及特征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特征间的相互不同组合,例如与前外壳一体的电缆夹收缩结构的改变例如爪形管,后外壳内凸环还可以是非闭合圆的若干内凸点,等等的非实质性改动,同样可以被应用,都能实现本专利描述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举例展开细说,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螺接的前外壳组件和后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说前外壳组件包括连接端有内螺纹的前外壳,及内一体抱合电缆外导体周面有相间收缩槽能径向收缩的电缆夹,以及连接电缆内导体的内导体连接头组成;所述后外壳为内周有径向凸出台阶及连接端有外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径向收缩电缆夹为闭合圆环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缆夹内周面有向内凸出的环或相间凸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缆夹插入端口有导向斜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后外壳内周径向凸出台阶位于旋紧后电缆夹端口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对漏泄同轴电缆用连接器的改进,其特征是连接器前外壳组件由连接端有内螺纹的前外壳,及内一体抱合电缆外导体周面有相间收缩槽能径向收缩的电缆夹,以及连接电缆内导体的内导体连接头组成;后外壳为内周有径向凸出台阶及连接端有外螺纹。不仅减少了连接器的零件(减少了连接内芯),降低了接头成本,而且可以将前外壳与后外壳先行组合,然后套入连接电缆,使得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并不会损伤电缆外导体,安装一个接头只需1-2分钟,至少缩短4/5安装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一体结构,连接可靠性能稳定,一次连接成功率高。文档编号H01R13/02GK201985286SQ20102066967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何玲林, 刘中华, 徐文伟, 陈智远 申请人: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螺接的前外壳组件和后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说前外壳组件包括连接端有内螺纹的前外壳,及内一体抱合电缆外导体周面有相间收缩槽能径向收缩的电缆夹,以及连接电缆内导体的内导体连接头组成;所述后外壳为内周有径向凸出台阶及连接端有外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伟刘中华何玲林陈智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