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塑料容器中空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5680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塑料容器中空成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内层塑料挤出机和外层塑料挤出机,所述内层塑料挤出机的挤出端和所述外层塑料挤出机的挤出端分别连接至塑料容器成形模头,所述塑料容器成形模头下端的机架上安装有开合模装置;塑料容器在一个塑料容器成形模头中成型,内外层塑料流道长度相同,所以塑料容器的内外层的汇合处粘接牢固,这样的产品在汇合线处不会渗漏,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高,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成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成型双层塑料容器的中空成型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大型双层塑料容器中空成型机为两个储料缸汇合成型,即两套挤出系统分别往两个储料缸中挤料,然后再汇合到一个模口中,在这种结构下,外层塑料由于流道太短不容易在汇合处粘接。而且,这样的产品在汇合线处非常容易渗漏,形成不合格产品,从而影响产品的合格率,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外层塑料流道长度相同的双层塑料容器中空成型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双层塑料容器中空成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内层塑料挤出机和外层塑料挤出机,所述内层塑料挤出机的挤出端和所述外层塑料挤出机的挤出端分别连接至塑料容器成形模头,所述塑料容器成形模头下端的机架上安装有开合模装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塑料容器成形模头包括依次叠置且固定在一起的调厚模体、注料模体、储料模体和成形模口 ;所述塑料容器成形模头还包括贯穿所述调厚模体、注料模体、储料模体和成形模口的芯棒;所述调厚模体包体调厚缸,所述调厚缸内安装有与与所述芯棒固定连接的调厚活塞;所述注料模体包括注料油缸,所述注料油缸内安装有注料活塞,所述注料活塞的低端固定连接于套接在所述芯棒上的注料杆,所述注料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顶盘,所述顶盘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储料模体;所述储料模体包括料缸,所述料缸上设有内层塑料进料口和外层塑料进料口,所述料缸内设有套接在所述芯棒上的料塞,所述料塞的上端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所述料塞和所述料缸壁之间安装有分流体,所述分流体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外层塑料进料口连通的外层塑料流道凹槽,所述芯棒上设有与所述内层塑料进料口连通的内层塑料流道凹槽;所述成形模口包括彼此分开的口模和芯模,所述口模与所述料缸固定连接,所述芯模与所述芯棒末端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层塑料流道凹槽和所述外层塑料流道凹槽错开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合模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导轨, 所述导轨上安装有模板座,所述模板座内安装有模板。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双层塑料容器中空成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内层塑料挤出机和外层塑料挤出机,所述内层塑料挤出机的挤出端和所述外层塑料挤出机的挤出端分别连接至塑料容器成形模头,所述塑料容器成形模头下端的机架上安装有开合模装置;塑料容器在一个塑料容器成形模头中成型,内外层塑料流道长度相同,所以塑料容器的内外层的汇合处粘接牢固,这样的产品在汇合线处不会渗漏,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高,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塑料容器成形模头的剖视图;图中1-机架;2-内层塑料挤出机;3-外层塑料挤出机;4-塑料容器成形模头; 41-调厚模体;411-调厚缸;412-调厚活塞;42-注料模体;421-注料油缸;422-注料活塞;423-注料杆;424-顶盘;425-顶杆;43-储料模体;431-料缸;432-内层塑料进料口 ; 433-外层塑料进料口 ;434-料塞;435-分流体;44-成形模口 ;441- 口模;442-芯模;45-芯棒;5-开合模装置;51-导轨;52-模板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双层塑料容器中空成型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内层塑料挤出机2和外层塑料挤出机3,所述内层塑料挤出机2的挤出端和所述外层塑料挤出机3的挤出端分别连接至塑料容器成形模头4,所述塑料容器成形模头4下端的机架上安装有开合模装置5,所述开合模装置5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导轨51,所述导轨上安装有模板座52,所述模板座52内安装有模板(模板在图中未示出),所述模板座52包括以塑料容器成形模头4为中心的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所述塑料容器成形模头4包括依次叠置且固定在一起的调厚模体41、注料模体 42、储料模体43和成形模口 44 ;所述塑料容器成形模头4还包括贯穿所述调厚模体41、注料模体42、储料模体43和成形模口 44的芯棒45 ;所述调厚模体41包体调厚缸411,所述调厚缸411内安装有与与所述芯棒45固定连接的调厚活塞412 ;所述注料模体42包括注料油缸421,所述注料油缸421内安装有注料活塞422,所述注料活塞422的低端固定连接到注料杆423,所述注料杆423套接在所述芯棒45上,所述注料杆42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顶盘424,所述顶盘42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顶杆425,所述顶杆425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储料模体43 ;所述储料模体43包括料缸431,所述料缸431上设有内层塑料进料口 432和外层塑料进料口 433,所述料缸431内设有料塞434,所述料塞434套接在所述芯棒45上,所述料塞434的上端与所述顶杆42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料塞434和所述料缸431壁之间安装有分流体435,所述分流体435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外层塑料进料口 433连通的外层塑料流道凹槽,所述料塞434内的芯棒45上设有与所述内层塑料进料口 432连通的内层塑料流道凹槽;所述内层塑料流道凹槽和所述外层塑料流道凹槽错开设置;所述成形模口 44包括彼此分开的口模441和芯模442,所述口模441与所述料缸431固定连接,所述芯模442与所述芯棒45末端固定连接。本机器有两台挤出机,内层塑料挤出机2和外层塑料挤出机3,内层塑料原料通过内层塑料挤出机熔化、混炼等处理后通过内层塑料进口 432进入芯棒45,芯棒上设有内层塑料流道凹槽,内层塑料原料沿着芯棒45上的内层塑料流道凹槽经过分流、螺旋、勻化后进入料缸431,并靠在芯棒45的外周。与此同时,外层塑料原料通过外层塑料挤出机3从外层塑料进料口 433进入料缸431,料缸431与分流体435之间存在间隙,并且分流体435上也设有外层塑料流道凹槽,外层塑料原料沿着流道向下运动,分流体435的作用就是通过流道将塑料原料在进入料缸431之前平均地分配到分流体435周围,外层塑料对内层塑料进行包裹,并使外层塑料流到靠料缸431内壁的一侧,这样,两层塑料在料缸431内进行了汇合,还实现了分层明确,待塑料把储料室填满之后,机器会自动通过液压系统作用使注料活塞422向下运动,然后分别依次作用注料杆423、顶盘424、顶杆425和料塞434,料塞434 把塑料压到成形模口 44处形成两层粘合在一起的塑料管状胚。在注料模体42的上端设有调厚模体41,调厚模体41内设有调厚活塞412,调厚活塞412与芯棒45固定连接,调厚活塞412运动可以带动芯棒45上下移动,芯棒45通过带动芯模442上下运动,来调节芯模442和口模441之间的缝隙宽度,由此来调节成形模口 44 的大小,达到调节塑料容器壁厚的目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层塑料容器中空成型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内层塑料挤出机和外层塑料挤出机,所述内层塑料挤出机的挤出端和所述外层塑料挤出机的挤出端分别连接至塑料容器成形模头,所述塑料容器成形模头下端的机架上安装有开合模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塑料容器中空成型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内层塑料挤出机和外层塑料挤出机,所述内层塑料挤出机的挤出端和所述外层塑料挤出机的挤出端分别连接至塑料容器成形模头,所述塑料容器成形模头下端的机架上安装有开合模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塑料容器中空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容器成形模头包括依次叠置且固定在一起的调厚模体、注料模体、储料模体和成形模口;所述塑料容器成形模头还包括贯穿所述调厚模体、注料模体、储料模体和成形模口的芯棒;所述调厚模体包体调厚缸,所述调厚缸内安装有与与所述芯棒固定连接的调厚活塞;所述注料模体包括注料油缸,所述注料油缸内安装有注料活塞,所述注料活塞的低端固定连接到注料杆,所述注料杆套接在所述芯棒上,所述注料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顶盘,所述顶盘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宽王卫强黄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华玉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