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福堂专利>正文

内分型混燃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277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内分型混燃炉,包括并排设置的主燃炉和副燃炉,主燃炉底部设有风室,风室的上端面为布风板,布风板上均布有风帽,主燃炉炉膛中上部的燃煤区垂直或者倾斜设置多根与外界构成水循环的水管,主燃炉中下部侧壁上的进烟口处设有混燃器,副燃炉包括副燃室和位于副燃室中的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通过其外围炉墙与副燃室密封隔开,旋风除尘器中仅螺旋筒的中心与副燃室相通,主燃炉上部经烟道与副燃炉中的旋风除尘器切向连通,副燃炉侧面设有热气出口,副燃室和旋风除尘器底端都设有落灰口。建造成本低,可燃烧煤渣、废气,并将燃烧后的高温含尘烟气中的颗粒在旋风除尘器和副燃室中进行两次除尘,能够最大程度分离含尘烟气中的煤灰颗粒且燃烧效果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分型混燃炉
技术介绍
在固定床半水煤气等化工领域的双段燃烧炉和混燃炉中,有一种燃烧炉在配套卧 式锅炉时有两种形式,一种燃气燃烧炉燃烧后从上部经过旋风除尘器后从中心管上升后再 经燃烧炉外的烟道下降到锅炉系统;另一种燃气燃烧炉燃烧后从上部经过另一个燃烧炉下 降后再到锅炉系统即燃烧炉。第一种烟气除尘效果较好,但因流程复杂、烟道较大致使造价 较高、烟气容易泄露而且使用寿命较低。第二种造价虽低但因烟气未经旋风除尘,烟气含尘 量较多,对锅炉系统磨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造成 本低、能够最大程度分离含尘烟气中的煤灰颗粒且燃烧效果好的内分型混燃炉。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分型混燃炉,其特征在 于包括并排设置的主燃炉和副燃炉,主燃炉底部设有风室,风室的上端面为布风板,布风 板上均布有风帽,主燃炉炉膛中上部的燃煤区垂直或者倾斜设置多根与外界构成水循环的 水管,主燃炉中下部侧壁上的进烟口处设有混燃器,副燃炉包括副燃室和位于副燃室中的 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通过其外围炉墙与副燃室密封隔开,旋风除尘器中仅螺旋筒的中 心与副燃室相通,主燃炉上部经烟道与副燃炉中的旋风除尘器切向连通,副燃炉侧面设有 热气出口,副燃室和旋风除尘器底端都设有落灰口。所述的主燃炉和副燃炉的炉壁以及烟道的侧壁从里到外设有三层耐火层、保温 层和钢板制成的外壳。其中,保温层包括外层的软保温毡和内层的硬保温砖。最外层为钢 板制成的外壳,起支撑作用;向火面为耐火层(即耐火砖),起到耐火、阻热的作用;中间为 硬保温砖和软保温毡,起保温作用,防止热量的损失。为了保证安全,在主燃炉、副燃炉的顶部和下部侧壁上均设有防爆口。所述主燃炉的风室上设有接通鼓风机的进风口,燃煤区设有机械给煤口。通过机 械给煤口将给煤机排出的煤、废渣通入主燃炉中进行燃烧。所述主燃炉的燃煤区倾斜设置的多根水管与水平呈20° 45°夹角,每根水管 均与外界构成水循环,用于降低燃烧室温度,防止结焦。主燃炉和副燃炉的炉顶外形均为圆台形或圆柱形。所述的旋风除尘器为常规或者可以实现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与过程都与现有技术 相通,即通过螺旋筒的旋转作用使进入旋风除尘器中的含尘烟气进行旋转,借助于离心力 将含尘烟气中的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并在重力作用下从落灰口排出,含尘烟气中的气体则通 过螺旋筒中心进入副燃炉中进一步燃烧。工作原理及过程煤、废渣通过机械给煤口通入主燃炉中,主燃炉借鉴沸腾炉结构,下部即是废渣等 固态燃烧区,一次鼓风机来的风经风室缓冲后,经风帽和布风板进入沸腾段,与来自给煤机 的煤、废渣进行燃烧,燃烧后的烟气上升,与来自于混燃器的吹风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进一步 混合燃烧,如果有驰放气,则经过配风后通过喷头进入主燃炉进行燃烧,由于主燃炉内部的 燃煤区空间较大,使煤或者煤渣得以充分燃烧,在主燃炉中燃烧后的含尘烟气自主燃炉顶 部侧出,并通过烟道从副燃炉侧面进入旋风除尘器,含尘烟气中的颗粒经旋风除尘器下部 的落灰口排出,除尘后的烟气从螺旋筒中心进入副燃室进一步燃烧后下行,下行过程中,灰 尘进一步沉降,通过落灰口排出,净化后的高温烟气从副燃炉的热气出口进入热量回收装 置,进行余热回收利用。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内分型混燃炉,可以燃烧煤渣、废气, 并将燃烧后的高温含尘烟气中的颗粒在旋风除尘器和副燃室中进行两次除尘,而且含尘烟 气在旋风除尘器中分离时,几次改变烟气走向,增加了烟气在燃烧炉的湍流,烟气在流动中 进一步燃烧,从而大大增强了燃烧效果;由于旋风除尘器设置在燃烧炉内,减少了保温材料 和起支撑作用的外壳,节约了工程成本;燃烧后的高温烟气从热气出口输送到热量回收装 置,进行余热回收利用,从而能更好地回收热量、减小环境污染,达到减少投资并增加效益 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进风口 ;2、风室;3、机械给煤口 ;4、水管;5、主燃炉;6、进烟口 ;7、防爆 口 ;8、烟道;9、副燃炉;10、副燃室;11、螺旋筒;12、旋风除尘器;13、炉墙;14、热气出口 ; 15、落灰口 ;16、布风板;17、风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内分型混燃炉包括并排设置的主燃炉5和副燃炉9,主燃炉5底部设 有风室2,风室2的上端面为布风板16,布风板16上均布有风帽17,主燃炉5炉膛中上部的 燃煤区垂直或者倾斜设置多根与外界构成水循环的水管4,主燃炉5中下部侧壁上的进烟 口 6处设有混燃器,副燃炉9包括副燃室10和位于副燃室10中的旋风除尘器12,旋风除尘 器12通过其外围炉墙13与副燃室10密封隔开,旋风除尘器12中仅螺旋筒11的中心与副 燃室10相通,主燃炉5上部经烟道8与副燃炉9中的旋风除尘器12切向连通,副燃炉9侧 面设有热气出口 14,副燃室10和旋风除尘器12底端都设有落灰口 15。所述的主燃炉5和副燃炉9的炉壁以及烟道8的侧壁从里到外设有三层耐火层、 保温层和钢板制成的外壳。其中,保温层包括外层的软保温毡和内层的硬保温砖。最外层 为钢板制成的外壳,起支撑作用;向火面为耐火层(即耐火砖),起到耐火、阻热的作用;中 间为硬保温砖和软保温毡,起保温作用,防止热量的损失。为了保证安全,在主燃炉5、副燃炉9的顶部和下部侧壁上均设有防爆口 7。所述主燃炉5的风室2上设有接通鼓风机的进风口 1,燃煤区设有机械给煤口 3。通过机械给煤口 3将给煤机排出的煤、废渣通入主燃炉5中进行燃烧。所述主燃炉5的燃煤区倾斜设置的多根水管4与水平呈20° 45°夹角,每根水 管4均与外界构成水循环,用于降低燃烧室温度,防止结焦。主燃炉5和副燃炉9的炉顶外形均为圆台形或圆柱形。所述的旋风除尘器12为常规或者可以实现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与过程都与现有 技术相通,即通过螺旋筒11的旋转作用使进入旋风除尘器12中的含尘烟气进行旋转,借助 于离心力将含尘烟气中的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并在重力作用下从落灰口 15排出,含尘烟气 中的气体则通过螺旋筒11中心进入副燃炉9中进一步燃烧。工作原理及过程煤、废渣通过机械给煤口 3通入主燃炉5中,主燃炉5借鉴沸腾炉结构,下部即是 废渣等固态燃烧区,一次鼓风机来的风经风室2缓冲后,经风帽17和布风板16进入沸腾 段,与来自给煤机的煤、废渣进行燃烧,燃烧后的烟气上升,与来自于混燃器的吹风气与空 气的混合物进一步混合燃烧,如果有驰放气,则经过配风后通过喷头进入主燃炉5进行燃 烧,由于主燃炉5内部的燃煤区空间较大,使煤或者煤渣得以充分燃烧,在主燃炉5中燃烧 后的含尘烟气自主燃炉顶部侧出,并通过烟道8从副燃炉9侧面进入旋风除尘器12,含尘烟 气中的颗粒经旋风除尘器12下部的落灰口 15排出,除尘后的烟气从螺旋筒11中心进入副 燃室10进一步燃烧后下行,下行过程中,灰尘进一步沉降,通过落灰口 15排出,净化后的高 温烟气从副燃炉9的热气出口 14进入热量回收装置,进行余热回收利用。经核定,副燃室10出口未有测到可燃性气体,燃烧率比普通燃烧炉提高8 10%, 本燃烧炉阻力比普通燃烧炉的降低60mmH20。此外,经核算本燃烧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分型混燃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主燃炉和副燃炉,主燃炉底部设有风室,风室的上端面为布风板,布风板上均布有风帽,主燃炉炉膛中上部的燃煤区垂直或者倾斜设置多根与外界构成水循环的水管,主燃炉中下部侧壁上的进烟口处设有混燃器,副燃炉包括副燃室和位于副燃室中的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通过其外围炉墙与副燃室密封隔开,旋风除尘器中仅螺旋筒的中心与副燃室相通,主燃炉上部经烟道与副燃炉中的旋风除尘器切向连通,副燃炉侧面设有热气出口,副燃室和旋风除尘器底端都设有落灰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分型混燃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主燃炉和副燃炉,主燃炉底部设 有风室,风室的上端面为布风板,布风板上均布有风帽,主燃炉炉膛中上部的燃煤区垂直或 者倾斜设置多根与外界构成水循环的水管,主燃炉中下部侧壁上的进烟口处设有混燃器, 副燃炉包括副燃室和位于副燃室中的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通过其外围炉墙与副燃室密 封隔开,旋风除尘器中仅螺旋筒的中心与副燃室相通,主燃炉上部经烟道与副燃炉中的旋 风除尘器切向连通,副燃炉侧面设有热气出口,副燃室和旋风除尘器底端都设有落灰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分型混燃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燃炉和副燃炉的炉壁 以及烟道的侧壁从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福堂杜光宗吴海军赵新庆吴玉普刘方伟
申请(专利权)人:杨福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