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讯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9454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流、信号传输用连接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耐高电流、且结构稳固、便于安装的电讯插座。该电讯插座包括:绝缘材料制作的基座、包覆于基座外部的壳体以及设置于基座内的端子组,基座的一侧成型有供插头插入的插孔,端子组由基座另一侧插入,并与插入插孔内的插头形成电接触,所述的端子组包括:中心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具有一体成型的两个连接臂,并且于连接臂端部形成有与插头接触的凸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目前的产品,其具有优点为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均采用两个连接臂,并且于连接臂端部形成有与插座接触的凸点,两个连接臂形成一种“夹持”状态,其上的凸点分别相对与插头对应电极形成接触,这样就增加导电接触面,并且这种“夹持”状态的接触可确保接触稳定,可适用于较高的电流传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流、信号传输用连接器
,特指一种耐高电流、且结构稳固、便于安装的电讯插座。技术背景在许多电子产品中都需要使用用于传输电流、信号的电讯插座,区别于日常所用的电源插座,这种电讯插座体积小,通常直接安装在电路板中,其包括绝缘材料制作的基座、包覆于基座外部的壳金属体以及设置于基座内的端子组,基座的一侧成型有供插头插入的插孔。端子组由基座另一侧插入,并与插入插孔内的插头形成电接触,端子组通常包括三个端子正、负极端子和中心端子。这三个端子安装在插座的基座内,并且其接触端显露于插座的插孔内,以与插入插孔的插头形成电连接。插头通常为一空心的柱体,该柱体中心孔内壁为一个电极,中心孔外壁为另一个电极。在插孔中心具有与中心端子接触的芯线。现有的电讯插座中正、负极端子均采用单接触臂设计,在该接触臂的末端位置处通过弯折形成一个凸起部位,通过接触臂本身的材料弹性保持凸起部位与插头的电极接触,实现电连接。这种设计存在如下的不足首先,由于正、负极端子采用单接触臂设计,并通过弯折的凸起部位与插头接触, 这样就容易导致导电接触面过小,并且容易形成不稳定的接触,无法负载较高的电流。其次,在单接触臂上弯折形成的导电凸起部位,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其加工尺寸难以管控,无法确保精确,导致生产的端子容易形成误差。最后,这种单接触臂的端子在组装时较难定位,组装困难。基于上述原因,亟需对该电讯插座进行改进,本专利技术人正是基于此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耐高电流、且结构稳固、便于安装的电讯插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电讯插座包括绝缘材料制作的基座、包覆于基座外部的壳体以及设置于基座内的端子组,基座的一侧成型有供插头插入的插孔,端子组由基座另一侧插入,并与插入插孔内的插头形成电接触,所述的端子组包括中心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具有一体成型的两个连接臂,并且于连接臂端部形成有与插头接触的凸点。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端子的两个连接臂平行设置,且两个连接臂通过一 U型连接臂连接,靠近两个连接臂的插入端一侧向外凸起形成凸点,即两凸点凸出方向相反。当第一端子与插头配合时,第一端子的两个连接臂将位于插头中心孔内,且两凸点与中心孔内壁接触。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端子为片状金属材料冲压形成,并且在两个连接臂相对形成凸点的另一端成型有用于导线连接的连接孔。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端子的U型连接臂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卡位。当第一端子与基座配合时,通过卡位可令第一端子稳定固定在基座内。与上述技术方案类似,所述的第二端子的两个连接臂平行设置,且两个连接臂通过一 U型连接臂连接,靠近两个连接臂的插入端一侧向内凸起形成凸点,即两凸点凸出方向相对。当第二端子与插头配合时,第二端子的两个连接臂将位于插头中心孔外部,且两凸点与中心孔外壁接触。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端子为片状金属材料冲压形成,并且在两个连接臂相对形成凸点的另一端成型有用于导线连接的连接孔。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端子的U型连接臂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卡位。当第二端子与基座配合时,通过卡位可令第二端子稳定固定在基座内。上述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呈90°交错设置,且第一端子中两连接臂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端子中两连接臂之间的距离。这样当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互交错插入基座时,二者不会出现相互干涉的情况,同时,第一端子与插头中心孔的内壁接触,而第二端子将与插头中心孔的外壁接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心端子为片状金属材料冲压形成,于中心端子的前端形成由两接触臂形成的夹持部,于中心端子的后端形成有用于导线连接的连接孔。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心端子上下两侧边分别成型有用于与基座形成卡嵌固定的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其中第一卡位为沿其上侧边向上凸起的突出部; 第二卡位为位于下侧边向侧边凸出的突出部。通过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令中心端子稳定的固定在基座中心,以确保本电讯插座与插头之间的电讯传输更加稳定。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相对于目前的产品,其具有如下优点1、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均采用两个连接臂,并且于连接臂端部形成有与插座接触的凸点,两个连接臂形成一种“夹持”状态,其上的凸点分别相对与插头对应电极形成接触, 这样就增加导电接触面,并且这种“夹持”状态的接触可确保接触稳定,可适用于较高的电流传输。2、相对于现有产品,本技术无需采用弯折方式形成接触用凸起部位,本技术可采用模具直接冲压形成,其生产过程质量可以得到保证,产品的尺寸统一,不会出现误差。3、本技术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均采用两个呈“η”字型的连接臂,相对于单接触臂的现有产品,其在组装过程中,便于定位,组装方便。4、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三个端子与基座配合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心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与插头配合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中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6,本技术包括采用绝缘材料制作的基座1、包覆于基座1外部的金属壳体6、设置于基座1内的中心端子2、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以及位于基座1后端开口处的盖板5。基座1的前端面形成有一与插头7 (参见图7、8)配合的插孔11,插头7的插入部为一个柱体70,在柱体70中心形成有中心孔71,中心孔71的内壁与外壁分别构成插头7 的两个电极,在中心孔71中间还设置有芯线72。在基座1后端面设置有分别容置中心端子2、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的中心插入槽12、第一插入槽13和第二插入槽14,中心端子2、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分别插入与之对应的插入槽内,并且其接触端显露于插孔11内,与插入插孔11内的插头7形成电连接。结合图4,上述的中心端子2为片状金属材料一体冲压形成,于中心端子2的前端形成由两接触臂21、22形成的夹持部20。该接触臂21、22之间形成可容插头7内中心芯线72(参见图7、8)插入的间隙,并且在接触臂21、22前端形成有向中间凸起的突出部211、 221。该突出部211、221将与插头7内中心芯线72接触。在中心端子2的后端形成有用于导线连接的连接孔23。为了便于中心端子2与基座1内中心插入槽12之间形成稳定的固定,在中心端子2的上下两侧边分别成型有用于与基座1形成卡嵌固定的第一卡位M和第二卡位25。其中第一卡位M为沿其上侧边向上凸起的突出部;第二卡位25为位于下侧边向侧边凸出的突出部。安装时,当中心端子2插入中心插入槽12内后,通过第一卡位M和第二卡位25与中心插入槽12内对应的定位点形成卡嵌定位,以防止中心端子2脱落,保持与基座1的稳定连接。参见图5,第一端子3采用片状金属材料一体冲压形成,其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臂31、32,并且两个连接臂31、32通过靠近第一端子3后端的U型连接臂33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讯插座,包括:绝缘材料制作的基座、包覆于基座外部的壳体以及设置于基座内的端子组,所述基座的一侧成型有供插头插入的插孔,端子组由基座的另一侧插入,并与插入插孔内的插头形成电接触,所述的端子组包括:中心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具有一体成型的两个连接臂,并且于连接臂端部形成有与插头接触的凸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讯插座,包括绝缘材料制作的基座、包覆于基座外部的壳体以及设置于基座内的端子组,所述基座的一侧成型有供插头插入的插孔,端子组由基座的另一侧插入,并与插入插孔内的插头形成电接触,所述的端子组包括中心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具有一体成型的两个连接臂,并且于连接臂端部形成有与插头接触的凸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讯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两个连接臂平行设置,且两个连接臂通过一 U型连接臂连接,靠近两个连接臂的插入端一侧向外凸起形成所述的凸点,即两凸点凸出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讯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子为片状金属材料冲压形成,并且在两个连接臂相对形成凸点的另一端成型有用于导线连接的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讯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U型连接臂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与基座形成卡嵌固定的卡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讯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的两个连接臂平行设置,且两个连接臂通过一 U型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凯潘宗杰蔡佳谚
申请(专利权)人: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