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满妮专利>正文

机动车收放式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3916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制动装置,特别是能够收放的制动装置。减震器的上端与机动车底盘或悬架铰接,下端与摆杆的中部铰接,摆杆的左端通过连杆与左固定块铰接,左固定块与所述减震器的减震筒固定,摆杆的右端与制动轮铰接;双向起放作动筒的上端与机动车底盘或悬架铰接,下端与右固定块铰接,右固定块与所述减震器的减震筒固定。它制动力大,刹车距离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制动装置,特别是能够收放的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机动车都有制动装置,但在高速行驶时,由于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小,制动 力不足,刹车距离长,碰撞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甚至是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动车收放式制动装置,它制动 力大,刹车距离短。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减震器的上端与机动车底盘或 悬架铰接,下端与摆杆的中部铰接,摆杆的左端通过连杆与左固定块铰接,左固定块与所述 减震器的减震筒固定,摆杆的右端与制动轮铰接;双向起放作动筒的上端与机动车底盘或 悬架铰接,下端与右固定块铰接,右固定块与所述减震器的减震筒固定。所述的双向起放作动筒与机动车刹车油路或气路连通,由机动车刹车系统控制。所述的制动轮上装有制动装置和ABS,所述的制动装置和ABS由机动车刹车系统 控制。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制动力大,刹车距离短;2)、制动稳定,可以防止机 动车刹车时甩尾;幻、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例如在突然爆胎时用做辅助轮,保持车体平衡,更 换轮胎或起重的辅助支撑等。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减震器2的上端与机动车底盘或悬架1铰接,下端与摆杆5的中部铰接,摆杆5的 左端通过连杆4与左固定块3铰接,左固定块3与所述减震器2的减震筒固定,摆杆5的右 端与制动轮6铰接;双向起放作动筒9的上端与机动车底盘或悬架1铰接,下端与右固定块 7铰接,右固定块7与所述减震器2的减震筒固定。所述的双向起放作动筒9与机动车刹车油路或气路连通,由机动车刹车系统控 制。所述的制动轮6上装有制动装置和ABS,所述的制动装置和ABS由机动车刹车系统控 制。所述减震器2、连杆4、摆杆5、制动轮6和双向起放作动筒9组成的制动制动装置 可以安装在前轮或/和后轮。所述制动轮6的数量为2、4、6或8个。3 不用时,双向起放作动筒9收缩,制动轮6、减震器2及摆杆5收起,远离地面。强 力刹车时,双向起放作动筒9迅速伸长,制动轮6与地面接触;与此同时,制动轮6的制动装 置和ABS将制动轮6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收放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器(2)的上端与机动车底盘或悬架(1)铰接,下端与摆杆(5)的中部铰接,摆杆(5)的左端通过连杆(4)与左固定块(3)铰接,左固定块(3)与所述减震器(2)的减震筒固定,摆杆(5)的右端与制动轮(6)铰接;双向起放作动筒(9)的上端与机动车底盘或悬架(1)铰接,下端与右固定块(7)铰接,右固定块(7)与所述减震器(2)的减震筒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收放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器O)的上端与机动车底盘或悬架 (1)铰接,下端与摆杆( 的中部铰接,摆杆( 的左端通过连杆(4)与左固定块C3)铰接, 左固定块C3)与所述减震器O)的减震筒固定,摆杆(5)的右端与制动轮(6)铰接;双向 起放作动筒(9)的上端与机动车底盘或悬架(1)铰接,下端与右固定块(7)铰接,右固定块 (7)与所述减震器O)的减震筒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收放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起放作动 筒(9)与机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满妮
申请(专利权)人:孔满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