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33560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由水解酸化池、菌藻塘和芦苇塘组成,水解酸化池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通菌藻塘和芦苇塘,水解酸化池中设有将其分成三个依序相通格间的两个格室间挡板,三个格间上部半部分悬挂有立式纤维弹性填料;菌藻塘内部充有各种藻类且以挡板分隔有相通的大、小两隔间,在大、小两隔间中各设一个搅拌机;芦苇塘内栽植有芦苇;将水解酸化池与菌藻塘相结合联用,使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经过高效水解酸化后进一步在菌藻塘内降解,既可廉价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还可产生大量的藻类生物量作为饲料、肥料或者燃料等加以利用,有效削减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 领域。
技术介绍
农村散居农户生活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是生活污水,由于农居分散,缺乏健全 的管网,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流入周边水体,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威胁 农村饮用水安全。目前农户的生活污水普遍的排放方式是粪便污水收集到每家每户自建 的粪坑或粪缸,遇暴雨会溢流,其它生活污水直接泼到地面,随地表径流进入河道。使用卫 生洁具(抽水马桶、浴缸等)的农户所占的比例不小,这些卫生洁具的排水一般排入自建的 简易化粪池,这种化粪池通常有大量渗水不断进入地下,导致小河里长满了水生杂草,水环 境恶化严重,因此,农村生活污水给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水解酸化工艺是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水解酸化菌将废水中溶解性大分子有 机物分解成可溶性小分子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污水经水解可去除部分有机物、 氮、磷,但对污水中存在的氮、磷营养物质只能同时去除20% 40%,出水的总氮和总磷含量 仍然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农村生活污水严重污染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投资 少、能耗低、利用藻类使COD (化学需氧量)、氮和磷能在短时间内较高去除的农村分散式生 活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水解酸化池、菌藻塘和芦 苇塘组成,水解酸化池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通菌藻塘和芦苇塘,水解酸化池中设有将 其分成三个依序相通格间的两个格室间挡板,三个格间上部半部分悬挂有立式纤维弹性填 料,三个格间顶部设有集气口,底部设有排泥口 ;菌藻塘内部充有各种藻类且以挡板分隔有 相通的大、小两隔间,在大、小两隔间中各设一个搅拌机;芦苇塘内栽植有芦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水解酸化池与菌藻塘相结合联用,使得生活污水中 的有机物氮磷经过高效水解酸化后进一步在菌藻塘内降解,菌藻塘形成了菌藻共生系统, 能够有效强化传质过程,保证污水中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经过高效水解酸化后形成小分子化 合物,在菌藻塘内进行充分降解,既可以廉价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还可 以产生大量的藻类生物量作为饲料、肥料或者燃料等加以利用,有效削减了农村生活污水 的污染,减少区域排污总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解酸化池;2.菌藻塘;3.芦苇塘;4.格室间挡板;5.纤维弹性填料;6.电机;7.搅拌机;8.挡板;9.芦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本技术由水解酸化池1、菌藻塘2和芦苇塘3组成,水解酸化池1的输 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菌藻塘2的输入口,菌藻塘2的输出口又通过管道连通芦苇塘3的输入 口。在水解酸化池1中设置两个格室间挡板4,这两个格室间挡板4将水解酸化池1分成三 个格间,这三个相格间依序相通。在三个格间的底部下半部分是厌氧污泥区,上部半部分悬 挂立式纤维弹性填料5,该立式纤维弹性填料5是比表面积大的丝状纤维袋。在三个格间顶 部设有集气口,底部设有排泥口。污水经过水解酸化后进入菌藻塘2,菌藻塘2内部充满各种藻类。菌藻塘2以挡板 8分隔成相通的大、小两隔间,其中大隔间长900mm,宽360mm,高320mm,小隔间长900mm,宽 360mm,高230mm。挡板8采用5mm厚的塑料板。在大、小两隔间中各安装一个搅拌机7,搅 拌机7与菌藻塘2外部的电机6相连。为了更好的促进水的混和,减少死角,将菌藻塘2的 四个角处都做成45°的倒角。菌藻塘2露天放置,采用搅拌机7搅拌,搅拌机7的浆叶有4 片,每年的7 8月份时,浆叶的长度为150mm,厚度为3mm,宽度为30mm,此后,由于搅拌机 7的控制器和电机在高温下容易烧坏,所以7 8月份后就将搅拌机7换成无级变速器带 动,浆叶的长度为250mm,厚度为6mm,宽度为30mm。参见图1中的箭头方向所示,本技术工作时,污水从外部输进水解酸化池1的 三个格室,采用竖流上升式,经过水解酸化后进入菌藻塘2的小隔间,经搅拌机7搅拌使污 水在大、小隔间之间循环,随后进入芦苇塘3,芦苇塘3内栽植着芦苇9,从芦苇塘3的出水 为最终处理后水。权利要求1.一种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由水解酸化池(1)、菌藻塘(2)和芦苇塘(3)组 成,其特征是水解酸化池(1)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通菌藻塘(2 )和芦苇塘(3 ),水解酸 化池(1)中设有将其分成三个依序相通格间的两个格室间挡板(4),三个格间上部半部分 悬挂有立式纤维弹性填料(5),三个格间顶部设有集气口,底部设有排泥口 ;菌藻塘(2)内 部充有各种藻类且以挡板(8)分隔有相通的大、小两隔间,在大、小两隔间中各设一个搅拌 机(7);芦苇塘(3)内栽植有芦苇(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菌藻塘(2)的 大隔间长900mm、宽360mm、高320mm,小隔间长900mm、宽360mm、高2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菌藻塘(2)的 四个角是45°的倒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由水解酸化池、菌藻塘和芦苇塘组成,水解酸化池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通菌藻塘和芦苇塘,水解酸化池中设有将其分成三个依序相通格间的两个格室间挡板,三个格间上部半部分悬挂有立式纤维弹性填料;菌藻塘内部充有各种藻类且以挡板分隔有相通的大、小两隔间,在大、小两隔间中各设一个搅拌机;芦苇塘内栽植有芦苇;将水解酸化池与菌藻塘相结合联用,使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经过高效水解酸化后进一步在菌藻塘内降解,既可廉价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还可产生大量的藻类生物量作为饲料、肥料或者燃料等加以利用,有效削减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文档编号C02F9/14GK201923923SQ20102063389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郭迎庆, 雷春生 申请人:常州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由水解酸化池(1)、菌藻塘(2)和芦苇塘(3)组成,其特征是:水解酸化池(1)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通菌藻塘(2)和芦苇塘(3),水解酸化池(1)中设有将其分成三个依序相通格间的两个格室间挡板(4),三个格间上部半部分悬挂有立式纤维弹性填料(5),三个格间顶部设有集气口,底部设有排泥口;菌藻塘(2)内部充有各种藻类且以挡板(8)分隔有相通的大、小两隔间,在大、小两隔间中各设一个搅拌机(7);芦苇塘(3)内栽植有芦苇(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迎庆雷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