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或空调装置用的排水装置的马达外罩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2960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却或空调装置用的排水装置的马达外罩,装设在一排水装置且覆盖在所述排水装置的马达上,马达外罩包含有:一罩体,内部的顶部具有一导引壁,所述导引壁形成一弧段以及一直段,所述罩体顶部的体壁也具有一弧部以及一直部,而与导引壁围合形成一气流区域,且所述罩体的直部与所述导引壁的直段相接,所述罩体在其弧部具有水平延伸的数个出气孔,而在直部具有垂直延伸的数个出气孔,此外,马达具有一散热叶片干涉于所述气流区域;所述罩体的体壁上具有至少一进气孔。因此,可借由散热叶片来带动气流使之由这些出气孔向外散出,进而提升散热的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冷却或空调装置用的排水装置有关,特别是指具有气流导引功能 的一种冷却或空调装置用的排水装置的马达外罩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冷却或空调装置用的排水装置,由于会使用到马达来提供排水的动力,而 马达运转时会产生热能,因此此种排水装置必须具有散热的设计,才能确保产品的正常运作。由本案申请人所申请的中国台湾专利第M308567号「以导引热气流来散热之马达 外罩」新型专利,即揭露出一种散热的技术,这种公知技术是在马达外罩顶部的表面设置一 弧状导板,借由该弧状导板来把排气罩所释放出来的气体予以分流,使部分的气体受到该 弧状导板的导引,进而可以在一定距离内仍得以维持气流型态而不会溃散,借此提高了气 体涡流的稳定性。然而,上述公知技术是针对由该排气罩所释放出来的气体进行导流,并不是针对 马达外罩内部的气体进行导流,其导流效果所增加的散热效果有加强的空间。美国第US7252482号专利,其揭露的马达外罩,揭露了其进气口为垂直延伸而出 气口为水平延伸的技术,此种技术并没有气流导引的能力,仅在出气口为水平延伸的结构 上具有使气体方便向外扩散的优点。因此种方式并没有明显的提升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或空调装置用的排水装置的马达外罩, 其可提高散热效果。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冷却或空调装置用的排水装置 的马达外罩,装设在一排水装置且覆盖于所述排水装置的马达上,所述马达外罩包含有一 罩体,内部具有一空间供具有散热叶片的一马达置入,所述罩体内的顶部具有一导引壁,所 述导引壁形成一弧段以及一直段,所述罩体顶部的体壁亦具有一弧部以及一直部,而与所 述导引壁围合形成一气流区域,且所述罩体的直部与所述导引壁的直段相接,所述罩体在 于其弧部系具有水平延伸的复数个出气孔,而在于该所述直部具有垂直延伸的复数个出气 孔,此外,该所述散热叶片系干涉于所述该气流区域;所述罩体的体壁上具有至少一进气 孔。因此,可借由所述散热叶片来带动气流使之由这些水平延伸的数个出气孔以及垂直延 伸的数个出气孔向外散出,进而提升散热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底部状态。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开图,显示罩体的内部状态。图4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显示马达外罩与排水装置 结合的状态。图5是图4的左侧视图。图6是沿图5中6-6剖线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特点所在,兹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 如后,其中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冷却或空调装置用 的排水装置的马达外罩10,主要装设在一排水装置90且覆盖在所述排水装置90的马达91 上,其中图1至图3显示所述马达外罩10的结构,图4至图7显示所述马达外罩10结合于 所述排水装置90的状态,所述马达外罩10具有一罩体11,内部具有一空间12,在所述罩体11装置在所述排水装置90时,所述空 间12供具有散热叶片92的一马达91置入。所述罩体11内的顶部具有一导引壁14,所述 导引壁14形成一弧段141以及一直段142,该罩体11顶部的体壁具有一弧部111以及一直 部112,而与所述导引壁14围合形成一气流区域16,且所述罩体11的直部112与所述导引 壁14的直段142相接,所述罩体11在其弧部111具有水平延伸的数个出气孔17,而在所述 直部112具有垂直延伸的数个出气孔18,此外,所述散热叶片92干涉于所述气流区域16。 另,所述罩体11的体壁上具有至少一进气孔19,在本实施例中以二个进气孔19为例,在本 实施例中是在所述罩体11的两侧底缘分别设有一镂空部位19’,在所述罩体11装设于所述 排水装置90时,罩体11与所述排水装置90之间借由所述镂空部位19’形成所述二进气孔 19,而分别位于所述罩体11的体壁两侧底部。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垂直延伸的数个出气孔18分别以轴向面对所述散热叶片92 旋转的切线方向的方式设置。此外,所述导引壁14为一板体,且与所述罩体11 一体成型。 另,所述罩体11具有数个补强肋171间隔设置,而对应于这些水平延伸的数个出气孔17,用 以提供结构上的补强。接下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操作状态。请参阅图6及图7,在所述马达91运转时,热空气向上升而进入所述气流区域16, 所述散热叶片92受所述马达91所驱转(转动方向如图7中散热叶片上的箭头线所示),并 借由干涉于所述气流区域16的关系来带动所述气流区域16内的空气流动,空气即会随着 这些散热叶片92的转动方向沿着所述气流区域16的边缘流动。在空气被散热叶片92带动而流动的过程中,当空气流动至这些水平延伸的数个 出气孔17时即会向外扩散流出,而空气流动至引壁14旁时即会先沿着所述弧段141流动 至所述直段142而呈现出抛甩的效果,空气被甩至这个位置时即会由这些垂直延伸的数个 出气孔18向外甩出,而由于这些垂直延伸的数个出气孔18是分别以轴向面对所述散热叶 片92旋转的切线方向的方式设置,因此空气可以很容易且几乎没有干扰地由这些垂直延CN 201893643 U说明书3/3页伸的数个出气孔18向外甩出。而借由气压的减少可使得冷空气自外部经由这些进气孔19 进入所述罩体11的空间12内。由上可知,本第一实施例的马达外罩,可使得热空气得以借由扩散以及抛甩的方 式向外散出,提升了散热的效果。请再参阅图8,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冷却或空调装置用的排 水装置的马达外罩20,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垂直延伸的数个出气孔28是以轴向联合呈辐射状的方式设置于该罩体21。因此,空气在所述气流区域26沿所述导引壁24甩向这些垂直延伸的数个出气孔 28,进而向外甩出。这些垂直延伸的数个出气孔28呈辐射状的排列方式可使甩出的气体向 外扩散,同样可提升散热效果。本第二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动作方式以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均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 例,容不赘述。请再参阅图9,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冷却或空调装置用的排 水装置的马达外罩30,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垂直延伸的数个出气孔38是以彼此轴向相平行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罩体31。借此,空气在所述气流区域36沿所述导引壁34甩向所述直部312时,同样的也会 由这些垂直延伸的数个出气孔38向外甩出。这些垂直延伸的数个出气孔38呈辐射状的排 列方式可使甩出的气体向外平行的甩出而不会相互干涉,同样可提升散热效果。本第三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动作方式以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均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 例,容不赘述。由上可知,本技术借由所述导引壁14的弧段141与直段142,以及所述罩体 11的弧部111与直部112的设计,可使得气流得以在流动时顺利的向外排出,达成提升散热 效果的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或空调装置用的排水装置的马达外罩,装设于一排水装置且覆盖于所述排水装置的马达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外罩包含有:一罩体,内部具有一空间供具有散热叶片的一马达置入,所述该罩体内的顶部具有一导引壁,所述该导引壁形成一弧段以及一直段,所述该罩体顶部的体壁亦也具有一弧部以及一直部,而与所述该导引壁围合形成一气流区域,且该所述罩体的直部与所述该导引壁的直段相接,所述该罩体在于其弧部系具有水平延伸的复数个出气孔,而在于该所述直部具有垂直延伸的复数个出气孔,此外,所述该散热叶片系干涉于所述该气流区域;所述该罩体的体壁上具有至少一进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或空调装置用的排水装置的马达外罩,装设于一排水装置且覆盖于所述排 水装置的马达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外罩包含有一罩体,内部具有一空间供具有散热叶片的一马达置入,所述该罩体内的顶部具有一 导引壁,所述该导引壁形成一弧段以及一直段,所述该罩体顶部的体壁亦也具有一弧部以 及一直部,而与所述该导引壁围合形成一气流区域,且该所述罩体的直部与所述该导引壁 的直段相接,所述该罩体在于其弧部系具有水平延伸的复数个出气孔,而在于该所述直部 具有垂直延伸的复数个出气孔,此外,所述该散热叶片系干涉于所述该气流区域;所述该罩 体的体壁上具有至少一进气孔。2.根据权利专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或空调装置用的排水装置的马达外罩,其特征在 于这些垂直延伸的数个出气孔是以彼此轴向相平行的方式设置。3.根据权利专利要求1项所述的冷却或空调装置用的排水装置的马达外罩,其特征在 于这些垂直延伸的数个出气孔是以轴向联合呈辐射状的方式设置。4.根据权利专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裕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利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