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及其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27729 阅读:228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包括用于传输控制数据或指令的一个串行通讯接口、用于控制通道的通道微控制器、用于控制基带处理的基带微控制器、与所述串行通讯接口连接的串行通讯驱动模块以及控制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输入端口使能或关闭的第一信号线路;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通讯端口分别连接在所述串行驱动模块的同一输出或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线路电连接于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不同的输入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无线传输装置。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及其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方便、可以在线配置电台的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及其无线数据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数传电台由收发通道和数据基带处理二部分组成。在高速电台(信道速率为9600bps或以上)和部分中低速电台中采用双微控制器(MCU)结构,一个微控制器负责对收发通道的控制,另一个微控制器完成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缓存、打包与拆包、调制与解调、纠错与检错等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二个外部物理串口:一个与控制通道的微控制器相接,完成对电台参数的配置与更改,另一个与数据基带处理微控制器相连,完成正常数据通信时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在大多采用数传电台的应用中,数传电台是作为部件嵌入到整机设备中的。为降低成本,大多数与整机相连的设备只具有单串口。整机客户需要在完成整机装配之前配置好电台的各项参数,在整机装配完成之后需要更改电台的参数时,就只能打开机箱或机柜,如果结构设计比较紧凑,还需要将电台拆下来,非常不方便。此外,在目前的情况下,在需要多信道工作的系统中,无法实现在线更换信道或收发频率等配置电台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方便、无法在线配置电台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可以在线配置电台的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及其无线数据传输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包括用于传输控制数据或指令的一个串行通讯接口、用于控制通道的通道微控制器、用于控制基带处理的基带微控制器、与所述串行通讯接口连接的串行通讯驱动模块以及控制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输入端口使能或关闭的第一信号线路;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通讯端口分别连接在所述串行驱动模块的同一输出或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线路电连接于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不同的输入端上。在本技术所述的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中,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端口中的数据发送端通过合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串行驱动模块的同一个数据发送输入端;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端口中的数据接收端连接在所述串行驱动模块的同一个数据接收输出端。在本技术所述的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中,所述合并单元包括一与门电路,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端口中的数据发送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与门的两个输入端,所述与门的输出端与所述串行驱动模块的数据发送输入端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中,所述合并单元包括两个二极管-->和一个电阻,所述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端口中的数据发送端连接,所述两个二极管的正端并接后与所述串行驱动模块的数据发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一端连接正电源端,一端与所述两个二极管的正端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中,所述第一信号线路直接连接在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不同输入端或所述第一信号线路依次通过所述串行通讯接口、串行驱动模块连接在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不同输入端。在本技术所述的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中,所述第一信号线路通过其上信号电平的不同使能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通讯端口。在本技术所述的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中,所述串行通讯接口为DB9接口;所述第一信号线路连接在所述DB9接口的流量控制握手信号线上。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数传电台,所述数传电台为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其包括用于传输控制数据或指令的一个串行通讯接口、用于控制通道的通道微控制器、用于控制基带处理的基带微控制器、与所述串行通讯接口连接的串行通讯驱动模块以及控制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输入端口使能或关闭的第一信号线路;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通讯端口分别连接在所述串行驱动模块的同一输出或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线路电连接于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不同的输入端上。实施本技术的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及其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用于将两个微控制器的串行通讯端口都连接在一个串行通讯接口上,且通过第一信号线路控制这两个微控制器的串行通讯端口的使能或关闭,所以,该串行通讯接口可以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分别与上述两个微控制器串行通讯端口连接。对于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外部单一串口既可在线配置电台,又可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通道微控制器和基带微控制器都可以选择单串口的微控制器,可选择器件的范围宽。因此,其使用方便、可以在线配置电台的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及其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中串行通讯接口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实施例中合并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所述实施例合并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及其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中,该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包括串行通讯接口CON1、串行通讯驱动模块U1、通道微控制器MCU_1、基带微控制器MCU_2、第一信号线路SW以及合并单元。其中,串行通讯接口CON1用于传输控制数据或指令,通道微控制器MCU_1用于控制通道的参数,基带微控制器MCU_2用于控制基带处理的参数,串行通讯驱动模块U1与串行通讯接口CON_1连接,用于-->为通过串行通讯接口输入或输出的信号提供电平转换,第一信号线路SW用于控制通道微控制器MCU_1和基带微控制器MCU_2的串行输入端口使能或关闭;通道微控制器MCU_1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MCU_2的串行通讯端口分别连接在串行驱动模块U1的同一输出或输入端;而第一信号线路SW电连接于通道微控制器MCU_1和基带微控制器MCU_2的不同的输入端上。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每个微控制器的串行通讯端口包括数据发送端(TxD)和数据接收端(RxD), 其中通道微控制器MCU_1的串行通讯端口为数据发送端TxD1和数据接收端RxD1,基带微控制器MCU_2的串行通讯端口为数据发送端TxD2和数据接收端RxD2。在图1中,通道微控制器MCU_1的数据接收端RxD1和基带微控制器MCU_2的数据接收端RxD2直接连接后与串行通讯驱动模块U1的一个数据接收输出端连接;通道微控制器MCU_1的数据发送端TxD1和基带微控制器MCU_2的数据发送端TxD2与合并单元连接后再与串行通讯驱动模块U1的一个数据发送输入端连接。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合并单元为一与门U2A电路,通道微控制器MCU_1和基带微控制器MCU_2的串行端口中的数据发送端(TxD1、TxD2)分别连接在与门U2A的两个输入端,与门U2A的输出端与上述串行驱动模块U1的数据发送输入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合并单元也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参见图3,在这种情况下合并单元为两个二极管(D1、D2)和一个电阻R1,两个二极管(D1、D2)的负极分别与通道微控制器MCU_1和基带微控制器MCU_2的串行端口中的数据发送端(TxD1、TxD2)连接,两个二极管(D1、D2)的正端并接后与串行驱动模块U1的数据发送输入端连接;电阻R1一端连接正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输控制数据或指令的一个串行通讯接口、用于控制通道的通道微控制器、用于控制基带处理的基带微控制器、与所述串行通讯接口连接的串行通讯驱动模块以及控制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输入端口使能或关闭的第一信号线路;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通讯端口分别连接在所述串行驱动模块的同一输出或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线路电连接于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不同的输入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1.16 CN 201020608979.81.一种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输控制数据或指令的一个串行通讯接口、用于控制通道的通道微控制器、用于控制基带处理的基带微控制器、与所述串行通讯接口连接的串行通讯驱动模块以及控制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输入端口使能或关闭的第一信号线路;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通讯端口分别连接在所述串行驱动模块的同一输出或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线路电连接于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不同的输入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端口中的数据发送端通过合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串行驱动模块的同一个数据发送输入端;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端口中的数据接收端连接在所述串行驱动模块的同一个数据接收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串行通讯接口数传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单元包括一与门电路,所述通道微控制器和所述基带微控制器的串行端口中的数据发送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与门的两个输入端,所述与门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4年12月08日 22:11
    无线输电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技术传输电力能量的技术目前尚在实验阶段技术上无线输电技术与无线电通讯中所用发射与接收技术并无本质区别但是前者着眼于传输能量而非附载于能量之上的信息无线输电技术的最大困难在于无线电波的弥散与不期望的吸收与衰减对于无线电通讯无线电波的弥散问题甚至不一定是件坏事但是却可能给无线输电带来严重的传输效率问题一个办法是使用微波甚至激光传输理论上无线电波波长越短其定向性越好弥散越小有人担心此技术可能给人带来健康风险虽然尚无太多证据证实这种风险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