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分散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16246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地埋分散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地埋的、依次连接的厌氧池、好氧池和氧化沟;所述厌氧池是密闭的,进水口设在池壁的上部;所述好氧池的进水口设在池壁的上部;所述氧化沟内,沿水流方向设有导流墙,导流墙隔成的水道成S形。本装置出水水质好、无需动力设备、占地较小、投资小、建设期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地埋分散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直O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是城市发展中的产物,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规模不 断扩大,其产生量也不断增加。生活污水近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湖海中。生活污水中 大量的污染物质会加重受纳水体的污染物质,造成水体水质恶化。按建设部规划要求,我国 在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60%。常规的生化二级处理工艺,能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五 天化需氧量(BODs)和悬浮物(ss),但对N、P等营养物只能去除10% 20%,其结果远不 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同时,常规的生化二级处理工艺限于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运行管理 复杂,难以在中小城市及农村推广。因此,研究开发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适应性 强、且具有脱N除P的生物污水处理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即地 埋分散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与水生植物组合工艺,用来处理中小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 本地埋分散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是采用A-O法.即厌氧——好氧处理工艺,结合水 生植物,利用排水管道的高差势能作动力,合理地布置处理构筑物,无须专人管理的一种生 物处理方法。对生活污水和近似于生活污水的有机性废水进行生物净化的流程,充分发挥 了不同环境下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机能和去除污染物的能力。本方法对应的装置被设计成地 埋式结构,水池上方除人孔和通风口外,其余均设计在地面以下,池顶覆土后绿化处理。本 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埋分散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地埋的、依次连接的厌氧池、好氧 池和氧化沟;所述厌氧池是密闭的,进水口设在池壁的上部;所述好氧池的进水口设在池 壁的上部;所述氧化沟内,沿水流方向设有导流墙,导流墙隔成的水道成S形。所述厌氧池前还设有栅格井,栅格井与厌氧池入水口之间设有用于搅拌混合污水 的水力推进器。所述厌氧池是依次连接的二级厌氧消化池;好氧池是依次连接的二级好氧池;所述二级厌氧池的进、出水口均设在池的上部,且成对角设置;所述二级好氧池的进、出水口均设在池的上部,且成对角设置;每级好氧池内都设 有布水装置和生物膜。所述布水装置的布水管设在池底,布水装置的进水管连接好氧池的进水口 ;生物 膜有多层,竖直立在池内。所述氧化沟的沟底铺放有填料,填料自下而上是陶粒垫层、蜂窝渣料层和活性沃 土层;活性沃土层上设有水生植物。氧化沟的进、出水口分别设在蜂窝渣料层和陶粒垫层;在氧化沟进水端设有拨气管。所述水生植物是包括美人蕉、菰和菖蒲;暖季时,所述水生植物还包括蕹菜;冬季 是,所述水生植物还包括园币草。所述氧化沟后端还连接有窨井,窨井的出水口即为本装置的净水出水口。栅格井的进水口高于好氧池的进水口 ;所述窨井的出水口低于好氧池的进水口。本装置的原理如下污水水质在水力推进器的作用下充分搅拌混合,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首先进入 二级厌氧消化池进行水解酸化。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将有机物降解成小分子物质,然后进 入二级好氧处理,在有氧条件下,好氧池内的活性污泥和填料上的生物膜将污水中的有机 物进行吸附并氧化分解。接着进入氧化沟,氧化沟上栽植水生植物,污水在氧化沟内不断翻 滚,与空气充分接触.提高氧的传质速率。使污水中有机物在好氧状态下进一步降解,水生 植物吸附污水中的氮磷,最后达标排放。处理机理1、厌氧——好氧处理机理厌氧消化——好氧降解处理工艺厌氧段的细菌固定化使厌氧苗停留较长时间, 大大提高了厌氧段生物浓度,使部分好氧处理难降解的物质得以降解。厌氧反应控制在反应速度较快的厌氧水解、厌氧酸化两个阶段1)在厌氧池内,污水在产酸菌繁殖和代谢作用下,污水中有机物去除近半,同时不 溶性有机物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幻在好氧池内,污水通过导流与布水由下而上进入好氧池。好氧池内挂有生物 填料,培养菌,它们将污水中的有机氮转化分解成NH3-N,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电子供体,将 Ν02、Ν03-Ν转化成N3,而且利用部分有机碳与NH3-N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得到进一步的氧化 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趋于完成情况下,硝化作用顺利进行;3)在氧化沟内,净化后再导入氧化沟进一步降解COD、B0D,氧化沟属于一种直接 式接触氧化池。沟宽而浅,内设导流墙,沟底铺放一层填料,在氧化沟进水端设有拨气管。上 栽水生植物,沟内污水呈紊流状态同空气对流混合进行曝气,并在填料表面生物膜上好氧 微生物的作用下净化,结合水生植物吸附污水中的氮、磷。2、水生植物处理机理水生植物是根据自然湿地模拟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所发生的 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综合效应来实现对废水的净化。2. 1水生植物对有机物的去除水生植物对有机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成熟的水生植物系统中的填料滤层及植物 根系生长着生物相较为丰富的生物膜。废水流经填料滤层,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滤层沉淀、过 滤作用,从废水中截留下来而被微生物利用;可溶性有机物则通过植物根系生膜不断生长, 部分老化的生物膜则剥物膜的吸附、吸收和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被去除。2. 2水生植物对N、P的去除水生植物对N、P的去除作用包括基质的吸附、过滤、沉淀及NH3的挥发、植物的吸 收和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通过植物的茎、根毛输送并释放到湿地环境中,供给湿地床除污需氧量,由于茎、根毛对氧气的输送,在根毛周 围形成了一个好氧区域,而离根系较远的区域呈现缺氧状态,更远的区域则处于厌氧状态, 使根系周围的水环境中依次呈好氧、缺氧及厌氧状态,相当于许多串联或并联的Yo单元, 使硝化和反硝化同时发生,实现生物脱N,湿地系统对N的去除主要是取决于微生物的硝化 和反硝化作用。与同类型工艺比较,使用本技术方案,1、出水水质好,经该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清澈、透明、无异味,水质达标可直接排放 到附近河道;2、无需动力设备,可以节省能源;3、占地较小,可以缓解部分地区用地紧张的现状;4、投资小,操作简单,无需人员值守;5、建设期短,调试时间短,上马快,处理效果较同类型其它工艺好;6、该项目在运行上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无动力设备,不需要投加药剂以及专职 的操作人员,维护简单,无运行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3是图1中B-B剖面图(氧化沟剖视图);图4是图1中A-A剖面图(厌氧池和好氧池剖面图);图5是图1中C-C剖视图(好氧池剖面图);图6是图5的D-D俯视图;图7是图1中的E-E剖视图(好氧池剖面图);图8是图7的F-F俯视图。图中,1-厌氧池、2-好氧池、3-氧化沟、4_、5-窨井、6_导流墙、7_好氧池上的预留 孔洞、8-栅格井进水口、9-水力推进器、10-生物膜、11-布水管、12-布水管支架、a-活性沃 土层、b-蜂窝渣料层、C-陶粒垫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3 8,一种地埋分散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地埋的、依次连接的厌氧池、好氧 池和氧化沟;所述厌氧池是密闭的,进水口设在池壁的上部;所述好氧池的进水口设在池 壁的上部;所述氧化沟内,沿水流方向设有导流墙,导流墙隔成的水道成S形。所述厌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埋分散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地埋的依次连接的厌氧池、好氧池和氧化沟;所述厌氧池是密闭的,进水口设在池壁的上部;所述好氧池的进水口设在池壁的上部;所述氧化沟内,沿水流方向设有导流墙,导流墙隔成的水道成S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骏跃张志春邵小红解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目建设集团溧阳市常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