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隐身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15554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挡篷,尤其是涉及一种雷达隐身篷。一种雷达隐身篷,包括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篷体由具有吸波功能的无纺布和包覆在无纺布上下两侧的具有防水功能的尼龙布构成,所述的无纺布通过粘结剂与微粒羰基铁粉层粘合,所述的篷体四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通孔内套设有金属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使用方便、隐身效果理想等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遮挡篷,尤其是涉及一种雷达隐身篷。技术背景众所周知,目前吸波材料研究在军工、航空航天领域取得很大进展,主要的产品集中在飞行器、武器的涂层中。吸波(雷达隐身)技术的军事意义异常重大,已被用于隐身战斗机、隐身导弹、隐身潜艇和隐身坦克等主要武器。将航天技术、军用技术与纺织技术结合起来,利用纺织科技成果开发吸波纺织材料,再加工开发军用雷达隐蔽遮盖面料的产品,生产具有很好的电磁波吸收效果的功能篷,战士作战服。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雷达隐身篷大多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高昂,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使用方便、隐身效果理想的雷达隐身篷。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雷达隐身篷,包括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篷体由具有吸波功能的无纺布和包覆在无纺布上下两侧的具有防水功能的尼龙布构成,所述的无纺布通过粘结剂与微粒羰基铁粉层粘合,所述的篷体四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通孔内套设有金属环片。本技术中的无纺布包含涤纶纤维与碳纤维,通过浸轧的方法将具有雷达吸波的微粒羰基铁粉层与该无纺布相结合后再烘干定型。将这种具有吸波功能的无纺布做里层,用防水尼龙布做上下表层,缝合后加工成篷体,再根据尺寸大小要求,在四周加工一定数量的孔,然后装上金属环片,用于篷布与遮盖物间通过绳索穿拉后打结固定。这种雷达隐身篷能够吸收电磁波,具有雷达隐身的效果,同时又有挡风遮雨的作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无纺布由涤纶纤维和碳纤维构成。当涤纶纤维与碳纤维以9 1 的比例进行混合时,效果最佳。作为优选,所述的涤纶纤维为常规涤纶纤维或低熔点涤纶纤维。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使用方便、隐身效果理想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 如附图说明1、2所示,一种雷达隐身篷,包括篷体1,篷体由具有吸波功能的无纺布3和包覆在无纺布上下两侧的具有防水功能的尼龙布4构成,无纺布通过粘结剂与微粒羰基铁粉层5粘合,篷体四周开设有多个通孔6,通孔连接有金属环片2。无纺布3由涤纶纤维和碳纤维构成。涤纶纤维为常规涤纶纤维或低熔点涤纶纤维。本技术中的无纺布包含涤纶纤维与碳纤维,通过浸轧的方法将具有雷达吸波的微粒羰基铁粉层与该无纺布相结合后再烘干定型。将这种具有吸波功能的无纺布做里层,用防水尼龙布做上下表层,缝合后加工成篷体,再根据尺寸大小要求,在四周加工一定数量的孔,然后装上金属环片,用于篷体与遮盖物间固定。这种雷达隐身篷能够吸收电磁波,具有雷达隐身的效果,同时又有挡风遮雨的作用。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达隐身篷,包括篷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篷体(1)由具有吸波功能的无纺布(3)和包覆在无纺布上下两侧的具有防水功能的尼龙布(4)构成,所述的无纺布通过粘结剂与微粒羰基铁粉层(5)粘合,所述的篷体四周开设有多个通孔(6),所述的通孔内套设有金属环片(2)。

【技术特征摘要】
书所限定的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雷达隐身篷,包括篷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篷体(1)由具有吸波功能的无纺布(3)和包覆在无纺布上下两侧的具有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连英董卫东沈国先何川袁海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纺织服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