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炳蔚专利>正文

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1385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具有用于容置传感器的封装空腔,该封装空腔一端与进气道连通,另一端为开口,所述传感器靠近进气道一端设置有挡圈,该挡圈内具有第一O形圈,该第一O形圈高于挡圈并与传感器接触,所述传感器靠近开口一端设置有紧锁环,该紧锁环与开口内壁螺纹连接,紧锁环与传感器之间设置有压垫,所述传感器外侧安装有与封装空腔接触的第二O形圈,这种传感器封装结构采用第一、第二O形圈将传感器实现与基座完全电隔离,有效地避免外界强电对传感器造成损害,同时采用了两重密封,抵御长期较高的压力冲击,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能,适合高压场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传感器一般需要封装在基座上使用,目前的传感器的封装结构主要是将传感器直 接焊接到基座上面。此封装结构的缺点是焊接后的焊缝处都会产生焊接应力,经过长期较 高的压力冲击可能会出现裂痕,所以不适合在高压场合使用,同时传感器与基座的焊接处 处于完全电导通状态,当外界存在高电压时就会直接作用在传感器上面,损坏传感器。传感 器为易损坏高精密元件,为测控仪器的最主要的部分,占测控仪器的大部分成本,为保护传 感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维修成本,必须寻找一种适当的保护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能够抵御长期较高的 压力冲击并具有电隔离能力以保护传感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 内具有用于容置传感器的封装空腔,该封装空腔一端与进气道连通,另一端为开口,所述传 感器靠近进气道一端设置有挡圈,该挡圈内具有第一 0形圈,该第一 0形圈高于挡圈并与传 感器接触,所述传感器靠近开口 一端设置有紧锁环,该紧锁环与开口内壁螺纹连接,紧锁环 与传感器之间设置有压垫,所述传感器外侧安装有与封装空腔接触的第二 0形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挡圈外部套装有绝缘环。所述传感器外侧开有圆槽,所述第二 0形圈卡装在该圆槽中。所述挡圈为柔性密封材料制作;所述绝缘环为高强度绝缘材料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传感器封装结构采用第一、第二 0形圈将传感器 实现与基座完全电隔离,有效地避免外界强电对传感器造成损害,同时采用了两重密封,抵 御长期较高的压力冲击,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能,适合高压场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的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内具有用于 容置传感器2的封装空腔3,该封装空腔3 —端与进气道4连通,另一端为开口 5,所述传感 器2靠近进气道一端设置有挡圈6,该挡圈6内具有第一 0形圈7,该第一 0形圈7高于挡 圈6并与传感器2接触,所述传感器2靠近开口 5 —端设置有紧锁环8,该紧锁环8与开口 5内壁螺纹连接,紧锁环8与传感器2之间设置有压垫9,所述传感器2外侧安装有与封装空腔3接触的第二 0形圈10,在安装的时候利用基座与锁紧环的连接螺纹压紧传感器。为 达到预期的密封要求,通过调整绝缘环的高度来控制第一 0形圈的压缩量。这种传感器封 装结构采用第一、第二 0形圈将传感器实现与基座完全电隔离,有效地避免外界强电对传 感器造成损害,同时采用了两重密封,抵御长期较高的压力冲击,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能, 适合高压场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圈6外部套装有绝缘环11,进一步增强封装结构的绝缘效 果。所述传感器2外侧开有圆槽21,所述第二 0形圈10卡装在该圆槽21中,便于第二 0形 圈的安装定位,第二 0形圈除了有密封作用外,还有良好的定位功能,保证传感器处于接近 基座中心轴,与封装空腔保证适当的距离,有效地是实现传感器的完全电隔离。所述挡圈6为柔性密封材料制作,配合第一 0形圈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所述绝 缘环11为高强度绝缘材料制作,可防止闭口挡圈挤出变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 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具有用于容置传感 器(2)的封装空腔(3),该封装空腔(3)—端与进气道(4)连通,另一端为开口(5),所述传 感器(2)靠近进气道一端设置有挡圈(6),该挡圈(6)内具有第一 0形圈(7),该第一 0形 圈(7)高于挡圈(6)并与传感器(2)接触,所述传感器(2)靠近开口(5)—端设置有紧锁环 (8),该紧锁环(8)与开口(5)内壁螺纹连接,紧锁环(8)与传感器(2)之间设置有压垫(9), 所述传感器(2)外侧安装有与封装空腔(3)接触的第二 0形圈(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6)外部套装有绝缘 环(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2)外侧开有 圆槽(21),所述第二 0形圈(10)卡装在该圆槽(21)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6)为柔性密封材料 制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环(11)为高强度绝缘 材料制作。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具有用于容置传感器的封装空腔,该封装空腔一端与进气道连通,另一端为开口,所述传感器靠近进气道一端设置有挡圈,该挡圈内具有第一O形圈,该第一O形圈高于挡圈并与传感器接触,所述传感器靠近开口一端设置有紧锁环,该紧锁环与开口内壁螺纹连接,紧锁环与传感器之间设置有压垫,所述传感器外侧安装有与封装空腔接触的第二O形圈,这种传感器封装结构采用第一、第二O形圈将传感器实现与基座完全电隔离,有效地避免外界强电对传感器造成损害,同时采用了两重密封,抵御长期较高的压力冲击,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能,适合高压场合。文档编号G01D11/24GK201892544SQ20102061490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李炳蔚, 阮炳权 申请人:李炳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具有用于容置传感器(2)的封装空腔(3),该封装空腔(3)一端与进气道(4)连通,另一端为开口(5),所述传感器(2)靠近进气道一端设置有挡圈(6),该挡圈(6)内具有第一O形圈(7),该第一O形圈(7)高于挡圈(6)并与传感器(2)接触,所述传感器(2)靠近开口(5)一端设置有紧锁环(8),该紧锁环(8)与开口(5)内壁螺纹连接,紧锁环(8)与传感器(2)之间设置有压垫(9),所述传感器(2)外侧安装有与封装空腔(3)接触的第二O形圈(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炳权李炳蔚
申请(专利权)人:李炳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