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690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所述气密测试工装由测试下模、盖极柱密封垫、测试下密封垫、测试上密封垫、测试上模和弹簧卡组成,其中弹簧卡固定在测试下模两侧,通过弹簧卡测试上模与测试下模锁紧固定,在测试上模与测试下模之间依次固定有测试上密封垫、测试下密封垫和盖极柱密封垫;所述气密测试工装使电池盖上部处于密闭状态,从而实现了对动力电池盖焊接处的真空测漏;利用密封垫巧妙的把动力电池盖的不同焊接部位分成多个独立的密闭空间,从而形成多个独立的测漏单元,实现多点同步独立测试;在电池盖与极组未装配前进行测漏和分选,减少不良品的产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盖的焊接测试技术,尤其是一种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主要应用于动力汽车,因使用环境复杂,安全性能要求极为严格。而焊接 密封性是影响动力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动力电池盖是由多个部件激光焊接而成的, 因此需要对各个焊接点进行气密测试。然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气密测试装置往往是对电池 整体进行测试,这样很难确定是否因为动力电池盖的泄露导致电池整体泄露,也无法确定 动力电池盖的哪个焊接部位泄露,从而增加焊接设备调整的工作量和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从而实 现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的针对性,减少焊接设备调整的工作量,降低调整难度,提升焊接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动力电池盖主要由电池盖基板、电池盖极柱和电池盖销柱组成,所述电池盖极柱 焊接在电池盖基板中部,呈圆形,中心有贯穿孔,电池盖销柱焊接在电池盖基板两侧中部。 根据动力电池盖的结构特点设计的气密测试工装结构为一种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由测试下模、盖极柱密封垫、测试下密封垫、测试 上密封垫、测试上模和弹簧卡组成。其中弹簧卡固定在测试下模两侧,通过弹簧卡测试上模 与测试下模锁紧固定。在测试上模与测试下模之间依次固定有测试上密封垫、测试下密封 垫和盖极柱密封垫,其中所述测试上模位于整体工装上方,其下部有沉槽,沉槽长度、宽度略大于测试下模 的长度、宽度,深度大于测试下密封垫、测试上密封垫和预放置动力电池盖的厚度之和,沉 槽上方设有贯穿测试孔;所述测试上密封垫固定在测试上模的沉槽内,其长度、宽度与测试上模的沉槽的 长度、宽度相等,其中部有一个开孔槽,槽大小略大于盖极柱密封垫大小,其两侧各有1个 贯穿测试孔;所述测试下模位于整体工装下方,其上部设有异形通气槽,异形通气槽下端设有 通气孔贯穿测试下模;所述盖极柱密封垫固定在测试下模的异形通气槽内中间部位,其厚度略高于异形 通气槽的深度;所述测试下密封垫固定在测试下模的上方,其长度、宽度与测试下模的长度、宽度 相等,其中部有一个开孔槽,槽大小略大于盖极柱密封垫大小,其两侧各有1个贯穿定位 孔。优选的,上述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所述测试上模的贯穿测试孔的位置与预 放置动力电池盖的电池盖极柱、电池盖销柱位置相对应。优选的,上述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所述测试下模的的异形通气槽与预放置 动力电池盖形状相对应,大小略大于预放置动力电池盖的大小。优选的,上述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所述测试上密封垫、盖极柱密封垫和测试 下密封垫由弹性软质材料制成,厚度满足自身弹性压缩量在0. 5mm以上。优选的,上述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所述弹性软质材料为热塑性橡胶(TPR)。本技术结构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使电池盖上部处于密闭状态,从而实现了对动力电 池盖焊接处的真空测漏;利用密封垫巧妙的把动力电池盖的不同焊接部位分成多个独立的 密闭空间,从而形成多个独立的测漏单元,实现多点同步独立测试;在电池盖与极组未装配 前进行测漏和分选,减少不良品的产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预测试的动力电池盖的结构示 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的测试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的测试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力电池盖1-1-电池盖基板1-2-电池盖极柱1-3-电池盖销柱2-测试下模2-1-异形通气槽2_2_通气孔3-盖极柱密封垫4-测试下密封垫5-测试上密封垫6-测试上模6-1-沉槽6-2-贯穿测试孔7_弹簧卡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现配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动力电池盖1主要由电池盖基板1-1、电池盖极柱1-2和电池盖销柱 1-3组成,所述电池盖极柱1-2焊接在电池盖基板1-1中部,呈圆形,中心有贯穿孔,电池盖 销柱1-3焊接在电池盖基板1-1两侧中部。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动力电池盖1气密测试工装,由测试下模2、盖极柱 密封垫3、测试下密封垫4、测试上密封垫5、测试上模6和弹簧卡7组成,其中弹簧卡7固定 在测试下模2两侧,通过弹簧卡7测试上模6与测试下模2锁紧固定,在测试上模6与测试 下模2之间依次固定有测试上密封垫5、测试下密封垫4和盖极柱密封垫3,其中所述测试上模6位于整体工装上方,其下部有沉槽6-1,沉槽6-1长度、宽度略大于 测试下模2的长度、宽度,深度大于测试下密封垫4、测试上密封垫5和预放置动力电池盖1 的厚度之和,沉槽6-1上方对应预放置动力电池盖1的电池盖极柱1-2、电池盖销柱1-3位 置各有一个贯穿测试孔6-2;所述测试上密封垫5固定在测试上模6的沉槽6-1内,使用弹性软质材料热塑性 橡胶(TPR)制成,其长度、宽度与测试上模6的沉槽6-1的长度、宽度相等,厚度满足自身弹性压缩量在O. 5mm以上,其中部有一个开孔槽,槽大小略大于盖极柱密封垫3大小,其两侧 各有1个贯穿测试孔6-2,测试孔大小大于预放置动力电池盖1销柱大小;所述测试下 模2位于整体工装下方,其上部有与预放置动力电池盖1形状相对应 的异形通气槽2-1,异形通气槽2-1下端有通气孔2-2贯穿测试下模2,异形通气槽2-1大 小略大于预放置动力电池盖1的大小;所述盖极柱密封垫3固定在测试下模2的异形通气槽2-1内中间部位,使用弹性 软质材料热塑性橡胶(TPR)制成,其大小大于预放置电池盖极柱1-2直径的大小,其厚度略 高于异形通气槽2-1的深度;所述测试下密封垫4固定在测试下模2的上方,使用弹性软质材料热塑性橡胶 (TPR)制成,其长度、宽度与测试下模2的长度、宽度相等,厚度满足自身弹性压缩量在 0. 5mm以上,其中部有一个开孔槽,槽大小略大于盖极柱密封垫3大小,其两侧各有1个贯穿 定位孔,孔大小大于预放置动力电池盖1销柱大小。具体工作步骤如下(1)将测试下模2放在水平面上,且测试下密封垫4朝上;(2)将动力电池盖1放到测试下密封垫4上方,使电池盖销柱1-3插入测试下密封 垫4的贯穿定位孔内,此时电池盖极柱1-2与盖极柱密封垫3接触;(3)将测试上模6自上向下套到测试下模2上,此时测试下模2插入到测试上模6 的沉槽6-1内;(4)将弹簧卡7扣上,使测试上模6与测试下模2压紧锁死,此时盖极柱密封垫3、 测试下密封垫4、测试上密封垫5均被压缩,实现电池盖极柱1-2、电池盖销柱1-3的相对密 封;(5)将整体工装放到测试设备上,进行测试;(6)将弹簧卡7松开,将工装内的动力电池盖1取出,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处 理;(7)重复动作(1)-(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由测试下模、盖极柱密封垫、测试下密 封垫、测试上密封垫、测试上模和弹簧卡组成,其中弹簧卡固定在测试下模两侧,通过弹簧 卡测试上模与测试下模锁紧固定,在测试上模与测试下模之间依次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盖气密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由测试下模、盖极柱密封垫、测试下密封垫、测试上密封垫、测试上模和弹簧卡组成,其中弹簧卡固定在测试下模两侧,通过弹簧卡测试上模与测试下模锁紧固定,在测试上模与测试下模之间依次固定有测试上密封垫、测试下密封垫和盖极柱密封垫,其中:所述测试上模位于整体工装上方,其下部有沉槽,沉槽长度、宽度略大于测试下模的长度、宽度,深度大于测试下密封垫、测试上密封垫和预放置动力电池盖的厚度之和,沉槽上方设有贯穿测试孔;所述测试上密封垫固定在测试上模的沉槽内,其长度、宽度与测试上模的沉槽的长度、宽度相等,其中部有一个开孔槽,槽大小略大于盖极柱密封垫大小,其两侧各有1个贯穿测试孔;所述测试下模位于整体工装下方,其上部设有异形通气槽,异形通气槽下端设有通气孔贯穿测试下模;所述盖极柱密封垫固定在测试下模的异形通气槽内中间部位,其厚度略高于异形通气槽的深度;所述测试下密封垫固定在测试下模的上方,其长度、宽度与测试下模的长度、宽度相等,其中部有一个开孔槽,槽大小略大于盖极柱密封垫大小,其两侧各有1个贯穿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卫锋黄恩勇刘志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