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柳蒙专利>正文

秸秆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452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气化炉,其包括有:炉体(1)、进风管(2)、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在炉体(1)内腔中设有储料内套(4),储料内套(4)为网式筒状,其与炉体(1)内壁留有间隔,其底部向外开设有出灰口(5);在炉体(1)上端活动联接有压料杆(6),压料杆(6)上端设有手柄(7),其中下部位于炉体(1)内腔中,下端联接有若干根张合杆(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会穿过网式筒状储料内套附着在炉体内壁上,冷却后产生的水不会落在秸秆料上,避免了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螺旋拨杆会将秸秆向下推动,利于秸秆连续均匀的燃烧产气。(*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炉具,具体地系一种秸秆气化炉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以秸秆为原料的气化炉目前已经出现很多,其结构大都包括有炉 体、进风管、出气管,进风管位于炉体底部,炉体上端开设有加料口,炉体的内腔壁为密闭平 滑直筒壁。其存在的不足是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会附着在炉体内腔壁上,冷却后产 生的水落在秸秆料上,形成循环蒸发,严重时影响秸秆燃烧。并且,秸秆气化后水蒸气比例 超标,影响灶头燃烧质量。此外,炉体内的秸秆燃烧一段时间后,上部的秸秆有时难以补充 下来,接不上火,影响产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秸秆气化炉, 其能减少水蒸气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产气均勻,且质量好。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有炉体、 进风管、出气管,进风管位于炉体底部,其特征在于在炉体内腔中设有储料内套,储料内套 为网式筒状,其与炉体内壁留有间隔,储料内套底部向外开设有出灰口 ;在炉体上端活动联 接有压料杆,压料杆上端露于炉体外并设有手柄,其中下部位于炉体内腔中,下端活动联接 有若干根张合杆。本技术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在炉体内 腔中设有网式筒状储料内套,这样,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会穿过网式筒状储料内套 附着在炉体内壁上,冷却后产生的水不会落在秸秆料上,避免了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此 外,将压料杆下压,压料杆下端的张合杆会在下面秸秆料的阻力下张开,使之大面积地下推 秸秆,利于秸秆连续均勻的燃烧产气。上提压料杆时,张合杆会在上面秸秆料的阻力下闭 合,便于上提移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简图。图中标记1-炉体、2-进风管、3-出气管、4-储料内套、5-出灰口、6-压料杆、7-手 柄、8-张合杆、9-加料口、10-放水口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有炉体1、进风管2、出气管3,进风管2位于炉体1 底部,在炉体1内腔中设有储料内套4,储料内套4为网式筒状,其与炉体1内壁留有间隔, 储料内套4底部向外开设有出灰口 5 ;在炉体1上端活动联接有压料杆6,压料杆6上端露于炉体1外并设有手柄7,其中下部位于炉体1内腔中,下端活动联接有若干根张合杆8。本技术的出气管3位于炉体1上端部,在炉体1上端部还设有加料口 9。本技术在炉体1底部还开设有放水口 10,便于将水蒸气的冷凝水放掉。权利要求1.一种秸秆气化炉,其包括有炉体(1)、进风管O)、出气管(3),进风管(2)位于炉体 (1)底部,其特征在于在炉体(1)内腔中设有储料内套G),储料内套⑷为网式筒状,其 与炉体⑴内壁留有间隔,储料内套⑷底部向外开设有出灰口(5);在炉体⑴上端活动 联接有压料杆(6),压料杆(6)上端露于炉体(1)外并设有手柄(7),其中下部位于炉体(1) 内腔中,下端联接有若干根张合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在炉体(1)底部还开设有放 水口(1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气化炉,其包括有炉体(1)、进风管(2)、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在炉体(1)内腔中设有储料内套(4),储料内套(4)为网式筒状,其与炉体(1)内壁留有间隔,其底部向外开设有出灰口(5);在炉体(1)上端活动联接有压料杆(6),压料杆(6)上端设有手柄(7),其中下部位于炉体(1)内腔中,下端联接有若干根张合杆(8)。本技术使用时,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会穿过网式筒状储料内套附着在炉体内壁上,冷却后产生的水不会落在秸秆料上,避免了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螺旋拨杆会将秸秆向下推动,利于秸秆连续均匀的燃烧产气。文档编号C10J3/20GK201890867SQ20102060549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宋柳蒙 申请人:宋柳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气化炉,其包括有:炉体(1)、进风管(2)、出气管(3),进风管(2)位于炉体(1)底部,其特征在于:在炉体(1)内腔中设有储料内套(4),储料内套(4)为网式筒状,其与炉体(1)内壁留有间隔,储料内套(4)底部向外开设有出灰口(5);在炉体(1)上端活动联接有压料杆(6),压料杆(6)上端露于炉体(1)外并设有手柄(7),其中下部位于炉体(1)内腔中,下端联接有若干根张合杆(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柳蒙
申请(专利权)人:宋柳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