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操作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798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铸造领域的易操作铸造模具,它包括下模、上模、下模浇注口、上模浇注口,下模具有凹陷的内腔,在下模上设有插接在其侧壁上的模块,模块上设有通孔,侧壁上固定有位于通孔内且尺寸与通孔相配合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具有沿截面向外延伸的卡块,当模块移动到卡块时,模块与侧壁不脱离。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铸造模具,在起模时,拔出模块,模块向外移动到一定位置会被卡块卡住,而当模块移动到卡块位置时,模块与侧壁不分离,这样,当再次装模时,便省去了插接模块的对位的时间,这种方式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保证了起模的垂直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铸造工艺,是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 艺技术,其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合金的铸造,而且生产出的铸件尺 寸精度、表面质量比其它铸造方法要高,甚至其它铸造方法难于铸得的复杂、耐高温、不易 于加工的铸件,均可采用熔模精密铸造铸得。因此这种先进的精密铸造工艺在航空、汽车、 机床、船舶、内燃机、气轮机、电讯仪器、武器、医疗器械以及刀具等制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 同时也用于工艺美术品的制造。铸造模具是用来制造熔模的重要工艺装备。铸造模具应满 足保证制出的熔模能达到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装拆方便,轻巧、耐用,便于起 模;铸造模具的各个零部件均应加工方便、经济、合理;小件一型多腔以提高熔模生产率。 实际生产中,为节约成本,铸造时尽量做到一次成型,减少后续加工工序,根据产品的实际 设计需要,有些模具上在设计时需附加插接可移动的模块才能达到一次成型的要求,对于 这种带模块的模具,每做一个蜡模在装配模具时插接模块都需要手动进行对位,生产效率 较低,一套模具上模块数量越多,生产效率就越低。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操作铸造模具,它包括下模(10)、上模(20)、下模浇注口(31)、上模浇注口(3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10)具有凹陷的内腔(11),在所述下模(10)上设有插接在其侧壁(12)上的模块(40),所述的模块(40)上设有通孔(41),所述的侧壁(12)上固定有位于所述通孔(41)内且尺寸与所述通孔(41)相配合的连接件(50),该连接件(50)具有沿截面向外延伸的卡块(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森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