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博全专利>正文

脚轮结构改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915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脚轮结构改进,其包括脚轮本体、衬套、培林、直轴上盖、直轴、T型衬套、垫片及螺帽,令衬套及培林置于脚轮本体所设的容置槽内,则衬套会位于脚轮本体与培林之间,再令直轴上盖盖置于脚轮本体顶部,令直轴的下段穿设直轴上盖、培林、脚轮本体及T型衬套后,令直轴锁设段穿设垫片后,以螺帽锁固,使各组件与脚轮本体活动结合;由于直轴上盖至T型衬套的距离增长,故当本脚轮装设于座椅时,可藉此增强培林及脚轮本体的荷重能力,同时,当脚轮进行移动旋转时,直轴下段负担旋转侧力的能力亦提高,故脚轮不易损坏,可延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案是关于座椅脚轮,尤指一种增长直轴下段的距离,并藉该直轴及其所穿设组件的相互配合,而可增强培林及脚轮本体的负重力,以及直轴下段对旋转侧力的负担力,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的脚轮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按,目前市面所售座椅所使用的脚轮1,请参阅图7所示,其包括脚轮本体10、轴杆 11、下盖12及滚动件13、14 ;其中轴杆11具有一体成型的上盖110,其是藉其底部的下盖12 与脚轮本体10活动结合,于轴杆11的上盖110与脚轮本体10顶面之间设有整圈的滚动件 13,于下盖12与脚轮本体10底面之间亦设有整圈的滚动件14,藉该滚动件13、14使脚轮1 可顺畅进行旋转动作;此种脚轮1,其使用后,具有以下的缺点一、脚轮1其上盖110至下盖12间的距离短,故轴杆11及其脚轮本体10所能负担的重力相对降低,因此,其在长期荷重使用下,较易损坏。二、由于脚轮1其上盖110至下盖12间的距离短,故轴杆11下段所能负担的旋转侧力低,在长期使用下,轴杆11易产生松脱摇晃现象。三、此种脚轮1由于各组件均为金属材质,于滚动相互接触时会发出噪音,且制造不易,相对提高制造成本。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乃基于多年从事产业的经验及经多方测试,而发展出一种新的脚轮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脚轮结构改进,其设计目的在增长直轴下段的距离,藉直轴下段与其所穿设的组件,使脚轮的荷重及旋转侧力的承受度提高,进而延长脚轮的使用寿命。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脚轮结构改进,其包括脚轮本体、衬套、培林、直轴上盖、直轴、T型衬套、垫片及螺帽,其特征在于其中脚轮本体,具有供衬套及培林置入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中心具有贯穿的通孔;衬套,其中心具有供培林穿设的透孔;T型衬套,于其中心具有供直轴穿设的透孔;令衬套及培林置于脚轮本体所设的容置槽内,再令直轴上盖盖置于脚轮本体顶部,令直轴的下段穿设直轴上盖的透孔、培林的透孔、脚轮本体的通孔及T型衬套的透孔后,令直轴锁设段穿设垫片,以螺帽锁固,使各组件与脚轮本体活动结合。是以,经由本技术上述的结构,其具有以下的优点一、本技术由于直轴下段的距离长,故当本新型装设于座椅荷重时,可藉此增强培林及脚轮本体共同负担的荷重能力;再者,亦可因此提高直轴下段及T型衬套对旋转侧力的负担能力,长期使用,直轴不易产生松动摇晃,进而延长脚轮的使用寿命。二、本技术于铁制材质的培林及脚轮本体之间设有衬套,藉该衬套修正尺寸,使培林与脚轮本体结合更紧密,同时,可对活动时的铁制培林及铁制脚轮本体进行消音。三、本技术于铁制材质的直轴及脚轮本体之间设有T型衬套,藉该T型衬套包覆脚轮本体及直轴下段末端,以增加直轴与脚轮本体的强度,同时,对活动时的铁制直轴及铁制脚轮本体进行消音。为使贵审查委员对于本技术的结构目的和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配合图标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是常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脚轮2结构改进,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脚轮本体20、衬套 21、培林22、直轴上盖23、直轴M、T型衬套25、垫片沈及螺帽27,其中脚轮本体20是为铁制品,于其直轴M结合侧顶部具有供衬套21及培林22置放的容置槽201,该容置槽201中心具有贯穿的通孔203 ;衬套21,其中心具有供培林22穿设的透孔210,其是设于脚轮本体20与培林22之间,做为该两铁制品相结合时,修正尺寸及消音之用;培林22,其中心具有供直轴M穿设的透孔220 ;直轴上盖23,其是为铁制品,其中心具有供直轴M穿设的透孔230 ;直轴M具有螺纹段M0、抵制部Ml、下段242及锁设段M3 ;T型衬套25,其是设呈T型承接状,于其中心具有供直轴M的下段242穿设的透孔250,其中T型衬套是位于直轴与脚轮本体之间其可包覆直轴M下段242及脚轮本体20下部,以增加该两者强度,并可消除该两铁制品直轴M与脚轮本体20活动时的噪音;令衬套21及培林22置于脚轮本体 20所设的容置槽201内,则衬套21会位于脚轮本体20与培林22之间,再令直轴上盖23盖置于脚轮本体20顶部,令直轴24的下段242穿设直轴上盖23的透孔230、培林22的透孔 220、脚轮本体20的通孔203及T型衬套25的透孔250后,令直轴M锁设段243穿设垫片 26后,以螺帽27锁固,使各组件与脚轮本体20活动结合。使用时,请参阅图3所示,当脚轮2装设于座椅并荷重时,其垂直下压的重力由培林22及脚轮本体20共同负担,由于直轴M下段242的距离长,相对直轴上盖23至T型衬套25间的距离随之增长,致使培林22及脚轮本体20的荷重能力增强;再者,当脚轮2进行移动旋转时,直轴M下段242及T型衬套25对旋转侧力的负担能力,亦因直轴上盖23至 T型衬套25间距离的增长而变强,进而使整个脚轮2更不易损坏。另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本技术可将铁制的脚轮本体20更换为塑料制的脚轮本体20a,将铁制的直轴上盖23更换为塑料制的直轴上盖23a ;其中该脚轮本体20a具有培林容置槽204,该培林容置槽204中心具有贯穿的通孔205 ;直轴上盖23a,其顶面具有供直轴M的抵制部241容置的六角槽231,该六角槽231中心具有供直轴M下段242穿设的透孔230a ;令培林22置于脚轮本体20a所设的培林容置槽204内,再令直轴上盖23a盖置于脚轮本体20顶部,令直轴M的下段242穿设直轴上盖23a的透孔230a、培林22的透孔 220、脚轮本体20a的通孔205,令直轴M锁设段243穿设垫片沈后,以螺帽27锁固,使各组件与脚轮本体20a活动结合为脚轮加。 使用时,请参阅图6所示,当脚轮加装设于座椅并荷重时,其垂直下压的重力由培林22及脚轮本体20a共同负担,由于直轴M下段242的距离长,相对直轴上盖23a至脚轮本体20a底面间的距离随之增长,致使培林22及脚轮本体20a的荷重能力增强;再者,当脚轮加进行移动旋转时,直轴M下段242及脚轮本体20a对旋转侧力的负担能力,亦因直轴上盖23a至脚轮本体20a底面间距离的增长而变强,进而使整个脚轮2更不易损坏。权利要求1.一种脚轮结构改进,其包括脚轮本体、衬套、培林、直轴上盖、直轴、T型衬套、垫片及螺帽,其特征在于其中脚轮本体,具有供衬套及培林置入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中心具有贯穿的通孔; 衬套,其中心具有供培林穿设的透孔; T型衬套,于其中心具有供直轴穿设的透孔;令衬套及培林置于脚轮本体所设的容置槽内,再令直轴上盖盖置于脚轮本体顶部,令直轴的下段穿设直轴上盖的透孔、培林的透孔、脚轮本体的通孔及T型衬套的透孔后,令直轴锁设段穿设垫片,以螺帽锁固,使各组件与脚轮本体活动结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其中衬套是位于培林与脚轮本体之间,而可修正培林与脚轮本体的结合尺寸,使培林与脚轮本体紧密结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其中T型衬套是位于直轴与脚轮本体之间,并包覆直轴与脚轮本体,藉此可增加该两者的强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脚轮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轮结构改进,其包括脚轮本体、衬套、培林、直轴上盖、直轴、T型衬套、垫片及螺帽,其特征在于:其中:脚轮本体,具有供衬套及培林置入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中心具有贯穿的通孔;衬套,其中心具有供培林穿设的透孔;T型衬套,于其中心具有供直轴穿设的透孔;令衬套及培林置于脚轮本体所设的容置槽内,再令直轴上盖盖置于脚轮本体顶部,令直轴的下段穿设直轴上盖的透孔、培林的透孔、脚轮本体的通孔及T型衬套的透孔后,令直轴锁设段穿设垫片,以螺帽锁固,使各组件与脚轮本体活动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博全
申请(专利权)人:蔡博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