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步行式插秧机旋转式分插机构强制推秧装置。共轭凸轮通过双键与凸轮座连接,凸轮座通过螺钉与行星架连接,凸轮座两端分别通过深沟球轴承和凸轮座衬套活套在行星轴上,拨叉活套在拨叉轴上,拨叉轴支撑在栽植臂壳体上,拨叉一端通过连接块与推秧杆连接,另一端装有与共轭凸轮分别接触的滚子;所述的定位板为调节板,调节板和栽植臂壳体上均有七个错开的孔,只能使得调节板上的某一个孔与栽植臂壳体上的某一个孔对齐,通过螺栓连接,调节栽植臂壳体和行星轴的相对相位角。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共轭凸轮推秧,推秧准确,能适应插秧机在任何转速下的作业。取消弹簧,作业时噪声减小。增加调节板,使得栽植臂的角度可调,实现不同栽植臂同步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插秧机,具体涉及一种步行式插秧机旋转式分插机构强制推秧装置。
技术介绍
步行式插秧机传统分插机构利用曲柄摇杆机构原理,属于往复运动机构,作业时 振动大,作业效率低,机手劳动强度大。近些年步行式插秧机新使用的旋转式分插机构,它 利用行星轮系实现插秧时的非勻速要求,作业时惯性力小,作业效率高,机手劳动强度小。推秧装置的作用是将栽植臂从插秧机秧箱上取下来的秧苗推入田中,可有效防止 秧苗回带,减少漏插现象。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出售的步行式插秧机旋转式分插机构推秧 装置由平面凸轮、拨叉、推秧杆和弹簧共同完成推秧动作,其结构形式简单,但不能适应不 同的转速,特别是作业速度变化较大时,往往出现推秧结束时间提前或滞后,这是由于推秧 的开始时间决定于凸轮的廓线,而推秧时间的长短则决定于弹簧的刚度。当插秧速度太慢 时,推秧提前,反之推秧滞后,这都造成秧苗的直立度差,影响秧苗的返青。而一般情况不会 更换弹簧,因此插秧机只能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作业,对速度的适应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步行式插秧机旋转式分插机构强制推秧装置,该装置采 用基于共轭凸轮的推秧机构,能满足插秧机的插秧要求,并能适应插秧机在任何转速下的 作业,同时具有调节栽植臂角度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在栽植臂壳体内安装有推秧机构,推秧机构中的共轭凸轮活套在行星 轴上,推秧机构中的拔叉通过连接块与推秧杆连接,栽植臂壳体外安装有秧针和定位板。所 述的推秧机构包括共轭凸轮、凸轮座和拨叉;共轭凸轮通过双键与凸轮座连接,凸轮座通过 螺钉与行星架连接,凸轮座两端分别通过深沟球轴承和凸轮座衬套活套在行星轴上,拨叉 活套在拨叉轴上,拨叉轴支撑在栽植臂壳体上,拨叉一端通过连接块与推秧杆连接,另一端 装有与共轭凸轮9分别接触的滚子;所述的定位板为调节板,调节板和栽植臂壳体上均有 七个孔,调节板上的七个孔与栽植臂壳体上的七个孔的位置是错开的,调节板上的某一个 孔与栽植臂壳体上的某一个孔对齐,通过螺栓连接,来调节栽植臂壳体和行星轴的相对相 位角。通过共轭凸轮和栽植臂壳体的相对转动,带动拨叉间歇性摆动,实现推秧杆的推出、 缩回和静止。调节板通过普通平键和定位销安装和定位在行星轴上;连接块上加工有内螺纹, 推秧杆上加工有外螺纹,连接块和推秧杆通过螺纹连接;拨叉和连接块接触端有一凹槽结 构,连接块的外形为圆柱体,连接块与拨叉的凹槽结构接触处的结构是在圆柱体的基础上 在中部对称切除两块。所述的定位销的结构为普通圆柱销切除一块。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满足插秧机的插秧要求,采用共轭凸轮推秧,推秧准确,能适应插秧机在 任何转速下的作业。由于取消了弹簧,作业时噪声减小。增加了调节板,使得栽植臂的角度 可调,这样就可以实现步行式插秧机(假设四行)不同栽植臂同步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中1、行星轴,2、普通平键,3、定位销,4、调节板,5、螺栓,6、栽植臂壳体,7、秧 针,8、螺钉,9、共轭凸轮,10、双键,11、凸轮座,12、螺钉,13、行星架,14、深沟球轴承,15、凸 轮座衬套,16、拨叉,17、拨叉轴,18、连接块,19、推秧杆,20、滚子。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在栽植臂壳体6内安装有推秧机构,推秧机构中的凸 轮活套在行星轴1上,推秧机构中的拔叉16通过连接块18与推秧杆19连接,栽植臂壳体 6外安装有秧针7和定位板。所述的推秧机构包括共轭凸轮9、凸轮座11和拨叉16 ;共轭 凸轮9通过双键10与凸轮座11连接,凸轮座11通过螺钉12与行星架13连接,凸轮座11 两端分别通过深沟球轴承14和凸轮座衬套15活套在行星轴1上,拨叉16活套在拨叉轴17 上,拨叉轴17支撑在栽植臂壳体6上,拨叉16 —端通过连接块18与推秧杆19连接,另一 端装有与共轭凸轮9分别接触的滚子20 ;所述的定位板为调节板4,调节板4和栽植臂壳体 6上均有七个孔,调节板4上的七个孔与栽植臂壳体6上的七个孔的位置是错开的,即调节 板4上的七个孔与栽植臂壳体6上的七个孔不是同时对齐的,不能同时穿进螺栓,只有调节 板4上的某一个孔与栽植臂壳体6上的某一个孔对齐,通过螺栓5连接,来调节栽植臂壳体 6和行星轴1的相对相位角。通过共轭凸轮9和栽植臂壳体6的相对转动,带动拨叉16间歇性摆动,实现推秧 杆19的推出、缩回和静止。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动力由行星轴1输入,行星轴1通过普通平键2和定位销3实现与 调节板4的周向定位和轴向固位,调节板4通过螺栓5与栽植臂壳体6连接,栽植臂壳体6 就随行星轴1一起运动。秧针7通过螺钉8与栽植臂壳体6连接。实现动力从行星轴1到 秧针7的传递,形成秧针7所需的轨迹和姿态。定位销3的结构为普通圆柱销切除一块,同时起到轴向定位和传递动力。调节板 4上有一个孔,调节板4和栽植臂壳体6上均有七个孔,调节板4上的七个孔与栽植臂壳体 6上的七个孔的位置是错开的,即调节板4上的七个孔与栽植臂壳体6上的七个孔不是同 时对齐的,不能同时穿进螺栓,只有调节板4上的某一个孔与栽植臂壳体6上的某一个孔对 齐,通过螺栓5连接,来调节栽植臂壳体6和行星轴1的相对相位角。共轭凸轮9通过双键10与凸轮座11连接,实现动力传递;凸轮座11通过螺钉12 与行星架13连接,共轭凸轮9与行星架13 —起转动;凸轮座11通过深沟球轴承14和凸轮座衬套15活套在行星轴1上。这样共轭凸轮9与行星轴1就形成相对转动。拨叉16活套 在拨叉轴17上,拨叉轴17支撑在栽植臂壳体6上,拨叉16 —端通过连接块18与推秧杆19 连接,拨叉16另一端装有与共轭凸轮接触的滚子20。连接块18上加工有内螺纹,推秧杆19上加工有外螺纹,连接块18和推秧杆19通 过螺纹连接;拨叉16和连接块18接触端有一凹槽结构,连接块18的外形为圆柱体,连接块 18与拨叉16的凹槽结构接触处的结构是在圆柱体的基础上在中部对称切除两块,从而限 制推秧杆19的转动。推秧杆19就随着拨叉16的间歇性摆动而推出、缩回和静止。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动力由行星轴1输入,行星轴1做行星运动,是自转和公转的合成, 其绝对运动是非勻速摆动。栽植臂壳体6通过调节板4、螺栓5、普通平键2和定位销3与 行星轴1装配和定位,栽植臂壳体6和行星轴1 一起运动。栽植臂壳体6通过调节板4上均有七个孔,通过这七个孔的错位连接可以实现栽 植臂壳体6和行星轴1相位角的调整,这样就可以实现步行式插秧机(假设4行)不同栽 植臂同步作业。栽植臂壳体6上有通过螺钉固定的秧针7,在栽植臂壳体6的带动下,秧针 7的运动轨迹满足插秧的轨迹和姿态要求。共轭凸轮9包容在栽植臂壳体6内,并通过双键10、凸轮座11和螺钉12固定到行 星架13上,与行星架13 —起做圆周运动。凸轮座11通过深沟球轴承14和凸轮座衬套15 活套在行星轴1上,这样共轭凸轮9与行星轴1就产生了相对转动。拨叉16通过拨叉轴17支撑在栽植臂壳体6上,拨叉16的一端装有两个滚子20, 分别与共轭凸轮9的主副凸轮接触。这样共轭凸轮9的转动就带动拨叉16的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步行式插秧机旋转式分插机构强制推秧装置,包括在栽植臂壳体内安装有推秧机构,推秧机构中的共轭凸轮活套在行星轴上,推秧机构中的拔叉通过连接块与推秧杆连接,栽植臂壳体外安装有秧针和定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秧机构包括共轭凸轮(9)、凸轮座(11)和拨叉(16);共轭凸轮(9)通过双键(10)与凸轮座(11)连接,凸轮座(11)通过螺钉(12)与行星架(13)连接,凸轮座(11)两端分别通过深沟球轴承(14)和凸轮座衬套(15)活套在行星轴(1)上,拨叉(16)活套在拨叉轴(17)上,拨叉轴(17)支撑在栽植臂壳体(6)上,拨叉(16)一端通过连接块(18)与推秧杆(19)连接,另一端装有与共轭凸轮(9)分别接触的滚子(20);所述的定位板为调节板(4),调节板(4)和栽植臂壳体(6)上均有七个孔,调节板(4)上的七个孔与栽植臂壳体(6)上的七个孔的位置是错开的,调节板(4)上的某一个孔与栽植臂壳体(6)上的某一个孔对齐,通过螺栓(5)连接,来调节栽植臂壳体(6)和行星轴(1)的相对相位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能,李吉业,黄前泽,胡小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