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凸轮-空间双摇杆摆动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7292 阅读:4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凸轮-空间双摇杆摆动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包括传动部件和栽植臂。栽植臂壳体分内外两层,两者可以相互转动;圆柱凸轮与推秧凸轮一体通过凸轮法兰固定于齿轮壳体;圆柱凸轮底部的凸起与输入摇杆接触;输出摇杆一端与连杆铰接,一端与栽植臂外壳体固连;运动过程中,圆柱凸轮的转动转化为摇杆的摆动,进而转化为栽植臂外壳体的摆动,从而实现秧针的摆动。利用三段式推秧杆,即推秧杆和弹簧座采用仿链节式球铰连接,以满足栽植臂摆动后完成推秧杆直线推秧动作。取秧后,在圆柱凸轮的作用下栽植臂摆动,使秧苗入土点相对取秧位置左移或右移,在取秧口等距分布前提下使得插秧位置形成农艺要求的宽窄行不等行距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圆柱凸轮-空间双摇杆摆动式宽窄行插秧 机分插机构。
技术介绍
宽窄行插秧就是指水稻插秧的行间距实行一宽一窄的种植方式,这种种植方式利 用作物边际优势的增产原理,通过调整插秧的行间距,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度,减轻病害, 增加叶面积指数,延长叶片寿命,加速干物质积累,从而达到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目的。分插机构是插秧机上实现取秧、植入田中、使秧苗成行种植的部件。在现有公开的 插秧机分插机构文献中,现有分插机构上的栽植臂仅做平行于前进方向且垂直地面的平面 运动,在取秧口等距分布前提下,插秧位置不能形成农艺要求的宽窄行秧苗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凸轮-空间双摇杆摆动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 构,是一种能够实现宽窄行插秧作业的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传动部件和栽植臂,传动部件包括在链轮箱内传递动力的中心轴,中 心轴两端固定有内部结构相同的左、右齿轮壳,伸出左、右齿轮壳体外的左上和右上的行星 轴上分别装有结构相同的左上、右上栽植臂。在中心轴左、右端的左、右齿轮壳体内分别安 装左、右中心偏心直齿轮,空套在中心轴上的左、右中心偏心直齿轮分别通过左、右法兰与 机架固定连接,安装在左、右中间轴上的左、右中间非圆直齿轮分别与各自的左、右中心偏 心直齿轮啮合,安装在左、右行星轴上的左、右行星偏心直齿轮分别与各自的左、右中间非 圆直齿轮啮合;左、右行星轴伸出左、右齿轮壳体体外的一端分别固定有结构相同的左、右 栽植臂壳体;所述的左、右栽植臂壳体均包括栽植臂底座、栽植臂内壳体和栽植臂外壳体; 栽植臂底座与栽植臂内壳体固定连接,栽植臂底座与行星轴固定连接,栽植臂底座空套于 凸轮法兰;栽植臂外壳体套于栽植臂内壳体上,两者能相对转动;秧针与推秧杆安装于栽 植臂外壳体上,随栽植臂外壳体摆动;圆柱凸轮和推秧凸轮一同通过凸轮法兰与齿轮壳体 固定连接;与推秧凸轮接触的拨叉相对于拨叉轴转动,拨叉轴固定在栽植臂内壳体上;滑 块放置于圆柱凸轮的滑道中,并且通过滑块固定套固定;螺钉一端固定于栽植臂底座上,螺 钉另一端嵌于滑块固定套底部的横槽中,限制滑块固定套的周向转动;输入摇杆、连杆和输 出摇杆构成一个空间双摇杆机构;输入摇杆一端与滑块固定套侧面凸起接触,另一端与连 杆一端铰接,同时输入摇杆空套于螺栓;螺栓固定在栽植臂底座上;输出摇杆一端与连杆 另一端连接,输出摇杆另一端穿过栽植臂内壳体上的孔固定于栽植臂外壳体上。所述的推秧杆采用三段式连接,即推秧杆通过球铰链节与弹簧座连接;推秧杆、球 铰链节和弹簧座之间相互转动,将弹簧座的直线运动转化为与之成角度的推秧杆的直线运 动。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圆柱凸轮-空间双摇杆机构以及一套可以摆动的栽植臂,使得栽植臂 在绕行星轴转动的同时可以实现相对于前进方向的侧向来回摆动,使秧苗入土点相对取秧 位置左移或右移,在取秧口等距分布前提下使得插秧位置形成农艺要求的宽窄行不等行距 分布。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1右栽植臂的A-A剖视图。图中1.中心轴,2、2'.法兰,3、3'.齿轮壳体,4、4'.中心偏心直齿轮,5、 5'.中间非圆直齿轮,6、6'.中间轴,7、7'.行星偏心直齿轮,8、8'.凸轮法兰,9、 9'.固定螺钉,10、10'.滑块固定套,11、1Γ .推秧凸轮,12、12'.栽植臂底座,13、 13'.圆柱凸轮,14、14'.行星轴,15、15'.滑块,16、16'.拨叉,17、17'.拨叉轴, 18,18'.栽植臂内壳体,19、19'.栽植臂外壳体,20.输入摇杆,21.回转螺栓,22.连杆, 23.输出摇杆,24.弹簧后座,25.推秧弹簧,26.弹簧座,27.球铰链节,28.推秧杆,29.秧 针。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包括传动部件和栽植臂,传动部件包括在链轮箱内传递动力的 中心轴1,中心轴1两端固定有内部结构相同的左、右齿轮壳体3'、3,伸出左、右齿轮壳体 3'、3外的左上和右上的行星轴上分别装有结构相同的左上、右上栽植臂。在中心轴1左、 右端的左、右齿轮壳体3'、3内分别安装左、右中心偏心直齿轮4'、4,空套在中心轴上的 左、右中心偏心直齿轮4'、4分别通过左、右法兰2'、2与机架固定连接,安装在左、右中间 轴6'、6上的左、右中间非圆直齿轮5'、5分别与各自的左、右中心偏心直齿轮4'、4啮 合,安装在左、右行星轴14'、14上的左、右行星偏心直齿轮7'、7分别与各自的左、右中间 非圆直齿轮5'、5啮合;左、右行星轴14'、14伸出左、右齿轮壳体3'、3体外的一端分别 固定有结构相同的左、右栽植臂壳体,栽植臂在绕行星轴转动的同时可以绕垂直于行星轴 方向的轴线做周期摆动。所述的左、右栽植臂壳体均包括栽植臂底座、栽植臂内壳体和栽植 臂外壳体;以右栽植臂为例栽植臂底座12与栽植臂内壳体18固定连接,栽植臂底座12与 行星轴14固定连接,栽植臂底座12空套于凸轮法兰8 ;栽植臂外壳体19套于栽植臂内壳 体18上,两者能相对转动;秧针四与推秧杆观安装于栽植臂外壳体19上,随栽植臂外壳 体19摆动;圆柱凸轮13和推秧凸轮11 一同通过凸轮法兰8与齿轮壳体3固定连接;与推 秧凸轮11接触的拨叉16相对于拨叉轴17转动,拨叉轴17固定在栽植臂内壳体18上;滑 块15放置于圆柱凸轮13的滑道中,并且通过滑块固定套10固定;螺钉9 一端固定于栽植 臂底座12上,螺钉9另一端嵌于滑块固定套10底部的横槽,限制滑块固定套10的周向转 动;输入摇杆20、连杆22和输出摇杆23构成一个空间双摇杆机构;输入摇杆20 —端与滑 块固定套10侧面凸起接触,另一端与连杆22 —端铰接,同时输入摇杆20空套于螺栓21 ; 螺栓21固定在栽植臂底座12上;输出摇杆23 —端与连杆22另一端连接,输出摇杆23另一端穿过栽植臂内壳体18上的孔固定于栽植臂外壳体19上。如图2所示,所述的栽植臂摆动由圆柱凸轮——空间双摇杆机构来实现。在圆柱 凸轮13转动的作用下,滑块15沿着圆柱凸轮13上的滑道滑动,带动滑块固定套10沿着圆 柱凸轮13轴向平动,从而使滑块固定套10侧面凸起进而拨动摇杆20绕固定螺钉9摆动, 进而带动输出摇杆23摆动,摇杆23的周期摆动转化为栽植臂外壳体19的周期摆动,从而 实现秧针四和推秧杆观的周期摆动。圆柱凸轮13从取秧之后到推秧之前处于推程状态, 即秧针四和推秧杆观摆出;推秧之后到取秧之前处于回程状态,即秧针四和推秧杆观回 摆。如图2所示,以右栽植臂为例所述的推秧杆观采用三段式连接,即推秧杆观通 过球铰链节27与弹簧座沈连接;推秧杆观、球铰链节27和弹簧座沈之间相互转动,将弹 簧座沈的直线运动转化为与之成角度的推秧杆观的直线运动。从取秧到插秧前,拨叉16 一端与推秧凸轮11接触,另一端拨动弹簧座26的压缩弹簧25,推秧杆观处于最顶端,24 为弹簧后座;同时,推秧杆观在空间双摇杆的作用下绕球铰链节27的一个旋转中心摆动, 与弹簧座沈不同线;推秧时,拨叉16转至推秧凸轮11的缺口,在弹簧25的作用下,推秧杆 28被迅速推出,球铰链节27相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凸轮-空间双摇杆摆动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包括传动部件和栽植臂,传动部件包括在链轮箱内传递动力的中心轴(1),中心轴(1)两端固定有内部结构相同的左、右齿轮壳体(3′、3),伸出左、右齿轮壳体(3′、3)外的左上和右上的行星轴上分别装有结构相同的左上、右上栽植臂;其特征在于:在中心轴(1)左、右端的左、右齿轮壳体(3′、3)内分别安装左、右中心偏心直齿轮(4′、4),空套在中心轴上的左、右中心偏心直齿轮(4′、4)分别通过左、右法兰(2′、2)与机架固定连接,安装在左、右中间轴(6′、6)上的左、右中间非圆直齿轮(5′、5)分别与各自的左、右中心偏心直齿轮(4′、4)啮合,安装在左、右行星轴(14′、14)上的左、右行星偏心直齿轮(7′、7)分别与各自的左、右中间非圆直齿轮(5′、5)啮合;左、右行星轴(14′、14)伸出左、右齿轮壳体(3′、3)体外的-端分别固定有结构相同的左、右栽植臂壳体;所述的左、右栽植臂壳体均包括栽植臂底座、栽植臂内壳体和栽植臂外壳体;栽植臂底座与栽植臂内壳体固定连接,栽植臂底座与行星轴固定连接,栽植臂底座空套于凸轮法兰;栽植臂外壳体套于栽植臂内壳体上,两者能相对转动;秧针与推秧杆安装于栽植臂外壳体上,随栽植臂外壳体摆动;圆柱凸轮和推秧凸轮一同通过凸轮法兰与齿轮壳体固定连接;与推秧凸轮接触的拨叉相对于拨叉轴转动,拨叉轴固定在栽植臂内壳体上;滑块放置于圆柱凸轮的滑道中,并且通过滑块固定套固定;螺钉一端固定于栽植臂底座上,螺钉另一端嵌于滑块固定套底部的横槽中,限制滑块固定套的周向转动;输入摇杆、连杆和输出摇杆构成一个空间双摇杆机构;输入摇杆一端与滑块固定套侧面凸起接触,另一端与连杆一端铰接,同时输入摇杆空套于螺栓;螺栓固定在栽植臂底座上;输出摇杆一端与连杆另一端连接,输出摇杆另一端穿过栽植臂内壳体上的孔固定于栽植臂外壳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匀张允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