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8319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发光装置包括:主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安装在所述主体中,该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分离;发光芯片,该发光芯片形成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上,并且电气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保护盖,该保护盖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施例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光的半导体器件。与诸如荧光灯或辉光灯 的常规光源相比,LED在功率消耗、寿命期限、响应速度、安全及环保要求方面是有利的。在 这一点上,已经进行了各种研究以将常规光源替换为LED。LED日益被用作诸如在建筑物的 外部或内部、液晶显示器、电子布告板以及街灯中使用的各种灯的照明装置的光源。
技术实现思路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可靠性的。根据实施例,该发光装置包括主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安装在所 述主体中,该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分离;发光芯片,该发光芯片形成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中的一个上,并且电气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保护盖,该保护盖在第一电极与第 二电极之间突出。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可靠性的。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顶部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发光装置的底部透视图;图3是示出图1的发光装置的平面图;图4是示出图1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顶部透视图;图6是示出图5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底部透视图;图7至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制造发光装置的方法的视图;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制造发光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2是示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顶部透视图;图13是示出图1的发光装置的尺寸的视图;图14是示出主体与一电极(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联接的方案的视图;图15至图18是示出根据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电极(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 的视图;图19至图2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角 部区域的视图;图2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电极结构;图2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极与主体联接的示例;图M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电极的视图;并且图25是示出主体与电极联接的一个示例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这些实施例的描述中,将会理解的是,当层(或膜)、区域、图案、或结构被称为 在另一衬底、另一层(或膜)、另一区域、另一垫、或另一图案“上”或“下”时,它可以“直接” 或“间接”在另一衬底、层(或膜)、区域、垫或图案上,或者也可以存在有一个或多个中间 层。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该种层的位置。出于方便或清楚的目的,附图所示的每层的厚度和尺寸可以被夸大、省略、或示意 性绘制。另外,元件的尺寸并不完全反映真实尺寸。在下文中,将会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和及其制造方法。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的顶部透视图,并且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 的发光装置1的底部透视图。图3是示出发光装置1的平面图,并且图4是示出发光装置 1的截面图。参考图1和图4,根据该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包括主体20,该主体20在其一个或 多个横向表面处设置有粗糙部25 ;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该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 32安装在主体20中;发光芯片10,该发光芯片10安装在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中的 一个上,并且电气连接到第一电极31或第二电极32以发射光;以及保护盖27,该保护盖27 在第一电极31与第二电极32之间突出。主体20可以包括从由以下项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诸如PPA(聚邻苯二甲 酰胺)的树脂材料、Si(硅)、金属材料、PSG(光敏玻璃)、蓝宝石(Al2O3)、以及PCB (印制电 路板)。如果主体20包括导电材料,那么可以在主体20的表面上另外形成有绝缘层(未 示出),从而能够防止主体20与第一电极31及第二电极32短路。根据发光装置1的用途和设计,主体20可以具有各种形状的顶表面,例如矩形形 状、多边形形状和圆形形状。例如,如图1所示,具有矩形形状的发光装置1可以用于边缘 型BLU (背光单元)。在主体20中可以形成有腔体15,使得主体20的上部是开口的。腔体15具有杯状 形状或凹陷容器形状。腔体15的内部侧表面可以垂直于主体20的底表面,或者相对于主 体20的底表面倾斜。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腔体15可以具有圆形、矩形、多边形或椭圆形形状。另外, 如图1和图3所示,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腔体15可以具有带弯曲角部的矩形形状。粗糙部25可以形成在主体20的至少一个横向表面上。通过根据该实施例的发光 装置1的制造过程、具体通过以一个装置为单位将多个发光装置分离的切割过程来形成该 粗糙部25,并且,将会在下面描述该实施例。另外,在主体20的上部可以形成有阴极标记22。该阴极标记22用于在发光装置 1的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之间进行区分,从而能够区分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的 极性。5在主体20中,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彼此电气绝缘。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 极32电气连接到发光芯片10,以向该发光芯片10供应电力。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可以包括金属材料,例如,可以包括从由以下项组成的 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Ti、Cu、Ni、Au、Cr、Ta、Pt、Sn、Ag以及P。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 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但该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贯穿主体20的底表面,从而形成发光装置1的底表面。 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的端子可以暴露到主体20的外部。由于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贯穿主体20,所以,由安装在第一电极31和第二 电极32中的一个上的发光芯片10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电极31或第二电极32排出。可以对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的突出到主体20外部的端子进行焊接,从而发 光装置1可以容易地安装在诸如基板的外部构件上。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图5是示出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的顶部透视图,并且图6是示出第一电极 31和第二电极32的底部透视图。参考图5和图6,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的暴露到主体20外部的端子可以分 别分支成多个子电极31a和31b以及多个子电极3 和32b。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电极 31的端子被分支成两个第一子电极31a和31b,而第二电极32的端子可以被分支成两个第 二子电极32a和32b。在两个第一子电极31a和31b之间的第一凹部35a以及在两个第二子电极3 和 32b之间的第二凹部35b的横向表面的上部和下部可以具有阶状结构,并且这些横向表面 的下部可以具有弯曲表面。可以从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的至少一个横向表面的顶部形成有突起33a、 33b和33c。相对于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的底部,突起33a、3 和33c具有阶状结构。 因此,可以形成如下区域在该区域中,由于该突起33a、3;3b和33c,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 极32的顶表面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的底表面的宽度,并且该区域可 以具有T形截面。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的两个相向的横向表面3 和34b可以倾斜或者可以 具有阶状结构。主体20以及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可以相互牢固地联接,并且通过第一电极 31和第二电极32的上述结构,能够防止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与主体20分离。另外, 由于该结构使得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的表面积增加,所以能够提高发光装置1的发 光效率。即使第一电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主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主体中,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分离;发光芯片,所述发光芯片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一个上,并且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以及保护构件,所述保护构件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载畯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