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284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捕鼠器;一种捕鼠器,其特征是:它包括第一斜挡板、第二斜挡板、直通管、钓钩、翘板、转轴、配重块,门板;第一斜挡板与第二斜挡板两者相向倾斜,第一斜挡板与水平面呈110。~150。角,第二斜挡板与水平面呈30。~80。角;第一斜挡板与第二斜挡板之间的底面、侧面均封闭,两者的顶部与直通管连接;直通管的纵截面呈矩形,转轴的两端设于直通管的两纵侧面上,翘板居中铺于转轴上并与转轴连接固定;配重块设于翘板位于直通管出口端的底面上;钓钩设于第一斜挡板与直通管的连接处;门板设于直通管入口端,与直通管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设计,可以重复使用,提高了捕捉老鼠的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捕鼠器
技术介绍
现在的捕鼠器或者捕鼠夹均为触发式陷阱,因此在使用一次过后必须将陷阱重新 设置,如此,捉鼠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捕鼠器或者捕鼠夹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多次捕 捉老鼠而不用重复设置陷阱的捕鼠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捕鼠器,其特征是它包括第 一斜挡板、第二斜挡板、直通管、钓钩、翘板、转轴、配重块,门板;第一斜挡板与第二斜挡板 两者相向倾斜,第一斜挡板与水平面呈110。 150。角,第二斜挡板与水平面呈30。、0。角;第 一斜挡板与第二斜挡板之间的底面、侧面均封闭,两者的顶部与直通管连接;直通管的纵截 面呈矩形,转轴的两端设于直通管的两纵侧面上,翘板居中铺于转轴上并与转轴连接固定; 配重块设于翘板位于直通管出口端的底面上;钓钩设于第一斜挡板与直通管的连接处;门 板设于直通管入口端,与直通管旋转连接。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是门板由金属丝编制而成。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是第一斜挡板、第二斜挡板形成的内表面的滑动摩擦系数 小于0. 2。本技术采用上述设计;将诱饵挂在钓钩上,以诱惑老鼠,倒倾斜的容器光滑内 壁使得老鼠无法往上怕,如此,可重复捕捉老鼠而又不用每次都设置陷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右视方向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捕鼠器,其特征是它包括第一斜挡板1、第二斜挡板2、直 通管3、钓钩7、翘板6、转轴5、配重块9,门板8 ;第一斜挡板1与第二斜挡板2两者相向倾 斜,第一斜挡板1与水平面呈110。 150。角,第二斜挡板2与水平面呈30。、0。角;第一斜 挡板1与第二斜挡板2之间的底面、侧面均封闭,两者的顶部与直通管3连接;直通管3的 纵截面呈矩形,转轴5的两端设于直通管3的两纵侧面上,翘板6居中铺于转轴5上并与转 轴5连接固定;配重块9设于翘板6位于直通管3出口端的底面上;钓钩7设于第一斜挡板 1与直通管3的连接处;门板8设于直通管3入口端,与直通管3旋转连接。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是门板8由金属丝编制而成。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是第一斜挡板1、第二斜挡板2形成的内表面的滑动摩擦 系数小于0.2。本技术使用时,将诱饵挂在钓钩7上,以诱惑老鼠,当老鼠经过翘板6后会跌 落至容器内,倒倾斜的容器光滑内壁使得老鼠无法往上怕,如此,可重复捕捉老鼠而又不用 每次都设置陷阱。权利要求1.一种捕鼠器,其特征是它包括第一斜挡板、第二斜挡板、直通管、钓钩、翘板、转轴、 配重块,门板;第一斜挡板与第二斜挡板两者相向倾斜,第一斜挡板与水平面呈110。 150。 角,第二斜挡板与水平面呈30。、0。角;第一斜挡板与第二斜挡板之间的底面、侧面均封闭, 两者的顶部与直通管连接;直通管的纵截面呈矩形,转轴的两端设于直通管的两纵侧面上, 翘板居中铺于转轴上并与转轴连接固定;配重块设于翘板位于直通管出口端的底面上;钓 钩设于第一斜挡板与直通管的连接处;门板设于直通管入口端,与直通管旋转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是门板由金属丝编制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是第一斜挡板、第二斜挡板形成的内表面的 滑动摩擦系数小于0.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捕鼠器;一种捕鼠器,其特征是它包括第一斜挡板、第二斜挡板、直通管、钓钩、翘板、转轴、配重块,门板;第一斜挡板与第二斜挡板两者相向倾斜,第一斜挡板与水平面呈110。~150。角,第二斜挡板与水平面呈30。~80。角;第一斜挡板与第二斜挡板之间的底面、侧面均封闭,两者的顶部与直通管连接;直通管的纵截面呈矩形,转轴的两端设于直通管的两纵侧面上,翘板居中铺于转轴上并与转轴连接固定;配重块设于翘板位于直通管出口端的底面上;钓钩设于第一斜挡板与直通管的连接处;门板设于直通管入口端,与直通管旋转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设计,可以重复使用,提高了捕捉老鼠的效率。文档编号A01M23/04GK201878664SQ2010205762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豪楠 申请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鼠器,其特征是:它包括第一斜挡板、第二斜挡板、直通管、钓钩、翘板、转轴、配重块,门板;第一斜挡板与第二斜挡板两者相向倾斜,第一斜挡板与水平面呈110。~150。角,第二斜挡板与水平面呈30。~80。角;第一斜挡板与第二斜挡板之间的底面、侧面均封闭,两者的顶部与直通管连接;直通管的纵截面呈矩形,转轴的两端设于直通管的两纵侧面上,翘板居中铺于转轴上并与转轴连接固定;配重块设于翘板位于直通管出口端的底面上;钓钩设于第一斜挡板与直通管的连接处;门板设于直通管入口端,与直通管旋转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豪楠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