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适广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伞体或帽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8208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伞体或帽体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帽座、帽骨和帽布构成,帽座为盘状或平板状的帽座,帽座的边缘通过活动节连接四根或四根以上的帽骨,每根帽骨分为二段或二段以上并由活动节连接,每根帽骨的最外端设有固定帽布的穿线孔,帽布覆盖帽座及所有帽骨,每段帽骨与帽布之间由缝线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即可遮阳光、挡雨水,又可折叠,其整体形状可以制成帽状,也可以制成伞状,还能承受很大的风力,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方便,牢固耐用,美观大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具体是一种可制作成折叠帽、折叠伞或折叠 太阳伞的折叠伞体或帽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们生活中用来遮阳光或挡雨水的用具有雨伞、太阳伞或各类的帽子。雨伞 虽然可以遮阳光、挡雨水,但它的缺点是需要用手拿,难以空出两只手来干活。麦秆编织的 草帽虽然可以遮阳光,但它帽檐平,不能挡雨水,而且淋雨后会发黑。农家常用的竹篾竹 叶编成的雨帽或硬纸外包塑料做成的圆锥形的帽子以及硬塑料做的短檐帽(俗称越南兵 帽),虽然可以遮阳光,挡雨水,但它笨重不能折叠,携带不方便。用钢线圈做帽边缘的布帽, 可以遮阳光,又可以折叠收小,但其帽檐平,不能挡雨水。有些具有装饰性的帽子,一般只能 遮阳光,不能挡雨水,或者仅能挡雨水,不能折叠,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但可遮阳挡雨,还可随意折叠的伞 体或帽体装置。本技术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折叠伞体或帽体装置 包括帽座、帽骨、帽布,所述帽座为盘状或平板状的帽座,帽座的边缘通过活动节连接四根 或四根以上的帽骨,每根帽骨分为二段或二段以上并由活动节连接,每根帽骨的最外端设 有固定帽布的穿线孔,帽布覆盖帽座及所有帽骨,每段帽骨与帽布之间由缝线定位。所述帽座的顶部装有弹簧或弹片。所述帽座的边缘还通过活动节连接有四根或四根以上的内层帽骨,以及缝接有 覆盖内层帽骨的内层帽布,内层帽骨同样是每根分成二段或二段以上并由活动节连接,且 每段帽骨与内层帽布之间由缝线定位,内层帽骨的外端同样设有用于固定内层帽布的穿线 孔。本技术装置在张开时帽布呈紧绷状,其帽檐成斜坡状,即可遮阳光、挡雨水, 又可折叠,其整体形状可以制成帽状,也可以制成伞状,还能承受很大的风力,而且结构简 单,造价低,操作方便,牢固耐用,美观大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的每根帽骨分成2段。图2是图1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图1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图1中帽座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图1将帽布取下后把帽骨折叠进盘状帽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该结构的每根帽骨均为片状帽骨,并各分成4段。图7是图6将帽布取下后把帽骨折叠进盘状帽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将帽布取下后把帽骨折叠进盘状帽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或图8中的I部分放大图。图11是图1或图8中的II部分放大图。图12是图6中的III部分放大图。图13是图6或图8中的IV部分放大图。图14是图8中的V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5所示,制作成可折叠的伞体装置是由三大部分构成盘状(也可以是 平板状)帽座5、条状(也可是片状)帽骨7以及帽布3构成,帽座5的顶部中间安装有弹 簧4(也可以是弹片),弹簧的作用是当帽体装置打开后,把帽布中间顶起,使帽布更加绷 紧;帽座5的边缘设有8个活动节,分布均勻的八根帽骨7通过活动节与帽座5相连接,每 根帽骨分为前骨1和后骨2 二段,前骨1与后骨2之间由活动节相连接,每根帽骨7的最外 端设有穿线孔,它的作用是把帽布边角固定在其上;帽布3覆盖帽座5及所有帽骨,每段帽 骨与帽布3之间由缝线定位。所述帽布3是由若干块布片、内小外大相互缝接而成,帽布3的形状视帽骨的形状 改变而改变,没有固定的形象,以安装在帽体装置上打开后平整绷紧为准。帽布3与帽骨7的连接方法每根帽骨的穿线孔固定在帽布边角上,每段帽骨的中 间部分用线绑在帽布片与帽布片之间的缝接线,绑线的作用是限制帽骨,不让它偏离帽布 片与帽布片的逢接线,只能沿缝接线移动。折叠的时候,帽布是与帽骨一起折叠进帽座上面 的。帽骨与帽布的连接方法与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折叠伞的伞布与伞骨连接方法基本相同。本技术采用的帽骨根数可以是四根或四根以上,每根帽骨可以分为二段或二 段以上。如图6-图7所示,制作成可折叠的帽体装置与上述制作成可折叠的伞体装置结 构基本相同,但其帽体装置打开后帽面斜度很大,坡度较陡,而且它采用的帽骨7形状为片 状、根数为四根,每根分成四段,即在前骨1与后骨2之间增加两段中间骨6,前骨1与中间 骨6之间、两段中间骨6之间、中间骨6与后骨2之间、后骨2与帽座5之间的连接均通过 活动节连接,使每段骨都能像小刀一样折叠合拢,可以折叠卷进帽座上面。本技术还可以制成伞体和帽体相结合的结构,如图8-图9所示,该结构是在 图1所示伞体装置的基础上,在帽座5的边缘通过活动节连接有四根内层帽骨以及缝接有 覆盖内层帽骨的内层帽布,内层帽骨的每根帽骨分成四段并由活动节连接,且每段帽骨与 内层帽布之间由缝线定位,内层帽骨的外端同样设有用于固定内层帽布的穿线孔。本技术装置的基本折叠方法是第一步是将前骨向后骨或向离前骨最近的中 间骨合拢,由外向里像卷裤腿一样一层一层往里折叠,直到折叠进帽座顶部。张开的顺序正 好相反。当需折叠的帽骨根数是6至12根,且每根帽骨只有两段骨时,由于每段骨打开或 折叠的幅度比较大,是整根帽骨的1/2左右,因此它的折叠过程是第一步是把两根帽骨的 前骨同时向后骨折叠,接着把剩下的其它前骨都往后骨折叠,第二步是把折叠后的前骨、后 骨连帽布一起再次折叠进帽座顶部。张开顺序与折叠顺序相反,第一步是把所有的后骨、前 骨连同连在帽骨上的帽布从帽座上打开,也就是翻到帽座的外缘,再把前骨逐个打开,当只 剩下最后两根帽骨的前骨时,要同时两根下拨,才能让它完全张开。当需折叠的帽骨根数是6根以下,且每根帽骨只有两段骨时,张开时则不用两根 前骨同时下拨,折叠时也不用两根前骨同时折叠,只需要一段接一段打开或折叠便可。当每 根帽骨有三段或三段以上时,打开与折叠则更为简单,因为它每段骨打开、折叠都只是整根 帽骨的1/3或小于1/3,所以它打开与折叠不需要两根前骨同时打开,两根前骨同时折叠, 只需要一段接一段,就像翻裤腿一样,一层层打开或一段接一段像卷裤腿一样,一层层卷起 便可。本技术装置在张开后帽布紧绷,帽檐成斜坡,即可以遮阳光,又可以挡雨水, 还可以折叠,既可以做成很小,也可以做成很大的折叠帽体装置,它可以制成一顶可折叠 的短檐帽直接戴在头上,也可以把它安装在可以折叠的帽戴架上或安装在短缘的塑料帽顶 部,制成长檐和短檐合二为一的帽子,当需要长檐帽时把帽体装置打开,不需要时折叠到短 檐塑料帽顶上。如果把它安装在一根拐杖上,便成一种拐杖和雨伞结合的折叠拐杖伞,这种 伞的折叠伞体装置和拐杖可拆开独立携带,且可以插到泥土里,对钓鱼爱好者非常实用。如 果把它做成太阳伞一样大的折叠帽体装置,在它下面安装上可以伸缩的杆,便成一种太阳 伞。这种太阳伞支撑杆和帽体装置可单独分开,帽体装置又可以折叠,携带比较方便。折叠 帽体装置还可以通过改变帽骨形状或帽面的斜度以及帽骨的段数来改变帽面的形状,制成 各种形状不同,别具特色的帽子、雨伞和太阳伞。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伞体或帽体装置,包括帽座、帽骨、帽布,其特征是所述帽座为盘状或平 板状的帽座,帽座的边缘通过活动节连接四根或四根以上的帽骨,每根帽骨分为二段或二 段以上并由活动节连接,每根帽骨的最外端设有固定帽布的穿线孔,帽布覆盖帽座及所有 帽骨,每段帽骨与帽布之间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伞体或帽体装置,包括帽座、帽骨、帽布,其特征是:所述帽座为盘状或平板状的帽座,帽座的边缘通过活动节连接四根或四根以上的帽骨,每根帽骨分为二段或二段以上并由活动节连接,每根帽骨的最外端设有固定帽布的穿线孔,帽布覆盖帽座及所有帽骨,每段帽骨与帽布之间由缝线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适广
申请(专利权)人:马适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