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面发光功能的LED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382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源领域,具体指一种具有双面发光功能的LED背光源,可以双面均匀发光,且双面发光的强度可以按需要进行调整,从而大大拓宽了其使用范围;由于将两个背光源合为一个背光源进行设计和使用,因此成倍的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和能源的消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结构上的改进可以使超薄型双屏液晶LCD显示器的厚度尺寸达到很小,其背光源部份的厚度尺寸与原双导光板背光源相比,可减小厚度,从而为双屏液晶LCD显示器的结构设计、外观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面发光功能的LED背光源本技术涉及背光源领域,具体指一种具有双面发光功能的LED背光源。 目前的现有发光背光源在为一片液晶LCD显示器提供背景光照明时总会看到反 面开窗造成的或强或弱的阴影,由于当今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副屏开小窗的双屏技术得 到了广泛的使用,诸如移动通讯领域、多媒体音频接收器、玩具等,都迫切需要耗能小、发 光均勻、尺寸小特别是厚度尺寸小的双面发光背光源。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性能可靠的具有双 面发光功能的LED背光源。一种具有双面发光功能的LED背光源,包括LED发光体、导光板、固定导光板的胶 框、位于导光板下底面的下扩散膜和下增光膜、位于导光板上表面的上扩散膜和上增光膜, 所述导光板下表面是凹坑或凸起的圆点状或线条状花纹,凹坑或凸起的花纹规则排列成点 状阵列,导光板的上表面为磨面、镜面或放电面其中之一。优选的,所述导光板表面的凹坑或凸起的排布规则为距LED发光体越近的凹坑 或凸起之间的间距越大,距LED发光体越远的凹坑或凸起之间的间距越小。所述导光板导光率大于80 %,所述导光板镶嵌在胶框内。本技术可以双面均勻发光,且双面发光的强度可以按需要进行调整,从而大 大拓宽了其使用范围;由于将两个背光源合为一个背光源进行设计和使用,因此成倍的减 少原材料的消耗和能源的消耗,本技术在结构上的改进可以使超薄型双屏液晶LCD显 示器的厚度尺寸达到很小,其背光源部份的厚度尺寸与原双导光板背光源相比,可减小厚 度,从而为双屏液晶LCD显示器的结构设计、外观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图;图3为图2中本技术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实例仅仅用以解 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图1、2和3所示,本技术具有双面发光功能的LED背光源,包括LED发光体 1、导光板2、固定导光板的胶框7、位于导光板2下底面的下扩散膜5和下增光膜6以及位于导光板2上表面的上扩散膜3和上增光膜4,其中所述背光源为单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 2下表面是凹坑或凸起的圆点状或线条状花纹,凹坑或凸起的圆点状排列成阵列状,导光板 的上表面为磨面、镜面或放电面。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技术,所述导光板2表面的凹坑或凸起的排布规则为距 离光源越近其凹坑或凸起就越小或间距越大,距离光源越远其凹坑或凸起就越大或间距越根据上述结构的本技术,所述LED发光体1其LED数量可以是单粒也可以是 多粒。根据上述结构的本技术,所述导光板2导光率大于80 %,所述单一导光板2镶 嵌在胶框7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 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双面发光功能的LED背光源,包括LED发光体、导光板、固定导光板的胶框、 位于导光板下底面的下扩散膜和下增光膜、位于导光板上表面的上扩散膜和上增光膜,其 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下表面是凹坑或凸起的圆点状,凹坑或凸起的圆点状排列成点状阵 列,导光板的上表面为磨面、镜面或放电面其中之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面发光功能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 表面的凹坑或凸起的排布规则为距LED发光体越近的凹坑或凸起之间的间距越大,距LED 发光体越远的凹坑或凸起之间的间距越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面发光功能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 导光率大于80 %,所述导光板镶嵌在胶框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背光源领域,具体指一种具有双面发光功能的LED背光源,可以双面均匀发光,且双面发光的强度可以按需要进行调整,从而大大拓宽了其使用范围;由于将两个背光源合为一个背光源进行设计和使用,因此成倍的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和能源的消耗,本技术在结构上的改进可以使超薄型双屏液晶LCD显示器的厚度尺寸达到很小,其背光源部份的厚度尺寸与原双导光板背光源相比,可减小厚度,从而为双屏液晶LCD显示器的结构设计、外观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文档编号F21V8/00GK201875556SQ20102055852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1日专利技术者徐载沅, 朴明求, 郑载衡 申请人:锦湖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面发光功能的LED背光源,包括LED发光体、导光板、固定导光板的胶框、位于导光板下底面的下扩散膜和下增光膜、位于导光板上表面的上扩散膜和上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下表面是凹坑或凸起的圆点状,凹坑或凸起的圆点状排列成点状阵列,导光板的上表面为磨面、镜面或放电面其中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明求徐载沅郑载衡
申请(专利权)人:锦湖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