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678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厨房小家电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磁炉的控制装置。包括设置有操作区域的面板,所述操作区域下设有一电容式感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感应电极包括基板、置于基板上方的导电膜片和连接导电膜片与主控制器的导线,所述导电膜片为至少2个,所述各导电膜片之间的连接处形成两两相互配合的曲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磁炉控制装置,操作时点控和滑动控制并存,操作方式为直线、弧形和圆形,它通过改变电磁炉面板上的触摸位移即可实现功率或时间、温度的调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小家电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磁炉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电磁加热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经过多年发展,产品已进入成熟期,由于其加热速度快,传统中设计的逐步加或减功率的功能操作方式,每次调节功率都必须按动按键一次, 操作繁琐。已不能满足于用户的使用,造成用户在使用时比较难掌握火力。有部分设计者对控制技术改进做了努力。比如,把按钮设置为旋钮等等。设置为旋钮时,人体手指旋转角度超过120度时便难以操作,如果采用多次重复旋转的操作也给用户烹饪过程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炉的多样化操作方式,操作时点控和滑动控制并存,操作方式为直线、弧形和圆形,它通过改变电磁炉面板上的触摸位移即可实现功率或时间、温度的调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炉,包括设置有操作区域的面板,所述操作区域下设有一电容式感应电极,其中,所述电容式感应电极包括基板、置于基板上方的导电膜片和连接导电膜片与主控制器的导线,所述导电膜片为至少2个,所述各导电膜片之间的连接处形成两两相互配合的曲线。上述电容感应电极的导电膜片可以为金属膜贴片、导电油墨和碳墨材料的其中一种或其之间的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时,当用户触摸操作区域时,手指等输入装置与操作区域下方的电容式感应电极上的导电膜片形容电容感应,从而产生一定的电容值。主控制器根据电容感应式触摸电极反馈的位置信息,实现在操控区滑动或点动控制,即可随意调节火力大小,也可以进一步进行时间,温度的功能调节。所述各导电膜片之间的连接处形成两两相互配合的曲线为波浪形或山脊状,所述一导电膜片的波浪形或山脊状的峰值与另一导电膜片的波浪形或山脊状的谷值相互配合。两两相互配合的曲线是作为俩导电膜片之间的信息切换,因为两两相互配合的曲线设置为波浪形或山脊状,必然会产生一个峰值和一个谷值。在越往峰值的地方,其设置的导电膜片的区域也就越小,那么与手指等输入装置接触时形成的电容也就越小。当判断当用户在操控区由一个方向往接触区的另一个方向滑动操控产生位移时,将第一次接触处设为起点,将位移终止时接触处设为终点,将信息发送到主控制器连续记录位移区域。为配合人体力学,所述电容式感应电极为曲线连续设置。人们在运用手指进行操作时,接触小面积的情况下,通常是以手腕或指根为圆心作圆弧形运动;接触大面积的情况下,通常是以肘部为圆心作圆弧形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式感应电极为圆形或弧形或半圆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方式更多样化,符合人体力学的方式更人性化。操作时点控和滑动控制并存,操作方式为直线、弧形和圆形,它通过改变电磁炉面板上的触摸位移即可实现功率或时间、温度的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容式感应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圆形电容式感应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应用于电磁炉上时的操作区域示意图;图4为半圆形电容式感应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应用于电磁炉上时的操作区域示意图;图6为弧形电容式感应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应用于电磁炉上时的操作区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7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磁炉,包括设置有操作区域1的面板2,操作区域1下设有一电容式感应电极3,其中,电容式感应电极3包括基板、置于基板上方的导电膜片4和连接导电膜片与主控制器的导线,导电膜片4的个数为3个,各导电膜片4之间的连接处形成两两相互配合的曲线。电容感应电极3的导电膜片4可以为金属膜贴片、导电油墨和碳墨材料的其中一种或其之间的相互组合。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上述电容感应电极3的导电膜片4采用金属膜贴片,贴附于基板上。在具体实施时,当用户触摸操作区域1时,手指等输入装置与操作区域1下方的电容式感应电极3上的导电膜片4形容电容感应,从而产生一定的电容值。主控制器根据电容感应式触摸电容式感应电极3反馈的位置信息,实现在操控区滑动或点动控制,即可随意调节火力大小,也可以进一步进行时间,温度的功能调节。各导电膜片4之间的连接处形成两两相互配合的曲线为波浪形或山脊状,一导电膜片的波浪形或山脊状的峰值与另一导电膜片的波浪形或山脊状的谷值相互配合。两两相互配合的曲线是作为俩导电膜片4之间的信息切换,因为两两相互配合的曲线设置为波浪形或山脊状,必然会产生一个峰值和一个谷值。在越往峰值的地方,其设置的导电膜片4的区域也就越小,那么与手指等输入装置接触时形成的电容也就越小。当判断当用户在操控区由一个方向往接触区的另一个方向滑动操控产生位移时,将第一次接触处设为起点,将位移终止时接触处设为终点,将信息发送到主控制器连续记录位移区域。为配合人体力学,电容式感应电极3为曲线连续设置。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电容式感应电极3为弧形设置。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技术文件后,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炉,包括设置有操作区域(1)的面板O),所述操作区域(1)下设有一电容式感应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感应电极C3)包括基板、置于基板上方的导电膜片(4)和连接导电膜片与主控制器的导线,所述导电膜片(4)为至少2个,所述各导电膜片 (4)之间的连接处形成两两相互配合的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片⑷为金属膜、导电油墨和碳墨材料的其中一种或其相互间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电膜片(4)之间的连接处形成两两相互配合的曲线为波浪形或山脊状,所述一导电膜片的波浪形或山脊状的峰值与另一导电膜片的波浪形或山脊状的谷值相互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感应电极⑶为曲线连续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感应电极(3)为圆形或圆弧形或半圆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厨房小家电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磁炉的控制装置。包括设置有操作区域的面板,所述操作区域下设有一电容式感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感应电极包括基板、置于基板上方的导电膜片和连接导电膜片与主控制器的导线,所述导电膜片为至少2个,所述各导电膜片之间的连接处形成两两相互配合的曲线。本技术的一种电磁炉控制装置,操作时点控和滑动控制并存,操作方式为直线、弧形和圆形,它通过改变电磁炉面板上的触摸位移即可实现功率或时间、温度的调节。文档编号F24C7/06GK201964475SQ20102054416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代松, 蔡才德, 马强 申请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炉,包括设置有操作区域(1)的面板(2),所述操作区域(1)下设有一电容式感应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感应电极(3)包括基板、置于基板上方的导电膜片(4)和连接导电膜片与主控制器的导线,所述导电膜片(4)为至少2个,所述各导电膜片(4)之间的连接处形成两两相互配合的曲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才德代松马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