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按键结构及其背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424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键盘按键结构及其背板结构,该键盘按键结构包括:一背板、设于背板上的薄膜电路板、设于薄膜电路板上方的弹性体、剪刀脚与键帽,弹性体设于薄膜电路板上并置于剪刀脚中间镂空处,键帽位于弹性体上,所述背板包括一本体、及从本体向上延伸的数个扣钩,每一扣钩包括与本体垂直的第一抵挡部及从第一抵挡部端部横向延伸的第二抵挡部,第二抵挡部的内侧相对本体为一斜面,剪刀脚对应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与扣钩上的斜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第一转动轴与扣钩内侧的接触面上设为斜面,能有效的抵消第一转动轴制作时所产生的公差,使键帽保持较好的平整度且便于第一转动轴装配到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键盘按键结构及其背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背板结构以 提高键帽平整度的键盘按键结构。
技术介绍
键盘作为一种常见的输入装置,被广泛运用于电脑及各种不同的电子产品设备的 输入,其主要的操作方式为,使用者通过键盘输入信息,设备在接收到信号后通过器内部的 电脑芯片检验,然后发出指令,使设备运转,从而达到输入命令的目的。随着电子产品的广 泛使用,键盘作为人机交流的手段在整个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现有键盘的结构主要包括键帽、剪刀脚、弹性体、聚酯薄膜、薄膜电路板及背板, 其中剪刀脚包括相互交叉转动的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第一框体的一端与第二框体的一端 的轴均与背板上的扣钩相互配合连接,另一端的轴均与键帽内侧的卡钩配合将键帽支撑于 背板上方,然而现有每一按键内第一框体上的轴在制造时均存在一定的公差,现有背板上 的扣钩呈倒立的L形,不同公差的滑动轴与背板上扣钩的配合位置并不一致,使得键盘上 的键帽的平整度不好,影响使用的手感及键盘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按键结构及其背板结构,使键帽具有较好 的平整度,能有效的提高使用的手感及键盘的外形美感且便于装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键盘按键结构,其包括一背板、设于背 板上的薄膜电路板、设于薄膜电路板上方的弹性体、剪刀脚与键帽,弹性体设于薄膜电路板 上并置于剪刀脚中间缕空处,键帽位于弹性体上,所述背板包括一本体、及从本体向上延伸 的数个扣钩,每一扣钩包括与本体垂直的第一抵挡部及从第一抵挡部端部横向延伸的第二 抵挡部,第二抵挡部的内侧相对本体为一斜面,剪刀脚对应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与 扣钩上的斜面连接。所述剪刀脚包括第一框体、及活动置于第一框体内的第二框体,第一框体上设有 第一转动轴对应与背板上的扣钩上的斜面连接。所述薄膜电路板上还设有一层聚酯薄膜,弹性体设于聚酯薄膜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背板结构,其包括一本体、及从本体向上延伸的数个扣 钩,所述扣钩包括与本体垂直的第一抵挡部及从第一抵挡部端部横向延伸的第二抵挡部, 第二抵挡部的内侧相对本体为一斜面。所述斜面与本体之间的夹角为9°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键盘按键结构及其背板结构,将 第一转动轴与扣钩内侧的接触面上设为斜面,能有效的抵消第一转动轴制作时所产生的公 差,使键盘上的键帽保持较好的平整度,提高键盘的美感,且在使用时具有较好的手感,且 斜面的设置便于第一转动轴装配到位。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 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 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键盘按键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的背板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技术的 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键盘按键结构,其包括一背板2、设于背板2上的薄膜 电路板3、设于薄膜电路板3上方的弹性体5、剪刀脚1与键帽8,弹性体5设于薄膜电路板 3上并置于剪刀脚1中间缕空处,键帽8位于弹性体5上,在本实施例中,薄膜电路板3上还 设有一层聚酯薄膜4,弹性体5设于聚酯薄膜4上。如图3所示的背板结构,其包括一本体2、及从本体2向上延伸的数个扣钩23,所 述扣钩23包括与本体2垂直的第一抵挡部232及从第一抵挡部232端部横向延伸的第二 抵挡部233,第二抵挡部233的内侧相对本体为一斜面2332,斜面2332与本体2之间的夹 角为9° 17°,如图2所示,剪刀脚1对应设有第一转动轴63,第一转动轴63与扣钩23 上的斜面2332连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所述剪刀脚1包括第一框体6、及活动置于第一框 体6内的第二框体7,第一框体6的两侧中部设有中间孔,第二框体7两侧中部对应中间孔 设有中间轴,第一框体6和第二框体7之间通过中间轴和中间孔的配合形成交叉转动的剪 刀式结构,第二框体7中心缕空处为一安装孔,弹性体5置于该安装孔内,背板2上设有一 对滑动卡钩22及一对扣钩23,特别的,第一框体6 —端设有一对第一转动轴63对应与背板 2上的扣钩22上的斜面2332连接,第一框体6另一端还设有一对第一滑动轴62,第二框体 7相对两端设有一对第二滑动轴72及一对第二转动轴73,聚酯薄膜4及薄膜电路板3对应 均设有通孔,键帽8内侧设有一对葫芦卡钩83及一对滑槽82,第二框体7 —端的一对第二 转动轴73与键帽8内侧的葫芦扣钩83连接,第二框体7另一端第二滑动轴72依次穿过聚 酯薄膜4及薄膜电路板3与背板2上的滑动卡钩22连接,第一框体6 —端的第一滑动轴62 与键帽8内侧的滑槽82连接,第一框体6另一端第一转动轴63依次穿过聚酯薄膜4及薄 膜电路板3与背板2上的扣钩23上的斜面2332连接,弹性体5、第一框体6及第二框体7 共同作用支撑键帽8,且扣钩23的斜面设置抵消第一转动轴63的制作时的公差,保证键帽 8的平整度。本实施例在装配时,先将背板2放在装配工作台上,将薄膜电路板3置于背板2 上,然后将带有弹性体5的聚酯薄膜4安装于薄膜电路板3上,聚酯薄膜4及薄膜电路板3均对应背板2上的滑动卡钩22及扣钩23设有通孔,将第二框体7套住弹性体5,然后将第 二框体7的第二滑动轴72与背板2上的滑动扣钩22扣入连接,将第一框体6上的第一转 动轴63与背板2上的扣钩23扣入连接,然后将第二框体7的第二转动轴73与键帽8内侧 的葫芦扣钩83扣入连接,最后将第一框体6的第一滑动轴62与键帽8内侧的滑槽82扣入 连接,完成装配,在装配时,不同按键上的第一框体6的第一转动轴之间不同的公差通过扣 钩23的斜面2332抵消,使键盘具有较佳的平整度。工作时,对键帽8施加按压力时,键帽8向下压掣于弹性体5,第一滑动轴62相对 于滑槽82滑动,第二滑动轴72相对于滑动卡钩22滑动,第一转动轴63相对于扣钩23转 动,第一框体6及第二框体7朝背板2活动,弹性体5向下凹陷,抵触薄膜电路板3的触点, 通过按压薄膜电路板3抵靠背板2形成电路导通,实现键盘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键盘按键结构及其背板结构,其将第一转动轴 与扣钩内侧的接触面上设为斜面,能有效的抵消第一转动轴制作时所产生的公差,使键盘 上的键帽保持较好的平整度,提高键盘的美感,且在使用时具有较好的手感,且斜面的设置 便于第一转动轴装配到位。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键盘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背板、设于背板上的薄膜电路板、设于薄 膜电路板上方的弹性体、剪刀脚与键帽,弹性体设于薄膜电路板上并置于剪刀脚中间缕空 处,键帽位于弹性体上,所述背板包括一本体、及从本体向上延伸的数个扣钩,每一扣钩包 括与本体垂直的第一抵挡部及从第一抵挡部端部横向延伸的第二抵挡部,第二抵挡部的内 侧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键盘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背板、设于背板上的薄膜电路板、设于薄膜电路板上方的弹性体、剪刀脚与键帽,弹性体设于薄膜电路板上并置于剪刀脚中间缕空处,键帽位于弹性体上,所述背板包括一本体、及从本体向上延伸的数个扣钩,每一扣钩包括与本体垂直的第一抵挡部及从第一抵挡部端部横向延伸的第二抵挡部,第二抵挡部的内侧相对本体为一斜面,剪刀脚对应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与扣钩上的斜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添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多精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