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技术

技术编号:665683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所述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能够不使一方针织物部的针织纱织入另一方针织物部而一边对前后的针织物部的线圈彼此进行压圈处理一边使其接合。在使用位于后针床(BB)侧的后侧给纱口编织在前针床(FB)上钩挂的前侧针织物部、使用位于前针床侧的前侧给纱口编织在后针床上钩挂的后侧针织物部的过程中,进行下述工序1~3。[1]形成使来自前后的给纱口的针织纱彼此相互缠绕的状态,新编织与前侧(后侧)针织物部的线圈ε(线圈ζ)接续的线圈α(线圈β)。[2]将线圈α作为压圈,使其与和线圈α邻接的线圈重合,并将线圈β作为压圈,使其与和线圈β邻接的线圈重合。[3]新形成与重叠线圈γ、δ接续的线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通过该编织方法得到的针织物,所述针织物的编 织方法使用横机,一边对在前后针床上钩挂的各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进行压圈 处理一边接合前后的针织物部。
技术介绍
在通过横机编织针织物的情况下,作为处理成使该针织物的最终线圈横列的线圈 (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不会解开的方法,可举出压圈处理。压圈处理是指,从针织物的编 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重复进行下述编织的处理在针织物的最终线圈横列上 使邻接的线圈彼此重合,接续该重合的双重线圈(重叠线圈)新形成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线 圈。在前后针床上分别编织前后的针织物部时,一边进行上述压圈处理,一边也将前 后的针织物部连接在一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前针床编织前侧针织物部,并且使用 相比前侧针织物部的编织中使用的给纱口靠后针床侧的给纱口在后针床编织后侧针织物 部,在连接前后的针织物部时,调换从各给纱口给纱的针床。由此,从前侧给纱口向后针床 给纱的针织纱和从后侧给纱口向前针床给纱的针织纱互相缠绕,前后的针织物部一边进行 压圈处理一边连接。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7-65258号公报 专利技术内容但是,在上述专利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使该针床的织针上钩挂的线圈移圈到其他织针的横机,一边对前后针床上钩挂的各针织物部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一边接合前后的针织物部,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位于后针床侧的后侧给纱口编织钩挂于前针床上的前侧针织物部、使用位于前针床侧的前侧给纱口编织钩挂于后针床上的后侧针织物部的过程中,进行以下的工序:形成使从后侧给纱口向前侧针织物部伸出的针织纱与从前侧给纱口向后侧针织物部伸出的针织纱相互搭接地缠绕的状态,通过来自后侧给纱口的针织纱新编织与前侧针织物部的线圈接续的线圈α,并且,通过来自前侧给纱口的针织纱新编织与后侧针织物部的线圈接续的新线圈β的工序;将线圈α作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野昌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