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模两侧不对称的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5303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内模两侧不对称的顶升装置,包括对称安装在主梁两侧的、由操纵阀单独控制的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包括耳环、缸筒、活塞杆,所述顶升油缸通过耳环分别与顶板纵梁和置于内模支撑底座上的主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适应箱梁带模张拉要求,保证两侧不对称的箱梁内模顶升、下降过程中平稳,不产生倾斜,预制箱梁时模板平衡性好,从而保证箱梁的制梁质量及梁体内腔外观的用于液压箱梁内模的顶升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顶升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内模两侧不对称的顶升装置,适用于预制液压箱梁内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大体积、大吨位的整孔预制箱梁是目前国内外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主要形式和发展方向,且箱梁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目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一般均采用液压箱梁内模完成。液压箱梁内模以往多采用在内模主梁中间增设顶升油缸以实现内模升降,顶升油缸采用耳环连接的方式,一端固定在主梁上,一端固定在导柱上,整个内模的升降都由顶升油缸来实现。针对两侧不对称、重量不均衡的箱梁内模,用此种方式顶升,会导致内模整体往一侧倾斜,从而使箱梁内模顶板不能保证水平,影响梁体预制质量和梁体内腔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可适应箱梁带模张拉要求、保证两侧不对称的箱梁内模顶升、下降过程中平稳,不产生倾斜、预制箱梁时模板平衡性好、从而保证箱梁的制梁质量及梁体内腔外观的用于内模两侧不对称的顶升装置。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液压箱梁内模两侧不对称的顶升装置,包括对称安装在主梁两侧的、由操纵阀单独控制的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包括耳环、缸筒、活塞杆,所述顶升油缸通过耳环分别与顶板纵梁和置于内模支撑底座上的主梁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模主梁中间一个顶升油缸,改为内模主梁两侧分别安装顶升油缸,使主梁由一个受力点变为两个受力点,增加整机运行稳定性能,可保证内模顶升过程中平稳,预制梁时内模不发生倾斜。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可适应箱梁带模张拉要求,保证两侧不对称的箱梁内模顶升、下降过程中平稳,不产生倾斜,预制箱梁时模板平衡性好,从而保证箱梁的制梁质量及梁体内腔外观的用于液压箱梁内模的顶升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撑开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收缩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液压箱梁内模两侧不对称的顶升装置,由对称安装在主梁 6两侧的顶升油缸1组成,每侧均由一个操纵阀单独控制。顶升油缸1由耳环2、缸筒3、活塞杆4组成,顶升油缸1通过耳环2分别与顶板纵梁5和置于内模支撑底座上的主梁6连接。根据梁型的不同要求,多种内模模板设计为两侧形状不对称,为了保证立模和预制梁时内模平衡,故设计主梁6两侧对称安装顶升油缸的结构。 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立模时,主梁6置于内模支撑底座7上,启动液压泵站, 操作相应操纵阀分别控制主梁6两侧顶升油缸1,使活塞杆4向外伸出,顶升顶板纵梁5至内模高度达到制梁高度。若内模顶板往一侧倾斜,则可单独操作相应操纵阀从而控制此侧顶升油缸1,调整内模顶板的平衡。预制梁后脱模,启动液压泵站,操作相应操纵阀分别控制主梁两侧顶升油缸,使活塞杆向里缩回,带动顶板纵梁5及内模向下下降。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内模两侧不对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安装在主梁(6)两侧的、由操纵阀单独控制的顶升油缸(1),所述顶升油缸(1)包括耳环O)、缸筒(3)、活塞杆 G),所述顶升油缸(1)通过耳环( 分别与顶板纵梁( 和置于内模支撑底座上的主梁 (6)连接。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内模两侧不对称的顶升装置,包括对称安装在主梁两侧的、由操纵阀单独控制的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包括耳环、缸筒、活塞杆,所述顶升油缸通过耳环分别与顶板纵梁和置于内模支撑底座上的主梁连接,本技术是一种可适应箱梁带模张拉要求,保证两侧不对称的箱梁内模顶升、下降过程中平稳,不产生倾斜,预制箱梁时模板平衡性好,从而保证箱梁的制梁质量及梁体内腔外观的用于液压箱梁内模的顶升装置。文档编号B66F3/24GK201990429SQ201120096538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夏仙桃, 张悟, 王祥军, 谢亮 申请人: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模两侧不对称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安装在主梁(6)两侧的、由操纵阀单独控制的顶升油缸(1),所述顶升油缸(1)包括耳环(2)、缸筒(3)、活塞杆(4),所述顶升油缸(1)通过耳环(2)分别与顶板纵梁(5)和置于内模支撑底座上的主梁(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军谢亮夏仙桃张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