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丸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523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胶丸输送装置,包括带有若干接粒孔(111)的接粒条(11)、带有若干排粒孔(121)且可以相对接粒条(11)平移的排粒条(12)以及挡块(13),其特征是所述的排粒条(12)位于接粒条(11)的下方,所述的排粒孔(121)与接粒孔(111)上下对应,所述的挡块(13)位于排粒孔(121)的下方;所述排粒孔(121)的上部侧壁沿排粒条平移方向上设有让位斜面(122)。(*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胶囊的制造机械,具体的说是一种空心胶丸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药物胶囊是将药粉(或药颗粒)灌装在要求规格的大端胶丸(较短)和小端胶丸(较长)对合而成的空心胶囊内而成。其间需要把大端胶丸和小端胶丸分别进行排列,使其方向一致(开口朝向一致),但由于大端胶丸和小端胶丸的大小规格不完全相同(大端胶丸因较短而使其长度与直径的尺寸较接近,小端胶丸因较长而使其长度与直径的尺寸相差较大),因此在排列时通常使用不同的排列装置。现有的一种用于排列小端胶丸的排列装置(见图1),包括分检轴21和分检轴21上方的调头轴24,分检轴21的直径方向上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分检针211,分检针211沿分检轴的轴线方向具有多个,调头轴22的直径方向上具有与分检针211一一对应的调头孔221;工作时,胶丸落入调头轴22上的调头孔221中,此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胶丸的开口端向下,则胶丸直接穿过调头孔221而套在分检针211上,两轴转过180度,即可在分检轴21下方输出一致的开口端向上的胶丸;另一种情况是胶丸的开口端向上,则胶丸被分检针211暂时限制在调头孔221内,随着调头轴22和分检轴21的转动,当二者同时转过180度时,暂时停留在调头孔221内的胶丸便被调头,变成开口端向下并套在分检针211上,两轴继续转过180度,即在分检轴21下方输出一致的开口端向上的胶丸。这种排列装置,工作时要求将胶丸逐个输送到调头轴22上的调头孔221中,因此需要一能够逐个输送胶丸的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能够逐个输送胶丸的胶丸输送装置。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胶丸输送装置,包括带有若干接粒孔的接粒条、带有若干排粒孔且可以相对接粒条平移的排粒条以及挡块,其特征是所述的排粒条位于接粒条的下方,所述的排粒孔与接粒孔上下对应,所述的挡块位于排粒孔的下方;所述排粒孔的上部侧壁沿排粒条平移方向上设有让位斜面。其中的排粒孔深度与胶丸的长度相当(一般容纳一颗胶丸);排粒条的平移,可以通过四连杆机构实现,也可以通过凸轮机构实现。工作时,排粒孔与接粒孔对应,挡块位于排粒孔的下方而堵在排粒孔下端,胶丸从接粒条上方(一般是盛装容器)落入接粒孔,并进一步落入排粒孔(而接粒孔内又有胶丸落入),被挡块阻挡在排粒孔内;之后使排粒条相对接粒条平移,排粒孔与接粒孔、挡块错位,接粒孔内的胶丸因被接粒条阻挡而不能下落,滞留在接粒孔内,而排粒孔内的胶丸则因挡块撤离排粒孔而下落,进而落入位于装置下方的排列装置内;之后令排粒条复位,则排粒孔重新与接粒孔对应,至此,完成一次对单个胶丸的输送。如此反复,可以逐个的将胶丸输送至排列装置。其间,排粒孔与接粒孔对应的状态下,若位于排粒孔和接粒孔内的胶丸开口方向一致,则相邻的两颗胶丸往往会套在一起,当排粒条相对接粒条平移,使排粒孔与接粒孔、挡块错位时,套在一起的两颗胶丸需要承受因错位而产生的横向剪切力才能够相互分开,这样往往会导致胶丸的开口端破裂,为此,本方案在排粒条平移方向上将排粒孔的上部侧壁设置成斜面,当上述横向剪切力产生时,该力促使位于排粒孔内的胶丸向该斜面倾斜(因为让出有位置)而翻转一个角度(),即相对于与其套在一起的胶丸翻转一个角度,使二者轻巧分离,且横向剪切力被缓解,可以有效地防止胶丸开口端破裂。所述的胶丸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接粒条轴接在机架上,当因错位而产生横向剪切力时,该横向剪切力也可以使接粒条翻转一个角度,缓冲该横向剪切力,减弱并吸收两颗套在一起的胶丸在套接部位的冲击,并协同排粒孔内的胶丸的翻转而使套在一起的胶丸轻巧分离,接粒孔的上部侧壁设有导向斜面,以便下落的胶丸顺利落(滑)入接粒孔。本专利技术通过排粒条相对接粒条、挡块的平移,使排粒孔和接粒孔从对应的状态转换为错位的状态,其间实现对胶丸的输送;其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排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接粒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图3中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排粒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B-B向剖视图。图8为图6中的俯视图。图9-1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工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的胶丸输送装置,主要包括接粒条11、排粒条12以及挡块13三个部件其中圆杆状接粒条11通过轴承连接在机架上,因此即使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也可以转动,其上开设有若干个接粒孔111,接粒孔111的上部侧壁设有导向斜面112,该导向斜面112通过在等径接粒孔的上部开设与其中心相交的圆孔形成(详见图3、4、5)。排粒条12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接粒数量相等的排粒孔121,排粒孔121的上部侧壁沿排粒条平移方向上设有让位斜面122,该让位斜面122同样通过在等径让位孔的上部开设与其中心相交的圆孔形成(详见图6、7、8),排粒条12以可以滑动的方式设在机架上位于接粒条下方的位置,并使排粒孔121与接粒孔111一一对应。挡块13固定在机架上位于排粒条12下方的位置。图2、9、10、11所示的是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在该过程中,胶丸从接粒条上方连续落入接粒孔)排粒孔121与接粒孔111对应的状态,挡块13位于排粒孔121的下方而堵在排粒孔121下端,胶丸31、32从接粒条上方连续落入接粒孔111,并进一步落入排粒孔121,被挡块13阻挡在排粒孔121内(详见图2);之后在连杆14的推动下使排粒条12向左平移,排粒孔121与接粒孔111、挡块13错位,接粒孔111内的胶丸31因被排粒条12阻挡而不能下落,滞留在接粒孔111内,排粒孔121内的胶丸32则随着排粒条12在挡块13上向左平移,直至排粒孔121移至挡块13之外,胶丸32自然落入位于下方的排列装置内(详见图11);最后令排粒条12复位,则排粒孔121重新与接粒孔111对应,至此,完成一次对单个胶丸的输送。如此反复,可以逐个的将胶丸输送至排列装置。其间,排粒孔121与接粒孔111对应的状态下,若位于排粒孔和接粒孔内的胶丸开口方向一致,则相邻的两颗胶丸31、32往往会套在一起,当排粒条12相对接粒条11平移,使排粒孔121与接粒孔111、挡块13错位时,在该两颗胶丸之间产生横向剪切力,该力促使位于排粒孔内的胶丸32向该让位斜面122倾斜而翻转一个角度R,即相对于与其套在一起的胶丸31翻转一个角度(详见图9);同时该横向剪切力也可以使接粒条11翻转一个角度Q(详见图10),缓冲该横向剪切力,减弱并吸收两颗套在一起的胶丸在套接部位的冲击,协同排粒孔内胶丸的翻转而使套在一起的胶丸轻巧分离,且横向剪切力被缓解,可以有效地防止胶丸开口端破裂,在排粒条12复位时,接粒条11亦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胶丸输送装置,包括带有若干接粒孔(111)的接粒条(11)、带有若干排粒孔(121)且可以相对接粒条(11)平移的排粒条(12)以及挡块(13),其特征是所述的排粒条(12)位于接粒条(11)的下方,所述的排粒孔(121)与接粒孔(111)上下对应,所述的挡块(13)位于排粒孔(121)的下方;所述排粒孔(121)的上部侧壁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林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东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