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d4T-5′-氢亚磷酸薄荷醇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6647336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d4T-5′-氢亚磷酸薄荷醇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核苷氢亚磷酸酯,提供d4T-5′-氢亚磷酸薄荷醇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d4T-5′-氢亚磷酸薄荷醇酯为白色固体,化学名为2′,3′-双脱氢-2′,3′双脱氧胸苷-5′-氢亚磷酸薄荷醇酯,分子式为C20H31N2O6P,相对分子质量为426。用特戊酰氯作为为缩合剂,使d4T和薄荷醇在碱性溶剂里,先后与亚磷酸的两个羟基缩合,用一锅法合成d4T-5′-氢亚磷酸薄荷醇酯。制备的d4T-5′-氢亚磷酸薄荷醇酯可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作为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合成原料易得反应时间短,步骤少,条件温和,产率达到6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苷氢亚磷酸酯,特别涉及d4T-5'-氢亚磷酸薄荷醇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自1981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全世界首次报道艾滋病以来,全球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高,已成为人类第四大死亡原因。1987年,第一个艾滋病治疗药物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又称叠氮胸苷)批准上市。核苷类药物一直是临床上治疗艾滋病的主要药物,该类药物为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其研究开发一直是众多科学家关注的热点。临床上,长期使用核苷类药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文献(1、Antonelli G, Turriziani 0,et al. AIDS Res. Hum. Retroviruses 1996,12 :223_228)报道使用 AZT 半年就会导致艾滋病毒变异株的出现。因此,对核苷类药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解决病毒耐药性问题是目前抗艾滋病药物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磷酸酯类核苷类化合物,由于结构中具有亲脂性基团,透膜性增强,有利提高核苷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由于较大体积的亲脂性基团的引入,也会带来该类药物的理化性质的改变及抗艾滋病毒活性的差异。 d4T-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d4T-5′-氢亚磷酸薄荷醇酯,其特征在于其为白色固体,化学名为2′,3′-双脱氢-2′,3′双脱氧胸苷-5′-氢亚磷酸薄荷醇酯,命名为d4TPHM,分子式为C20H31N2O6P,相对分子质量为426,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杜斯明敖明陶蔡振世赵玉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