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针织横机的针板插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5860 阅读:5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针板插片,属于电脑针织横机中的一个部件。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组合针板插片及组合沉降齿口片安装和拆卸织针非常麻烦,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针板插片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降低了电脑针织横机的整体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插片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插片本体的顶部开有插片调节槽、中部压板槽和后部压板槽,该插片调节槽、中部压板槽和后部压板槽分别位于插片本体的前部、插片本体的中部和插片本体的后部,所述插片本体的前部开有织针弹片让位槽,该织针弹片让位槽位于插片调节槽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便于安装和拆卸织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针板插片,属于电脑针织横机中的一个部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组合针板插片及组合沉降齿口片在使用时存在很多缺点,第一,由于小针板的位置挡住了前压针条,使得前压针条只能从两端用备用的薄板顶出,导致安装和拆卸织针非常麻烦,大大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第二,齿口片与插片之间的间隙难以达到零间隙,从而造成齿口片在工作过程中不稳定;第三,针板插片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针板插片上的织针弹片让位槽的位置靠后,造成织针在工作过程中滑动到最上面时不稳定,降低了电脑针织横机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便于安装和拆卸织针的电脑针织横机的针板插片。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脑针织横机的针板插片包括插片本体,其特点在于所述插片本体的顶部开有插片调节槽、中部压板槽和后部压板槽, 该插片调节槽、中部压板槽和后部压板槽分别位于插片本体的前部、插片本体的中部和插片本体的后部,所述插片本体的前部开有织针弹片让位槽,该织针弹片让位槽位于插片调节槽的下方。本技术所述插片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凸台,该凸台位于插片本体的顶部,所述凸台的顶部开有小针板固定插板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插片本体的顶部从前往后依次开有插片调节槽、中部压板槽和后部压板槽,在插片本体的前部开有织针弹片让位槽,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便于织针的安装和拆卸,能够有效提升电脑针织横机的整体性能。本技术还可以将插片本体的前端加长,使得织针与插片的接触位置前移,更有利于提高织针的传动稳定性。本技术中用于固定小针板的小针板固定插板槽位于插片本体的前端,使得在不拆卸任何零部件的情况下就可以拖动压条,便于更换织针。本技术还可以将插片本体的前端加长,使得插片与齿口片的接触面加长,从而确保了齿口片的压紧稳定性,即使插片与齿口片之间有间隙,齿口片的弹起量也会减少, 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性能。本技术还可以将插片本体的前端加长,使得织针弹片让位槽比较靠前,织针移到最上面时,织针弹片让位槽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织针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电脑针织横机的针板插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标注有插片本体的前端、前部、中部、后部、顶部和底部后的电脑针织横机的针板插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针板插片、齿口片和沉降片相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针板插片、齿口片、沉降片和针板相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针板插片、齿口片、织针、针板和压针条相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针板和小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电脑针织横机的针板插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标注有插片本体的前端、前部、中部、后部、顶部和底部后的电脑针织横机的针板插片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针板插片、齿口片和沉降片相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针板插片、齿口片、沉降片、针板和小针板相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针板插片、齿口片、织针、针板和压针条相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电脑针织横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电脑针织横机的针板插片10包括插片本体6,在插片本体6的顶部开有插片调节槽1、中部压板槽4和后部压板槽5,该插片调节槽1、中部压板槽4和后部压板槽5分别位于插片本体6的前部、插片本体6的中部和插片本体6的后部。 本实施例中插片本体6的前部开有织针弹片让位槽2,该织针弹片让位槽2位于插片调节槽 1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说的插片本体6的前端、插片本体6的前部、插片本体6的中部、插片本体6的后部、插片本体6的顶部和插片本体6的底部的位置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均为公知常识。下面再对上述部位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部位w为插片本体6的前端,部位f为插片本体6的前部,部位d为插片本体6的中部,部位t为插片本体 6的后部,部位r为插片本体6的顶部,部位y为插片本体6的底部。本实施例中的针板插片10属于电脑针织横机中的一个部件,电脑针织横机包括针板插片10、齿口片11、沉降片12、织针13、针板14、小针板15和压针条16,使用时,针板插片10、齿□片11、沉降片12、织针13、针板14、小针板15和压针条16相安装,上述部件的安装关系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本技术可以将插片本体6的前端加长,使得织针13与针板插片10的接触位置前移,更有利于提高织针13的传动稳定性。本技术可以将插片本体6的前端加长,使得插片本体6与齿口片11的接触面加长,从而确保了齿口片11的压紧稳定性,即使插片本体6与齿口片11之间有间隙,齿口片11的弹起量也会减少,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性能。本技术可以将插片本体6的前端加长,使得织针弹片让位槽2比较靠前,织针 13移到最上面时,织针弹片让位槽2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织针13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便于织针13 的安装和拆卸,能够有效提升电脑针织横机的整体性能。实施例2 参见图7至图12,本实施例中电脑针织横机的针板插片10包括插片本体6,在插片本体6的顶部开有插片调节槽1、中部压板槽4和后部压板槽5,该插片调节槽1、中部压板槽4和后部压板槽5分别位于插片本体6的前部、插片本体6的中部和插片本体6的后部。本实施例中插片本体6的前部开有织针弹片让位槽2,该织针弹片让位槽2位于插片调节槽1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插片本体6的前端设置有凸台7,该凸台7位于插片本体6的顶部,凸台7的顶部开有小针板固定插板槽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说的插片本体6的前端、插片本体6的前部、插片本体6的中部、插片本体6的后部、插片本体6的顶部和插片本体6的底部的位置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均为公知常识。下面再对上述部位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部位w为插片本体6的前端,部位f为插片本体6的前部,部位d为插片本体6的中部,部位t为插片本体 6的后部,部位r为插片本体6的顶部,部位y为插片本体6的底部。本实施例中的针板插片10属于电脑针织横机中的一个部件,电脑针织横机包括针板插片10、齿口片11、沉降片12、织针13、针板14、小针板15和压针条16,使用时,针板插片10、齿□片11、沉降片12、织针13、针板14、小针板15和压针条16相安装,上述部件的安装关系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本技术可以将插片本体6的前端加长,使得织针13与针板插片10的接触位置前移,更有利于提高织针13的传动稳定性。本技术中用于固定小针板15的小针板固定插板槽3位于插片本体6的前端,使得在不拆卸任何零部件的情况下就可以拖动压条, 便于更换织针13。本技术可以将插片本体6的前端加长,使得插片本体6与齿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针板插片,包括插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本体的顶部开有插片调节槽、中部压板槽和后部压板槽,该插片调节槽、中部压板槽和后部压板槽分别位于插片本体的前部、插片本体的中部和插片本体的后部,所述插片本体的前部开有织针弹片让位槽,该织针弹片让位槽位于插片调节槽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瑞荣王靖敏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