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特别涉及用适于在不平整地面行驶的结构来改良车体框架构造的车辆。
技术介绍
历来,作为适于在不平整地面行驶的鞍骑型的车辆,有所谓的ATV(ALL Terrain VehicLe 全地形车),该车辆是在小型轻量构成的车体前后装备了低压轮胎(balloon tire)的构造。在这种车辆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车体框架通过使用左右的上管、下管等多种钢材来形成适宜的环路构造,且经由多个横梁(cross member)对这些钢材进行结合,从而在车体左右中央部前后地构成长的箱构造。通过该箱构造,能够适宜地配置发动机、或传递发动机驱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等地来构成。专利文献1 JP特许第4271641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车辆中,由于如前述那样的车体框架使用左右的上管、下管等多种钢材,因此车体重量有变重的倾向。另外,为了将这些钢材形成适宜的环路构造,且通过焊接许多部件来经由多个横梁连接这些钢材,存在用于组装精度管理的制造工序复杂化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其能够实现车体的轻量化,并且具备能够提高组装精度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10),具有:车体框架(21);动力产生机构(22),其安装于所述车体框架(21),并产生动力;和动力传递装置(28),其将该动力产生机构(22)所产生的输出传递到车轮(11、13),所述车辆(10)的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框架(21)具有悬挂支撑托架(1),该悬挂支撑托架(1)具有:在车体下部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主框架(51L、51R)在所述车体框架(21)的车体前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前框架(57L、57R);和安装左右悬挂臂(43)的悬挂臂支撑部(6a、6b),所述悬挂支撑托架(1)由板状部件构成,在车体左右两侧一体地形成前方悬挂臂支撑部(6a)和后方悬挂臂支撑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椎名宏光,山下朗弘,内山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