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
,涉及一种细胞电融合芯片,具体的说是准确高效的完成细胞一对一电融合的芯片。
技术介绍
电融合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促融合技术。1981年Zimmerman 专利技术了电融合仪,并首次提出了电融合概念;1987年,Schweiger建立了单对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程序。其基本原理是将两种细胞的混合液置于低压交流电场中,使细胞聚集成串珠状,然后施加高压电脉冲,以促使细胞融合。细胞融合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异种细胞融合后基因重组的影响因素,产生杂交瘤细胞,以及植物和微生物细胞杂交育种等。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电融合技术已经日臻成熟,它的许多优点也越来越得到显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诱导细胞融合的频率是所有融合方法中最高的,比传统方法高出10-100倍,特别是对远缘细胞、难融合细胞的融合具有较好的效果;(2)对细胞无毒害作用,优于化学融合和病毒介导的细胞融合;(3)适用范围广泛,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可以用该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研究。尽管细胞电融合技术在育种、杂交研究和细胞克隆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问题在于细胞自由接触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胞电融合芯片,包括芯片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底板(1)上有电极(2);芯片底板(1)上设有密闭细胞融合单元,所述细胞融合单元由微流体通道一侧(3)和微流体通道另一侧(4)及中间的微流体通道中央隔断(5)组成,在通道中部平行于通道垂直设有微流体通道中央隔断(5),隔断使微流体通道形成两个平行的微流体通道一侧(3)和微流体通道另一侧(4),微流体通道一侧(3)和微流体通道另一侧(4)分别通过不同的两种细胞;所述微流体通道中央隔断(5)上每隔一定距离靠近芯片底板(1)处设有微孔道(6),微流体通道一侧(3)与第一加样孔(7)和第一出口(8)连接,微流体通道另一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瑜波,孙艳,崔绍艳,王玮,刘姚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