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境高专利>正文

多用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020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一车多用的多用童车,它包括安装在车身架上的左轮(14)、右轮(9)、扶手、推手杆(2)及坐垫(12),其特征是车身架包括安装在左轮(14)上的左摇架(15),安装在右轮(9)上的右摇架(10),左摇架(15)、右摇架(10)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左万向轮(16)、右万向轮(13)并分别与左侧杆(19)、右侧杆(3)活动连接,左侧杆(19)、右侧杆(3)之间连接有推手杆(2),左轮(14)与右轮(9)之间连接有前连接杆(11),左万向轮(16)与右万向轮(13)之间连接有后连接杆(1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根据孩子不同成长时期的需要对其变形,实现了一车多用,且占用空间少,节约了资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童车,具体地说是一种多用童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童车大多功能单一,使用周期短,无法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使用,只能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而分别购买,给消费者造成很大的浪费,并且,当不需要使用时,闲置于家中也十分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一车多用的多用童车。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多用童车,它包括安装在车身架上的左轮、右轮、扶手、推手杆、托盘及坐垫,车身架包括安装在左轮上的左摇架, 安装在右轮上的右摇架,左摇架、右摇架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左万向轮、右万向轮并分别与左侧杆、右侧杆活动连接,左侧杆、右侧杆之间连接有推手杆,左轮与右轮之间连接有前连接杆,左万向轮与右万向轮之间连接有后连接杆,坐垫安装在前连接杆、后连接杆和推手杆上,所述的扶手包括套管及安装在套管内的伸缩杆,并安装在坐垫上。本技术所述左侧杆内设有轴,轴与固定套连接,固定套上设有左万向轮,固定套内设有旋转轴,左摇架设在固定套的两端通过套与旋转轴连接;所述右侧杆内设有轴,轴与固定套连接,固定套上设有右万向轮,固定套内设有旋转轴,右摇架设在固定套的两端通过套与旋转轴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坐垫上铰接有托盘支架,托盘的一端铰接在托盘支架上,另一端安装在伸缩杆上。本技术所述的坐垫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右轮、左轮的刹车把。本技术左侧杆与左摇架上安装有用于定位的左连杆,右侧杆与右摇架上安装有用于定位的左连杆。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专利技术目的,其结构简单,可根据孩子不同成长时期的需要对其变形,实现了一车多用,且占用空间少,节约了资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3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由图1可知,一种多用童车,它包括安装在车身架上的左轮14、右轮9、扶手、推手杆2、托盘7及坐垫12,车身架包括安装在左轮14上的左摇架15,安装在右轮9上的右摇架 10,左摇架15、右摇架10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左万向轮16、右万向轮13并分别与左侧杆19、 右侧杆3活动连接,左侧杆19、右侧杆3之间连接有推手杆2,左轮14与右轮9之间连接有前连接杆11,左万向轮16与右万向轮13之间连接有后连接杆18,坐垫12安装在前连接杆 11、后连接杆18和推手杆2上,所述的扶手包括套管4及安装在套管4内的伸缩杆6,并安装在坐垫12上的管套17内。本技术所述左侧杆19内设有轴,轴与固定套连接,固定套上设有左万向轮 16,固定套内设有旋转轴对,左摇架15设在固定套的两端通过套22与旋转轴M连接;所述右侧杆3内设有轴,轴与固定套连接,固定套上设有右万向轮13,固定套内设有旋转轴M, 右摇架10设在固定套的两端通过套22与旋转轴M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坐垫12上铰接有托盘支架8,托盘7的一端铰接在托盘支架8 上,另一端安装在伸缩杆6上。本技术所述的坐垫12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右轮9、左轮14的刹车把23。本技术左侧杆19与左摇架15上安装有用于定位的左连杆20,右侧杆3与右摇架10上安装有用于定位的左连杆21。本技术为防止使用者的裙子或衣摆卷入车轮,扶手与坐垫12之间安装有护裙网5。本技术使用时,婴幼儿可躺可坐在坐垫12上,系上安装在坐垫12上的安全带,然后撑开即防风又可以防止婴幼儿被阳光晒伤的车篷25,由成人握住推手杆2推行,当下坡时,可捏住刹车把23减缓速度,保证婴幼儿平稳、安全。实施例2 由图2可知,当需要将童车变为学步车时,先将挡滑布沈安装在托盘支架8、坐垫 12之间,然后抽出伸缩杆6,在抽出伸缩杆6的同时带动铰接在坐垫12的托盘支架8旋转, 使托盘支架8与坐垫12平行。当婴幼儿需要学步时,将婴幼儿的两腿跨在挡滑布25的两侧,两脚落地即可开始学步。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 由图3可知,本实施例托盘7与伸缩杆6通过螺杆连接,当需要将童车变为轮椅时,将螺杆取出,使托盘7与伸缩杆6分离后旋转,形成轮椅的脚托,最后,通过固定杆27定位。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4 由图4可知,当需要将童车变为板车时,将坐垫12去除,并将车身架旋转90度即可。适合运输一些细长物品。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5 由图5可知,当需要将童车变为自行车时,先将坐垫12、前连接杆11去除,然后使左摇架15、右摇架10绕旋转轴M旋转至后连接杆18同一平面上,并通过插销定位,再将推手杆2从右侧杆3上的轴套1上抽出作为单车的把手,最后给自行车安装刹车把23、鞍座观,将链条与安装在右轮9上的链轮、与右摇架10连接的旋转轴M上的链轮连接,脚踏板四安装在旋转轴M上即可,还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左连杆20,使其变形成不同款式的自行车。余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童车,它包括安装在车身架上的左轮(14)、右轮(9)、扶手、推手杆(2)、托盘(7)及坐垫(12),其特征是车身架包括安装在左轮(14)上的左摇架(15),安装在右轮 (9)上的右摇架(10),左摇架(15)、右摇架(10)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左万向轮(16)、右万向轮(1 并分别与左侧杆(19)、右侧杆C3)活动连接,左侧杆(19)、右侧杆C3)之间连接有推手杆O),左轮(14)与右轮(9)之间连接有前连接杆(11),左万向轮(16)与右万向轮(13) 之间连接有后连接杆(18),坐垫(12)安装在前连接杆(11)、后连接杆(18)和推手杆(2) 上,所述的扶手包括套管(4)及安装在套管内的伸缩杆(6),并安装在坐垫(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童车,其特征是所述左侧杆(19)内设有轴,轴与固定套连接,固定套上设有左万向轮(16),固定套内设有旋转轴(M),左摇架(1 设在固定套的两端通过套0 与旋转轴04)连接;所述右侧杆(3)内设有轴,轴与固定套连接,固定套上设有右万向轮(13),固定套内设有旋转轴(M),右摇架(10)设在固定套的两端通过套 (22)与旋转轴(2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童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坐垫(1 上铰接有托盘支架(8),托盘(7)的一端铰接在托盘支架⑶上,另一端安装在伸缩杆(6)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童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坐垫(12)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右轮(9)、左轮(14)的刹车把(2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童车,其特征是左侧杆(19)与左摇架(1 上安装有用于定位的左连杆(20),右侧杆(3)与右摇架(10)上安装有用于定位的左连杆0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一车多用的多用童车,它包括安装在车身架上的左轮(14)、右轮(9)、扶手、推手杆(2)及坐垫(12),其特征是车身架包括安装在左轮(14)上的左摇架(15),安装在右轮(9)上的右摇架(10),左摇架(15)、右摇架(10)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左万向轮(16)、右万向轮(13)并分别与左侧杆(19)、右侧杆(3)活动连接,左侧杆(19)、右侧杆(3)之间连接有推手杆(2),左轮(14)与右轮(9)之间连接有前连接杆(11),左万向轮(16)与右万向轮(13)之间连接有后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童车,它包括安装在车身架上的左轮(14)、右轮(9)、扶手、推手杆(2)、托盘(7)及坐垫(12),其特征是车身架包括安装在左轮(14)上的左摇架(15),安装在右轮(9)上的右摇架(10),左摇架(15)、右摇架(10)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左万向轮(16)、右万向轮(13)并分别与左侧杆(19)、右侧杆(3)活动连接,左侧杆(19)、右侧杆(3)之间连接有推手杆(2),左轮(14)与右轮(9)之间连接有前连接杆(11),左万向轮(16)与右万向轮(13)之间连接有后连接杆(18),坐垫(12)安装在前连接杆(11)、后连接杆(18)和推手杆(2)上,所述的扶手包括套管(4)及安装在套管(4)内的伸缩杆(6),并安装在坐垫(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境高
申请(专利权)人:崔境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