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开门锁紧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3699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开门锁紧保护装置,包括及下端与箱体铰接的箱门,箱门上部的侧壁上销接有倒L型的门挂钩片,门挂钩片的横向段与箱门侧壁的固定块之间连接有弹簧,门挂钩片横向段的端部具有一个开口向下的卡槽,卡槽的后部和前部分别具有一个前低后高的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与卡槽的槽口平滑连接,第二导向面与卡槽的槽底平滑连接,箱体侧壁对应于卡槽设置有门锁杆,箱门与箱体通过门挂钩片的卡槽与门锁杆卡接配合实现锁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箱门关闭时,门挂钩片会自动钩住门锁杆实现箱门与箱体之间的锁定,这样即使门开关机构失效,依然能保证箱门处于关闭锁紧状态,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开门锁紧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很多装置或设备都是采用下开门的方式来开启门的,缺乏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当门机构失效时,门会自动打开,这样对人员和物品都会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下开门锁紧保护装置,其在箱门关闭时,门挂钩片会自动钩住门锁杆实现箱门与箱体之间的锁定,打开箱门时,必须先向后推动门挂钩片的纵向段才能打开箱门,这样即使门开关机构失效,依然能保证箱门处于关闭锁紧状态,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开门锁紧保护装置,包括前部开口的箱体及下端与箱体铰接的箱门,所述箱门上部的侧壁上销接有倒L型的门挂钩片,门挂钩片的横向段与箱门侧壁的固定块之间连接有弹簧,门挂钩片横向段的端部具有一个开口向下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后部具有一个前低后高的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卡槽的槽口平滑连接,所述箱体侧壁对应于卡槽设置有门锁杆,所述箱门与箱体通过门挂钩片的卡槽与门锁杆卡接配合实现锁定。所述卡槽的前部具有一个前低后高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与卡槽的槽底平滑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在向后推动门挂钩片的纵向段时,门锁杆可顺着第二导向面顺利滑出卡槽,实现箱门与箱体之间的解锁。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在箱门关闭时,门挂钩片会自动钩住门锁杆实现箱门与箱体之间的锁定,打开箱门时,必须先向后推动门挂钩片的纵向段才能打开箱门,这样即使门开关机构失效,依然能保证箱门处于关闭锁紧状态,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2.本技术中门挂钩片的卡槽后侧连接有前低后高的第一导向面,第一导向面与卡槽的槽口平滑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箱门在关闭时,门锁杆可顺着第一导向面顺利滑入卡槽内,实现箱门与箱体之间的自动锁定。3.本技术中门挂钩片的卡槽前部设有前低后高的第二导向面,第二导向面与卡槽的槽底平滑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在向后推动门挂钩片的纵向段时,门锁杆可顺着第二导向面顺利滑出卡槽,实现箱门与箱体之间的解锁。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箱体与箱门锁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箱体与箱门解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箱体;2箱门;3门挂钩片;31横向段;32卡槽;33第一导向面;34第二导向面;35纵向段;4弹簧;5门锁杆;6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下开门锁紧保护装置,包括前部开口的箱体1及下端与箱体ι铰接的箱门2,所述箱门2上部的侧壁上销接有倒L型的门挂钩片3,门挂钩片3的横向段31与箱门2侧壁的固定块6之间连接有弹簧4,门挂钩片3横向段的端部具有一个开口向下的卡槽32,所述卡槽32的后部和前部分别具有一个前低后高的第一导向面33和第二导向面34,所述第一导向面33与卡槽32的槽口平滑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面34 与卡槽32的槽底平滑连接,所述箱体1侧壁对应于卡槽32设置有门锁杆5,所述箱门2与箱体1通过门挂钩片3的卡槽32与门锁杆5卡接配合实现锁定。本技术在箱门2关闭时,门挂钩片3会自动钩住门锁杆5实现箱门2与箱体 1之间的锁定,打开箱门2时,必须先向后推动门挂钩片3的纵向段35才能打开箱门2,这样即使门开关机构失效,依然能保证箱门2处于关闭锁紧状态,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本技术中门挂钩片3的卡槽32后侧连接有前低后高的第一导向面33,第一导向面33与卡槽32的槽口平滑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箱门2在关闭时,门锁杆5可顺着第一导向面33顺利滑入卡槽32内,实现箱门2与箱体1之间的自动锁定。本技术中门挂钩片3的卡槽32前部设有前低后高的第二导向面34,第二导向面34与卡槽32的槽底平滑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在向后推动门挂钩片3的纵向段35时, 门锁杆5可顺着第二导向面34顺利滑出卡槽32,实现箱门2与箱体1之间的解锁。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下开门锁紧保护装置,包括前部开口的箱体(1)及下端与箱体(1)铰接的箱门 (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上部的侧壁上销接有倒L型的门挂钩片(3),门挂钩片(3) 的横向段(31)与箱门(1)侧壁的固定块(6)之间连接有弹簧(4),门挂钩片(3)横向段(31) 的端部具有一个开口向下的卡槽(32),所述卡槽(32)的后部具有一个前低后高的第一导向面(33 ),所述第一导向面(33 )与卡槽(32 )的槽口平滑连接,所述箱体(1)侧壁对应于卡槽(32)设置有门锁杆(5),所述箱门(2)与箱体(1)通过门挂钩片(3)的卡槽(32)与门锁杆(5)卡接配合实现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开门锁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2)的前部具有一个前低后高的第二导向面(34),所述第二导向面(34)与卡槽(33)的槽底平滑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开门锁紧保护装置,包括及下端与箱体铰接的箱门,箱门上部的侧壁上销接有倒L型的门挂钩片,门挂钩片的横向段与箱门侧壁的固定块之间连接有弹簧,门挂钩片横向段的端部具有一个开口向下的卡槽,卡槽的后部和前部分别具有一个前低后高的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与卡槽的槽口平滑连接,第二导向面与卡槽的槽底平滑连接,箱体侧壁对应于卡槽设置有门锁杆,箱门与箱体通过门挂钩片的卡槽与门锁杆卡接配合实现锁定;本技术在箱门关闭时,门挂钩片会自动钩住门锁杆实现箱门与箱体之间的锁定,这样即使门开关机构失效,依然能保证箱门处于关闭锁紧状态,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文档编号E05C19/12GK201991349SQ20112006749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杨强, 陈志明 申请人:苏州捷美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下开门锁紧保护装置,包括前部开口的箱体(1)及下端与箱体(1)铰接的箱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上部的侧壁上销接有倒L型的门挂钩片(3),门挂钩片(3)的横向段(31)与箱门(1)侧壁的固定块(6)之间连接有弹簧(4),门挂钩片(3)横向段(31)的端部具有一个开口向下的卡槽(32),所述卡槽(32)的后部具有一个前低后高的第一导向面(33),所述第一导向面(33)与卡槽(32)的槽口平滑连接,所述箱体(1)侧壁对应于卡槽(32)设置有门锁杆(5),所述箱门(2)与箱体(1)通过门挂钩片(3)的卡槽(32)与门锁杆(5)卡接配合实现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明杨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捷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