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琳专利>正文

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2561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包括有外管体、内导管、塑料小瓶和氯霉素药液腔组成。塑料小瓶是主体件,塑料小瓶的瓶体内是氯霉素药液腔,在塑料小瓶的出液口上,套接设置有内导管。内导管的下部套接在塑料小瓶的出液口上,内导管的上端为开口端,也就是将塑料小瓶的出液开口进行延长,一直延伸到了内导管的上端。内导管的外面,以套接的形式,设置有外管体,所说的外管体,实际上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既可以提高尿道局部的给药浓度,提高疗效,又可以较好地避免药物对人体其他部位的毒副作用,又降低了医疗的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泌尿科使用的一次性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尿道发生感染,按照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口服、肌注或者静脉滴注给药消炎,由于尿道在人体循环路径的终端,而且尿路病变易发生尿频现象。若加大用药量,势必增强了对人体整体的毒副作用,真正循环到尿道的药物浓度却并不高,所以治疗的效果差,但医疗成本却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既可以提高尿道局部的给药浓度,提高疗效,又可以较好地避免药物对对人体其他部位的毒副作用,又降低医疗的成本。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包括有外管体、内导管、塑料小瓶和氯霉素药液腔组成。塑料小瓶是本技术的主体件,塑料小瓶的瓶体内是氯霉素药液腔,在塑料小瓶的出液口上,套接设置有内导管。内导管的下部套接在塑料小瓶的出液口上,内导管的上端为开口端,也就是将塑料小瓶的出液开口进行延长,一直延伸到了内导管的上端。内导管的外面,以套接的形式,设置有外管体,所说的外管体,实际上是本技术的上盖。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既可以提高尿道局部的给药浓度,提高疗效,又可以较好地避免药物对人体其他部位的毒副作用,又降低了医疗的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外管体2-内导管 3-塑料小瓶 4-氯霉素药液腔具体实施方式: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包括有外管体1、内导管2、塑料小瓶3和氯霉素药液腔4组成。塑料小瓶3是本技术的主体件,塑料小瓶3的瓶体内是氯霉素药液腔4,在塑料小瓶3的出液口上,套接设置有内导管2。内导管2的下部套接在塑料小瓶3的出液口上,内导管2的上端为开口端,也就是将塑料小瓶3的出液开口进行延长,一直延伸到了内导管2的上端。内导管2的外面,以套接的形式,设置有外管体1,所说的外管体1,实际上是本技术的上盖。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既可以提高尿道局部的给药浓度,提高疗效,又可以较好地避免药物对人体其他部位的毒副作用,又降低了医疗的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塑料小瓶(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其特征在于塑料小瓶(3)的瓶体内是氯霉素药液腔(4),在塑料小瓶(3)的出液口上,套接设置有内导管(2);内导管(2)的下部套接在塑料小瓶(3)的出液口上,内导管(2)的上端为开口端,内导管(2)的外面,以套接的形式,设置有外管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尿道感染治疗装置,塑料小瓶(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其特征在于塑料小瓶(3)的瓶体内是氯霉素药液腔(4),在塑料小瓶(3)的出液口上,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琳
申请(专利权)人:肖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