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715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包含有一略呈U型的护套本体,其顶面上设置有凹槽;以及一端活动结合在护套本体上的连接单元。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可将该连接单元的另端组接在运动员佩带的头盔上,且将该护套本体设置在运动员的口腔中与牙齿做包覆咬合,除可利用护套本体作为强烈碰撞及冲撞时的缓冲外,也可利用连接单元防止护套本体的脱落或遗失,而达到有效防护以及便于使用的功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尤其涉及可将该连接单元的另端组接在运动员佩带的头盔上,且将该护套本体设置在运动员的口腔中与牙齿做包覆咬合,除可利用护套本体作为强烈碰撞及冲撞时的缓冲外,更可利用连接单元防止护套本体的脱落或遗失,而达到有效防护以及便于使用的目的。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为防止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因强烈的碰撞及冲撞,通常会提供牙齿护套供运动员使用,而传统的牙齿护套是由护套本体、及设在护套本体顶面上的凹槽所构成; 可设置于运动员的口腔中,并利用凹槽与牙齿做包覆咬合,而具有缓冲的效果,以利于运动员的牙齿在瞬间使力咬合,以有效防止运动伤害的目的。但是就传统的牙齿护套而言,其仅能设置在运动员的口腔中作为防止运动伤害之用,除此之外并无其它可防止护套本体脱落或遗失的结构设计,而常会因为运动程过中的猛烈冲撞、或是使用后的任意置放,而造成护套本体有脱落或遗失的情形发生,进而导致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以使其可达到有效防护以及便于使用的功效,将是本技术所欲积极公开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公知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的缺憾,创作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以期可达到有效防护以及便于使用的目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其借着将该连接单元的另端组接于运动员佩带的头盔上,且将该护套本体设置在运动员的口腔中与牙齿做包覆咬合,致使除可利用护套本体作为强烈碰撞及冲撞时的缓冲外,更可利用连接单元防止护套本体的脱落或遗失,进而达到有效防护以及便于使用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包含略呈U型的护套本体,其顶面上设置有凹槽;以及一端活动结合在护套本体上的连接单元。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护套本体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与连接单元一端活动结合的穿孔,且该护套本体的侧面至少设有一气囊,而该气囊中包覆填充有色液体,并以射出方式成型。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护套本体可为硅胶、橡胶、或可热塑性的塑材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连接单元可为可挠性塑料材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连接单元包含有连接部、设置在连接部一端的对接部、及设置在连接部另端的组接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对接部包含有延伸设于连接部一端的柱体、及一环设于柱体一端缘的肋环。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组接部包含有一延伸设于连接部另端的板体、多数设在板体上的贯孔、及一设在板体一端且可穿设于各贯孔中的扣板。因此,本技术的这种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可将该连接单元的另端组接在运动员佩带的头盔上,且将该护套本体设置在运动员的口腔中与牙齿做包覆咬合,除可利用护套本体作为强烈碰撞及冲撞时的缓冲外,更可利用连接单元防止护套本体的脱落或遗失,而达到有效防护以及便于使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护套本体1凹槽11穿孔12气囊13连接单元2连接部21对接部22柱体221肋环222组接部23板体231贯孔232扣板233头盔3框架3具体实施方式为充分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请参照图1、2以及3,分别为本技术的分解图、本技术的外观图及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包含有护套本体1以及连接单元2。上述所提的护套本体1可为硅胶、橡胶、或可热塑性的塑材质,而该护套本体1略呈U型,其顶面上设置有凹槽11,且该护套本体1的端面上设置有穿孔12,且该护套本体1 的侧面至少设有一气囊13,而该气囊13中填充有色液体,以作为警示、赫阻及美观的效果。该连接单元2其一端活动结合在护套本体1上,而该连接单元2可为可挠性塑料材质,且该连接单元2包含有连接部21、设置在连接部21 —端且设于穿孔12中的对接部 22、及设置在连接部21另端的组接部23,其中该对接部22包含有一延伸设于连接部21 — 端的柱体221、及一环设于柱体221 —端缘且限位于穿孔12中的肋环222,而该组接部23 包含有延伸设于连接部21另端的板体231、多数设于板体231上的贯孔232、及一设置在板体231 —端且可穿设于各贯孔232中的扣板233。当本技术在运用时,以连接单元2的组接部23组接在运动员所佩带的头盔3 上,而当该组接部23在组装时,是将板体231对应绕设在头盔3的框架31 —侧,并将扣板 233穿设在板体231上适当的贯孔232中,如此,便可使护套本体1利用连接单元2的连接部21、对接部22及组接部23以吊挂方式组装在头盔3的框架31上;且在使用时将该护套本体1设置在运动员的口腔中,并以凹槽11与牙齿做包覆咬合,若因撞击力过大而使气囊 13破裂时,该气囊13中的有色液体便会流出,从而作为警示及赫阻的效果,如此,除可利用护套本体1作为强烈碰撞及冲撞时的缓冲外,更可利用连接单元2的拉引防止护套本体1 的脱落或遗失,而达到有效防护以及便于使用的功效。如上所述,本技术完全符合专利三要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以新颖性和创造性而言,本技术是借着将该连接单元的另端组接在运动员佩带的头盔上,且将该护套本体设置在运动员的口腔中与牙齿做包覆咬合,致使除可利用护套本体作为强烈碰撞及冲撞时的缓冲外,更可利用连接单元防止护套本体的脱落或遗失,进而达到有效防护以及便于使用的效用;就实用性而言,利用本技术所衍生的产品,当可充分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本技术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然熟知本项技术者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技术,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应注意的是,所有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在本技术的范畴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下文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护套本体,呈U型,其顶面上设置有凹槽;以及连接单元,其一端活动结合在护套本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护套本体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与连接单元一端活动结合的穿孔,且该护套本体的侧面至少设有一气囊,而该气囊中包覆填充有色液体,并以射出方式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单元包含有连接部、 设于连接部一端的对接部、及设于连接部另端的组接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对接部包含有延伸设于连接部一端的柱体、及一环设于柱体一端缘的肋环。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接部包含有延伸设于连接部另端的板体、多数设于板体上的贯孔、及一设于板体一端且可穿设于各贯孔中的扣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包含有一略呈U型的护套本体,其顶面上设置有凹槽;以及一端活动结合在护套本体上的连接单元。因此,本技术的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可将该连接单元的另端组接在运动员佩带的头盔上,且将该护套本体设置在运动员的口腔中与牙齿做包覆咬合,除可利用护套本体作为强烈碰撞及冲撞时的缓冲外,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齿用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护套本体,呈U型,其顶面上设置有凹槽;以及连接单元,其一端活动结合在护套本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美玉
申请(专利权)人:诠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