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570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其包括磁路部分、接触部分以及线圈架、线圈,所述接触部分包括有一组常闭静簧片组件、一组常开静簧片组件、一组动簧片组件,所述磁路部分包括衔铁、铁芯、轭铁、磁轭以及磁钢,其中常闭静簧片组件、常开静簧片组件设置在线圈架上,动簧片组件设置在轭铁上;铁芯、轭铁、磁轭以及磁钢分别设置在线圈架上,衔铁具有凸苞的一端固定在动簧片组件的动簧片上,衔铁的尾部与轭铁的刀口面接触,形成一个支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填补了磁保持继电器行业内没有既满足大功率又满足自动复位的磁保持继电器这个空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磁保持继电器由于线圈不需要长期供电,可以有效的降低继电器线圈的能耗,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新结构的大功率可自动复位的磁保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型号的磁保持继电器,从小功率、中功率到大功率,有手动复位也有自动复位,但是没有既满足大功率又满足自动复位的磁保持继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既满足大功率又满足自动复位的磁保持继电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其包括磁路部分、接触部分以及线圈架、线圈,所述接触部分包括有一组常闭静簧片组件、一组常开静簧片组件、一组动簧片组件,所述磁路部分包括衔铁、铁芯、轭铁、磁轭以及磁钢,其中常闭静簧片组件、常开静簧片组件设置在线圈架上,动簧片组件设置在轭铁上;铁芯、轭铁、磁轭以及磁钢分别设置在线圈架上, 衔铁具有凸苞的一端固定在动簧片组件的动簧片上,衔铁的尾部与轭铁的刀口面接触,形成一个支点。所述的常闭静簧片组件和常开静簧片组件插入固定在线圈架上。所述的动簧片组件铆接安装在继电器的轭铁上。所述的铁芯和轭铁分别铆接固定在线圈架上。所述的轭铁插入固定在线圈架上。所述的磁钢用环氧胶固定在线圈架上。所述衔铁通过其上的两个凸苞铆接固定在动簧片组件的动簧片上。本技术磁保持继电器与现有常规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把如图1所示的原先结构上的L型轭铁,从根部切掉一块后加入一块磁钢,构成一个新的轭铁结构,即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轭铁7、磁轭6、磁钢8三个部分,如图2所示,由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型磁路。本技术的磁路结构由于中间磁钢的作用使这个组件本身就带有了磁性,区别于原先常规产品的L型轭铁。本磁保持继电器由于线圈不需要长期供电,有效的降低了继电器线圈的能耗。本技术磁保持继电器的各部零件分别采用铆接或插装的安装结构可以形成稳定、可靠的接触和磁路系统。由于衔铁只有一端是固定的,所以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与之铆接在一起的动簧片组,达到切换电流、电压的目的。本技术填补了磁保持继电器行业内没有既满足大功率又满足自动复位的磁保持继电器这个空白,特别是大功率的继电器本身驱动部分就会消耗比较大的电能,本技术的磁保持继电器由于线圈不需要长期供电,可以有效的降低继电器线圈的能耗,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也是继电器今后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可以有效的降低继电器线圈的能耗,符合当前环保节能的发展趋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磁保持继电器轭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轭铁、磁轭、糍钢三者组成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继电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磁力线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继电器通电时,线圈产生的磁场和磁钢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时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继电器通电时,线圈产生的磁场和磁钢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常闭静簧片组件 2-常开静簧片组件 3-动簧片组件 31-衔铁32-动簧片33-凸苞34-尾部5-铁芯51-铁芯端面6-磁轭7-轭铁71-刀口面8-磁钢 9-线圈架10-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加以描述请参见图3、图4,本磁保持继电器包括一组常闭静簧片组件1、一组常开静簧片组件2、一组动簧片组件3组成的磁路部分和衔铁31、铁芯5、轭铁7、磁轭6和磁钢8组成的接触部分。线圈10安装在线圈架9上,常闭静簧片组件1和常开静簧片组件2分别采用插装的方式插入到线圈架9上,动簧片组件3则采用铆接的方式安装在继电器的轭铁7上,这些组件采用插装和铆接的方法可以形成稳定、可靠的接触系统。铁芯5和磁轭6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在线圈架9上,轭铁7采用插装的方式固定在线圈架9上面,磁钢8采用环氧胶固定在线圈架9上,衔铁31上的两个凸苞33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在动簧片32上,同时衔铁31的尾部34与轭铁7的刀口面71接触,形成一个支点,如上装配后就形成了该继电器的磁路部分。因衔铁31只有一端是固定的,所以就可以在一定范围的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与之铆接在一起的动簧片组件3,达到切换电流、电压的目的。图5至图7分别是继电器在不通电、通正向电、通反向电时继电器磁路的磁力线方向。如图5所示,继电器处于复位状态下,在对线圈10不施加脉冲电压的情况下,由于磁钢 8本身的作用对继电器磁路系统产生了一个磁场回路,但是由于未形成闭合磁场,加上动簧片32本身反力的作用,所以未能把衔铁31吸附到5铁芯端面51上去。如图6所示,当给继电器线圈10—个一定宽度的正向脉冲电压后,继电器线圈10 产生一个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磁钢8的方向一致,这个时候铁芯端面51上由磁钢8本身产生的磁场加上线圈10产生的磁场大于动簧片32的反力,把衔铁31吸附在铁芯端面51上, 同时动簧片组件3被衔铁31带动由常闭触点切换到常开触点。这个时候由于衔铁31与铁芯端面51已经闭合,形成了一个磁路的闭合回路,故衔铁31会保持在常开点不放掉。 如图7所示,当给继电器线圈10—个一定宽度的反向脉冲电压后,继电器线圈10 产生一个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磁钢8的方向相反,这个时候铁芯端面51上由磁钢8本身的磁场和线圈10产生的磁场正好抵消或消减,这个时候动簧片32的反力大于磁钢8产生的磁场减去线圈10产生的磁场,故而动簧片32复位回到初始位置,动簧片组件3也同时由常开点恢复到常闭点。权利要求1.一种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接触部分以及线圈架(9)、线圈(10),所述接触部分包括有一组常闭静簧片组件(1)、一组常开静簧片组件O)、一组动簧片组件(3),所述磁路部分包括衔铁(31)、铁芯(5)、轭铁(7)、磁轭(6)以及磁钢(8),其中常闭静簧片组件(1)、常开静簧片组件(2)设置在线圈架(9)上, 动簧片组件⑶设置在轭铁(7)上;铁芯(5)、轭铁(7)、磁轭(6)以及磁钢⑶分别设置在线圈架(9)上,衔铁(31)具有凸苞(33)的一端固定在动簧片组件(3)的动簧片(32)上, 衔铁(31)的尾部(34)与轭铁(7)的刀口面(71)接触,形成一个支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闭静簧片组件(1)和常开静簧片组件(2)插入固定在线圈架(9)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簧片组件⑶铆接安装在继电器的轭铁(7)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芯(5) 和轭铁(7)分别铆接固定在线圈架(9)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轭铁(7) 插入固定在线圈架(9)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钢(8) 用环氧胶固定在线圈架(9)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铁 (31)通过其上的两个凸苞(33)铆接固定在动簧片组件(3)的动簧片(32)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其包括磁路部分、接触部分以及线圈架、线圈,所述接触部分包括有一组常闭静簧片组件、一组常开静簧片组件、一组动簧片组件,所述磁路部分包括衔铁、铁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接触部分以及线圈架(9)、线圈(10),所述接触部分包括有一组常闭静簧片组件(1)、一组常开静簧片组件(2)、一组动簧片组件(3),所述磁路部分包括衔铁(31)、铁芯(5)、轭铁(7)、磁轭(6)以及磁钢(8),其中常闭静簧片组件(1)、常开静簧片组件(2)设置在线圈架(9)上,动簧片组件(3)设置在轭铁(7)上;铁芯(5)、轭铁(7)、磁轭(6)以及磁钢(8)分别设置在线圈架(9)上,衔铁(31)具有凸苞(33)的一端固定在动簧片组件(3)的动簧片(32)上,衔铁(31)的尾部(34)与轭铁(7)的刀口面(71)接触,形成一个支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丁·哈桑吴芳
申请(专利权)人:哈斯科继电器和电子元件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