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液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部间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一腔室(5)内设有活塞(2),第一腔室(5)的前端分别连通有导流管(3)及引流管(4),导流管(3)内设有向外导通的第一单向阀,引流管(4)内设有向第一腔室(5)内导通的第二单向阀(10),第二腔室(6)的前端连通有输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大大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液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心胸外科穿刺性治疗使用的抽液器,其结构时注射管的前端套有穿刺管,当抽取的液体较少时,可一次完成,但是当抽取的液体较多时,必须反复多次抽取,每一次必须把注射管拔掉,倒出管内液体,然后再与穿刺管连接,操作非常繁琐,并且现有的穿刺装置存在着在胸外部分无法固定的问题,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可大大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患者痛苦的导液引流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导液引流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部间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一腔室5内设有活塞2,第一腔室5的前端分别连通有导流管3及引流管4,导流管3内设有向外导通的第一单向阀,引流管4内设有向第一腔室5内导通的第二单向阀,第二腔室6的前端连通有输药管;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呈半圆形的固定卡。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两个单向阀与活塞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排出胸腔内的积液,无需拔管、插管,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输药管可以快速的将药物输送至患者体内,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 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液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导液引流装置,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部间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一腔室5内设有活塞2,第一腔室5的前端分别连通有导流管3 及引流管4,导流管3内设有向外导通的第一单向阀,引流管4内设有向第一腔室5内导通的第二单向阀10,第二腔室6的前端连通有输药管,管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呈半圆形的固定卡。使用方法使用时,向外拉动活塞2,第一腔室5内形成负压,此时,引流管4内的第二单向阀10打开,导流管3内的第一单向阀闭合,液体就会吸到第一腔室5内,再向内推动活塞2,此时,引流管4内的第二单向阀10闭合,导流管3内的第一单向阀打开,第一腔室5内的液体通过导流管3流入指定容器中,如此往复,直到将体抽净,当需要向病人体内注射药液时,只需向第二腔室6内注入药液,药液顺着输药管7进入至病人体内。 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两个单向阀与活塞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排出胸腔内的积液,无需拔管、插管,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输药管可以快速的将药物输送至患者体内,方便快捷。权利要求1.一种导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部间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一腔室(5)内设有活塞O),第一腔室(5)的前端分别连通有导流管⑶及引流管G),导流管⑶内设有向外导通的第一单向阀,引流管⑷内设有向第一腔室(5)内导通的第二单向阀(10),第二腔室(6)的前端连通有输药管。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呈半圆形的固定卡。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液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结构
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部间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一腔室(5)内设有活塞(2),第一腔室(5)的前端分别连通有导流管(3)及引流管(4),导流管(3)内设有向外导通的第一单向阀,引流管(4)内设有向第一腔室(5)内导通的第二单向阀(10),第二腔室(6)的前端连通有输药管。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大大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患者痛苦。文档编号A61M31/00GK102205153SQ201110127799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陶竹林 申请人:陶竹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部间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一腔室(5)内设有活塞(2),第一腔室(5)的前端分别连通有导流管(3)及引流管(4),导流管(3)内设有向外导通的第一单向阀,引流管(4)内设有向第一腔室(5)内导通的第二单向阀(10),第二腔室(6)的前端连通有输药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竹林,
申请(专利权)人:陶竹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