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如锦专利>正文

双瓶重力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50820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瓶重力吸引装置,其结构是在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杆, 升降杆顶端设置有挂钩,吊瓶倒置于挂接在挂钩的瓶套内,吊瓶内连接有通液 管和通气管,通气管管口置于吊瓶瓶底部,通液管管口置于吊瓶瓶口内,通液 管另一端置于地瓶瓶底部,通气管连接四通瓶的其中一个接口管,四通瓶另一 个接口管连接有吸引管,四通瓶的瓶口设置有瓶塞,四通瓶的放液管上设置有 放液开关。该双瓶重力吸引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利用吊瓶内液体的重 力对瓶内气体提供负压来实施吸引,能够提供持续稳定不间断的负压,四通瓶 的连接设计可实现抽吸物的物气分离,实现持续操作,四通瓶可通过瓶口和放 液管进行消毒清洗,安全卫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双瓶重力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负压吸引技术在医护治疗过程中经常被广泛的使用到。尤其是治 疗腹腔常见疾病如幽门梗阻、机械性和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胃扩张、胃肠道 脏器穿孔等需要胃肠手术治疗后的护理,用来减轻局部压力,促进伤口愈合。 现有技术胃肠减压引流器种类很多,装置各异,但多是由机械设备提供负压, 其负压的真空度不易控制,有时则会产生负面效果。如何能解决压力的限制的 问题在负压吸引技术是一项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瓶重力吸引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双瓶重力吸引装置,其结 构是在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顶端设置有挂钩,吊瓶倒置于挂接在挂钩 的瓶套内,吊瓶内连接有通液管和通气管,通气管管口置于吊瓶瓶底部,通液 管管口置于吊瓶瓶口内,通液管另一端置于地瓶瓶底部,通气管连接四通瓶的 其中一个接口管,四通瓶另一个接口管连接有吸引管,四通瓶的瓶口设置有瓶 塞,四通瓶的放液管上设置有放液开关。四通瓶是透明玻璃烧瓶。通液管和通气管均是软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双瓶重力吸引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利用吊瓶内液体的重力对瓶3内气体提供负压来实施吸引,能够提供持续稳定不间断的负压,四通瓶的连接 设计可实现抽吸物的物气分离,实现持续操作,四通瓶可通过瓶口和放液管进 行消毒清洗,安全卫生。附图说明附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底座,2、升降杆,3、挂钩,4、瓶套,5、吊瓶,6、通气管,7、通液 管,8、地瓶,9、四通瓶,10、瓶口, 11、瓶塞,12、接口管,13、放液管, 14、放液开关,15、吸引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双瓶重力吸引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双瓶重力吸引装置,其结构是在底座1上设置有 升降杆2,升降杆2顶端设置有挂钩3,吊瓶5倒置于挂接在挂钩3的瓶套4内, 吊瓶5内连接有通液管7和通气管8,通液管7和通气管8均是软管。通气管6 管口置于吊瓶5瓶底部,通液管6管口置于吊瓶瓶口内,通液管7另一端置于 地瓶8瓶底部,通气管6连接四通瓶9的其中一个接口管,四通瓶9是透明玻 璃烧瓶,四通瓶另一个接口管12连接有吸引管15,四通瓶的瓶口10设置有瓶 塞ll,四通瓶的放液管13上设置有放液开关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瓶重力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顶端设置有挂钩,吊瓶倒置于挂接在挂钩的瓶套内,吊瓶内连接有通液管和通气管,通气管管口置于吊瓶瓶底部,通液管管口置于吊瓶瓶口内,通液管另一端置于地瓶瓶底部,通气管连接四通瓶的其中一个接口管,四通瓶另一个接口管连接有吸引管,四通瓶的瓶口设置有瓶塞,四通瓶的放液管上设置有放液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瓶重力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顶端设置有挂钩,吊瓶倒置于挂接在挂钩的瓶套内,吊瓶内连接有通液管和通气管,通气管管口置于吊瓶瓶底部,通液管管口置于吊瓶瓶口内,通液管另一端置于地瓶瓶底部,通气管连接四通瓶的其中一个接口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如锦
申请(专利权)人:张如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