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火车发生火灾、车祸等紧急情况下,砸碎玻璃窗的车用逃生锤,特别适用于拥挤环境中的车内使用。
技术介绍
汽车是人们生活及工作中重要的交通工具。由于公共汽车、火车内环境拥挤,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完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0万余人,交通事故死亡率约15%。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死亡率连续十余年遥居世界第一。直接财产损失达12亿元以上。这严重危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如2009年6月5日曾经发生在成都的一起公交车着火事故,由于车上没有配置砸玻璃的小锤,人员未能即时逃出, 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目前,国家规定车内必须配备车用砸玻璃逃生锤。车用逃生锤依赖人挥动手臂,使逃生锤达到一定速度,撞击玻璃车窗使之破碎。然而,现存逃生锤有以下不足1、对挥臂速度、力量有较高的要求。2、需要大量的挥臂空间。3、锤击玻璃的位置必须准确。事实上,我们的基本国情是人多车少,汽车内环境拥挤,空间狭小。不仅难以提供足够的挥臂空间,使锤头达到所需的速度,更难以保证锤击玻璃的准确性与稳定性。这大大降低了逃生的效率,甚至可能让乘客错失逃生的最佳时机,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逃生锤,由底座、下端板、筒体、套筒、压缩弹簧、缓冲垫圈、上端板、锤头、开关压杆、销钉、开关座、扭簧组成,其特征是:将下端板(2)焊接在筒体(3)下端,弹簧(5)置入筒体(3)内;缓冲垫圈(7)紧套入锤头(9)上端 ,锤头(9)下端嵌入弹簧(5)内圈;套筒(4)套在筒体(3)外围,螺钉(6)旋入套筒(4)及锤头(9),将套筒与锤头固定相连;上端板(8)焊接在筒体(3)顶部;开关座(12)焊接在筒体(3)外壳下部;扭簧(13)及开关压杆(10)置于开关底座(12)中缝,销钉(11)贯穿开关座(12)孔内以及扭簧(13)和开关压杆(10)孔内;底座(1)用螺钉(6)与下端板(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张媛,赵勇,莫非,罗仕兴,范鹏飞,顾从越,陈凤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