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影质量高的打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486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定影质量高的打印设备,包括有转印介质传送装置、感光鼓、充电辊、曝光装置、显影辊和定影装置,定影装置由定影辊、压力承托机构构成,压力承托机构包括有第一压力辊、第二压力辊和张力辊,在三个辊体之间穿接有加压带,定影辊压合住第一压力辊和第二压力辊之间的加压带段,采用上术技术方案后,由于通过一段加压带实现与定影辊的压合,定影过程,转印介质的部分转印面域被定影辊和加压带压合住,从保证转印介质上的调色剂能充分受热熔融,提高定影的可靠性和质量,另外,由于定影辊与加压带的压合是属于两圆弧面域的压合,压合力被分散到两圆弧面域上,装配时,不会出现压合力偏移的现象,加快了装配的速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影质量高的打印设备。技术背景通常,在利用静电电子照相术的使用调色剂的成像设备诸如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中,调色剂通过包括调色剂盒等的调色剂供给装置供给到显影装置以进行连续的图像打印。这种成像设备的成像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分离、清洁、 清除电荷和定影。更具体地,在成像过程中,被旋转驱动的感光鼓表面被充电装置均勻地充电(充电步骤)。如此充电的感光鼓表面用曝光装置的激光束照射以形成静电潜像(曝光步骤)。 随后,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装置显影以在感光鼓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步骤)。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装置转印到转印介质上(转印步骤),然后,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装置加热并定影到转印介质上(定影步骤)。另一方面,在转印步骤之后残留在感光鼓表面的残留调色剂用清洁装置清洁并用预定的收集部分收集(清洁步骤)。清洁后的感光鼓表面通过电荷清除装置清除残留的电荷以准备下一次成像操作(电荷清除步骤)。目前定影步骤中使用的定影装置由定影辊和压力辊共同对压构成,这种单独的两辊体对压配合是一种线接触,在定影的过程中,调色剂与转印介质的热压合只会在瞬间完成,由于转印介质以较高的速度经过定影辊与压力辊的线接触压合处,这种瞬间的热压合容易出现部分调色剂得不到足够的热量,导致定影效果较差,此外,装配时,将两辊对合的过程,难以把两辊体圆心和压合处调节到同一轴轴心线上,使两对合辊压合力出现偏移,增加辊体转动时轴心与辊体之间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定影效果好,定影装置磨损小的打印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定影质量高的打印设备, 包括有转印介质传送装置、感光鼓、充电辊、曝光装置、显影辊和定影装置,定影装置由定影辊、压力承托机构构成,压力承托机构包括有第一压力辊、第二压力辊和张力辊,在三个辊体之间穿接有加压带,定影辊压合住第一压力辊和第二压力辊之间的加压带段。加压带主体为基层,在基层外表面上依次涂敷有交联剂层、导电性底涂层和氟树脂烧结层。第一压力辊和第二压力辊对称分布于定影辊圆心与张力辊圆心连成的轴线两侧。采用上术技术方案后,由于通过一段加压带实现与定影辊的压合,定影过程,转印介质的部分转印面域被定影辊和加压带压合住,从保证转印介质上的调色剂能充分受热熔融,提高定影的可靠性和质量,另外,由于定影辊与加压带的压合是属于两圆弧面域的压合,压合力被分散到两圆弧面域上,装配时,不会出现压合力偏移的现象,加快了装配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打印设备的结构原理图;图2的正视剖面图示出了构成成像设备的调色剂盒、显影装置及其周围结构;图3是本技术定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A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示出了使用根据新型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的整体结构。图2的正视剖面图示出了构成成像设备的调色剂盒、显影装置及其周围结构。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30包括如图1所示,在其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鼓17 ; 用于为感光鼓17表面充电的充电器25 ;用于在感光鼓17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 22 ;用于将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17表面以将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20 ;和用于将调色剂供给到显影装置20并基于电子照相术将感光鼓17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可视化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盒10。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调色剂盒10包括调色剂排出装置3,其进行旋转以将调色剂从调色剂容器(调色剂存储部分)1排出到其外面;以及调色剂搅拌器8,其用于搅拌调色剂容器1内的调色剂并且构造戚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安装在成像设备30中的显影装置20。下面将描述成像设备30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30包括调色剂盒10、显影装置20、感光鼓 17、充电器25、曝光装置22、清洁装置沈、转印装置M、定影装置23、供纸盒21、纸张输出托盘四和扫描器单元31。感光鼓17是辊状部件,其被轴向地支撑并且被未图示的驱动器旋转地驱动,在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并且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作为感光鼓17,例如,可以使用由未图示的导电基体构成的辊状部件,其上形成有感光层。作为导电基体,可以使用管状、圆柱体状、片状导电基体。在这些导电基体中,优选圆柱状导电基体。作为感光鼓17,可以采用有机感光鼓、无机感光鼓等。有机感光鼓可以是层叠型感光鼓,在该层叠型感光鼓中层叠有由包含电荷产生物质的树脂涂层构成的电荷产生层和由含有电荷输送物质的树脂涂层构成的电荷输送层,或者有机感光鼓可以是单层感光鼓,在该单层感光鼓中形成有既包含电荷产生物质又包含电荷输送物质的单层树脂涂层。无机感光鼓可以是包含选自氧化锌、硒、非晶硅等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物质的薄膜涂层。在导电基体和感光层之间可以插入底层涂层。在感光鼓表面上可以形成主要用于保护感光鼓的表面涂层(保护涂层)。充电器25在感光鼓17上进行电晕放电,并且采用锯齿形充电器。除了锯齿形充电器之外,可以使用电荷型充电器、电刷型充电器、辊型充电器、磁刷型充电器和其它接触型充电器。尽管未图示,电源连接到充电器25以将电压施加到充电器25。也就是说,充电器 25适于接收来自电源的电压施加并对感光鼓17表面充预定极性的预定电压。曝光装置22接收由扫描器单元31读取的原作的图像信息的输入或外部设备的图像信息的输入,并根据图像信息用信号光照射已经静电充电的感光鼓17的表面。通过这个过程,在感光鼓17的表面形成对应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作为这种曝光装置22,使用包括光源的激光扫描系统。激光扫描系统是包括例如光源、多角镜、f-Ο透镜、反射镜和其它元件的单元。作为光源,可以使用半导体激光器、LED(发光二极管)阵列、电致发光(EL)器件等。如图2所示,显影装置20包括调色剂盒10、显影供料器11、搅拌辊13、显影辊12 和调节件14。显影供料器11是具有内部空间的大致半圆筒形结构的容器,其旋转地支撑搅拌辊13和显影辊12并且存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搅拌辊13被未图示的驱动器旋转驱动以搅拌显影供料器11中存储的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辊12是将双组分显影剂输送到感光鼓17的辊状部件,并且被未图示的驱动器绕其轴线旋转驱动。显影辊12穿过显影供料器11的开口设置在感光鼓17的对面,与感光鼓17隔开预定间隙。由显影辊12输送的双组分显影剂在显影辊12最靠近感光鼓17的区域中与感光鼓17接触。该接触区域形成显影辊隙,在此,通过从连接到显影辊12的未图示的电源施加显影偏压给显影辊12,调色剂从显影辊12表面上的显影剂供给感光鼓17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调节件14由片状部件形成,该片状部件平行于显影辊12的轴向延伸并布置成使得其顶部的一个长边被显影供料器11支撑在显影辊12上方,而底部的另一长边定位成与显影辊12表面隔开一定间隙。该调节件14可以由不锈钢形成,或可以由铝、合成树脂等形成。转印装置M是辊状部件,其被未图示的支撑结构旋转地支撑并且以与感光鼓17 压力接触的方式布置,从而被未图示的驱动装置旋转地驱动。作为转印装置24,可以使用由直径为例如8-lOmm的金属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影质量高的打印设备,包括有转印介质传送装置、感光鼓、充电辊、曝光装置、显影辊和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影装置由定影辊、压力承托机构构成,压力承托机构包括有第一压力辊、第二压力辊和张力辊,在三个辊体之间穿接有加压带,定影辊压合住第一压力辊和第二压力辊之间的加压带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艾申特精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